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7139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电源,电磁振动式空气泵,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数据存储器、AD模数转换器,与AD模数转换器相连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以及串接在中央处理器与电源之间的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泵之间还串接有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所述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1,均与驱动芯片U1相连接的缓冲放大电路和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具有可控性强,能自动控增氧机的开启与关闭,制氧性能稳定,工作时噪音小,制氧率高,使用寿命长,并能有效的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买个鱼缸饲养小金鱼,室内使用鱼缸饲养小金鱼通常会出现对小金鱼供氧不足的情况。目前通常采用增氧机器为鱼缸增氧,从而给小金鱼造就良好的氧气环境。使用增氧机器为鱼缸增氧时供氧量不足或是供氧过量都会危害鱼群,因此使用增氧机器为鱼缸增氧时必须保证鱼缸的氧气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然而,现有的增氧机器大多采用按键式断电开关来控制增氧机器对鱼缸进行增氧,这种控制方式无法保证鱼缸中氧气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鱼缸用增氧机器的控制方式无法保证鱼缸中氧气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电源,电磁振动式空气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数据存储器、AD模数转换器,与AD模数转换器相连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以及串接在中央处理器与电源之间的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组成。同时,在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之间还串接有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所述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l,均与驱动芯片Ul相连接的缓冲放大电路和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组成,所述缓冲放大电路和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相连接。所述缓冲放大电路由三极管VT4,正极顺次经电阻R16和极性电容ClI后与驱动芯片Ul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7和极性电容ClO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与驱动芯片Ul的VDD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5后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P极与驱动芯片Ul的F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P极经电阻R18后与驱动芯片Ul的FB管脚相连接、N极和极性电容C9的负极共同形成缓冲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二极管Dll,正极与驱动芯片Ul的REG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以及正极经电阻R20后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作为缓冲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l 6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由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P极经电阻R21后与驱动芯片Ul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极性电容C13后与驱动芯片Ul的PffM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2,负极与与非门ICl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2后与驱动芯片Ul的BS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负极与与非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3后与二极管D12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正极经电阻R24后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和与非门ICl的输出端共同形成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栗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组成;所述与非门IC2的正极与与非门ICl的负极相连接、其与非门IC2的负极与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3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l的GND管脚接地。所述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由变压器T,设置在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上的熔断器FU,连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之间的负阻振荡电路,输入端与负阻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负载触发电路,以及连接在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负载触发电路之间的自激缓冲电路组成;所述负阻振荡电路由二极管D5,P极与二极管05的~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二极管D7和二极管D6后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组成,所述二极管D5与二极管D8的连接点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而二极管D6与二极管D7的连接点则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与二极管D6的连接点以及二极管D8与二极管D7的连接点均与负载触发电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自激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l,单向晶体管SCR,正极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单向晶体管SCR的控制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l,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7和电阻R6后与单向晶体管SCR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P极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5和电阻R4以及极性电容C2后与单向晶体管SCR的控制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经二极管Dl后与单向晶体管SCR的控制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8后与负载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以及负极与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正极与电阻R6和电阻R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组成;所述三极管VTI的基极与单向晶体管SCR的负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l的负极则与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共同形成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入端并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负载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负载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P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负极经电阻Rl I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S,正极与二极管D6和二极管D5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顺次经二极管D4和电阻RlO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正极经电阻R12后与极性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6的负极共同形成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阻R13组成;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则经电阻R8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为确保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显示器为具有触摸调节功能的液晶显示屏,所述电磁振动式空气栗为超静音YT-301增氧栗,所述驱动芯片Ul为LM387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能将中央处理器输出的脉冲进行功率放大,可输出稳定的正向和反向电压,同时还可输出稳定的瞬态功率或瞬时电流,从而确保了本智能增氧机的电磁振动式空气栗的工作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浪涌电流限制电路能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提供稳定控制电压,从而确保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的确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振动式空气栗采用了超静音YT-301增氧栗,该增氧栗的性能稳定,工作时噪音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中央处理器,电源,电磁振动式空气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数据存储器、AD模数转换器,与AD模数转换器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的智能增氧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电源,电磁振动式空气泵,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数据存储器、AD模数转换器,与AD模数转换器相连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以及串接在中央处理器与电源之间的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振动式空气泵之间还串接有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所述复合式逻辑门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1,均与驱动芯片U1相连接的缓冲放大电路和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组成;所述缓冲放大电路和复合式逻辑门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