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7290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包括搬运平台、姿态调整对接装置和支架组件,搬运平台包括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并上下位移的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和气垫平台,姿态调整对接装置包括四组三轴移动定位器、托架、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器和托架,托架上设有成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支架组件上设有三个靶球;控制器接收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扫描靶球测得的数据并控制所述三轴移动定位器动作使主动对接工件和被动对接工件对接。该对接装置利用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的灵活性与气垫平台的载重特点,并利用三点确定平面的方法简化了传感器设置,适合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的移动搬运和装配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形工件对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在部装和总装时,需要进行工序间的流转搬运和装配对接。通常采用架车或者行车将筒形工件搬运至装配工序,然后采用辅助工装将待装配部件缓慢移动,人工调整位姿、插销定位的装配对接方式。架车搬运转弯半径大,运动灵活性不足,难以根据装配对接位置调整车体姿态,行车的运行受到车间限制,跨车间的搬运不便。人工调整位姿、插销定位的装配方式效率低,对接面孔销配合精度低,装配应力大,影响工件的疲劳强度。针对大型工件的对接,公开号为CN10433026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大部件的自动对接装置,其利用了图像测量组件、激光测距组件、倾角传感器组件配合姿态调整支架和运动对接支架进行发动机部件的姿态调整和对接。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姿态调整支架和运动对接支架是固定在地面的,待对接的工件仍需要采用驾车或者行车搬运并吊装至相应位置,才能进行对接工作;其次,发动机部件空间姿态的调整需要依靠多个多种类传感器,图像测量组件测量标靶位置来控制对接面的对接方向,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平台、姿态调整对接装置和支架组件(9),所述搬运平台包括通过连接组件(5)相互连接并上下位移的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1)和气垫平台(2),所述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1)包括底盘(102)和Mecanum轮(101),所述气垫平台(2)包括双层盖板(201)和设置在双层盖板(201)底部的气垫(202),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导轨(504)、丝杆(503)、滑块(502)、凸轮(501)、支座(508)、楔形限位块(507)、弹簧(506)和顶杆(505),所述滑块(502)设置在导轨(504)上滑动,所述丝杆(503)与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重载筒形工件搬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平台、姿态调整对接装置和支架组件(9),所述搬运平台包括通过连接组件(5)相互连接并上下位移的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1)和气垫平台(2),所述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1)包括底盘(102)和Mecanum轮(101),所述气垫平台(2)包括双层盖板(201)和设置在双层盖板(201)底部的气垫(202),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导轨(504)、丝杆(503)、滑块(502)、凸轮(501)、支座(508)、楔形限位块(507)、弹簧(506)和顶杆(505),所述滑块(502)设置在导轨(504)上滑动,所述丝杆(503)与滑块(502)配合随滑块(502)的滑动而转动,所述凸轮(501)设置在丝杆(503)上,所述楔形限位块(507)设有楔形空腔并嵌设在所述支座(508)内,所述顶杆(505)轴线与所述丝杆(503)的轴向垂直,所述顶杆(505)末端与所述楔形空腔配合,所述弹簧(506)设置在顶杆(505)的末端与支座(508)之间,所述顶杆(505)的头端与所述凸轮(501)边缘抵触,所述导轨(504)、支座(508)分别与所述底盘(10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02)与所述双层盖板(201)固定连接;所述姿态调整对接装置设置在气垫平台(2)上,所述姿态调整对接装置包括四组三轴移动定位器(3)、托架(4)、激光测距传感器(403)和控制器,所述三轴移动定位器(3)的顶端与所述托架(4)球铰连接,所述托架(4)用于承载主动对接工件(6),所述托架(4)上与主动对接工件(6)的对接面同向的侧面设有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403),所述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403)成三角形布置;所述支架组件(9)用于承载被动对接工件(8),所述支架组件(9)上与被动对接工件(8)的对接面同向的侧面设有三个靶球(7),所述靶球(7)布置方式与所述激光测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江杨浩东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