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569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计:聚氯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聚甲醛、乙撑双硬酯酰胺、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乙烯-辛烯共聚物、纳米碳酸镁、硅微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硫氧化镧、硫酸锰、丙烯酸正丁酯、氟化物、硫代氨基甲酸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在80℃二甲苯溶液15天后仍无变化,显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此外试验测得该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高于45KJ/m2,显示良好的抗冲击性,同时测得的拉伸强度为24~32MPa,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移动电动产品的仪器仪表的壳体通常为高分子材料所制备而成,虽 然其质量轻,可节约能源以及造价低,但是由于高分子材料普遍存在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 及化学稳定性不佳,而造成使用寿命短,增加了额外的使用成本。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对仪器仪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仪器仪表材料带来了 新的挑战。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机械强度佳,且耐腐蚀和耐化学稳定性的仪表用复合材 料。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提供一种仪表用抗冲 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 料,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计: 聚氯乙烯树脂53~76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5~40份、聚甲醛12~23份、乙撑双硬酯酰胺9 ~16份、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6~1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1份、纳米碳酸镁4~10 份、硅微粉3~9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15份、硫氧化镧5~10份、硫酸锰4~9份、丙烯酸正丁酯 3~8份、氟化物6~13份、硫代氨基甲酸铜4~10份。 优选的,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 计: 聚氯乙烯树脂60~76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8~40份、聚甲醛14~23份、乙撑双硬酯酰胺 11~16份、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9~1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7~11份、纳米碳酸镁6~10 份、硅微粉4~9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12份、硫氧化镧6~10份、硫酸锰5~9份、丙烯酸正丁酯 5~8份、氟化物7~13份、硫代氨基甲酸铜4~8份。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按 重量份数计: 聚氯乙烯树脂72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30份、聚甲醛18份、乙撑双硬酯酰胺14份、硝酸 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1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9份、纳米碳酸镁8份、硅微粉6份、季戊四 醇硬脂酸酯9份、硫氧化镧8份、硫酸锰7份、丙烯酸正丁酯6份、氟化物10份、硫代氨基甲酸铜 7份。 优选的,所述氟化物为全氟聚醚油或聚四氟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 骤: (1) 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重; (2) 将硫氧化镧、硫酸锰、纳米碳酸镁、氟化物、硫代氨基甲酸铜和硅微粉加入到高速搅 拌机中,在45~70°C下,搅拌45min~60min,再依次加入聚甲醛、乙撑双硬酯酰胺、聚氯乙烯树 月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酸正丁酯和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搅拌1~2h后得到混合料; (3) 将上述混合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螺杆转速为150~400rpm,温度为190~260 °C,熔融挤出造粒; (4) 将步骤(3)中经过挤出造粒的物料置于模具中,模压成型脱模,即得聚氯乙烯复合 材料。 优选的,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挤出条件为:一区180~190°C,二区200~220°C,三 区230~260°C,四区210~220°C,投料频率为20~30Hz。 优选的,所述模压成型的压力为25MPa。 优选的,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挤出条件为:一区185°C,二区210°C,三区250°C, 四区217°C,投料频率为24Hz。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在80°C二甲苯溶液 15天后仍无变化,显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此外试验测得该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高于45 KJ/m2,显示良好的抗冲击性,同时测得的拉伸强度为24~32MPa,满足实际应用需 求。测试结果显示说明复合材料组分中氟化物、硫氧化镧和乙撑双硬酯酰胺对材料的耐腐 蚀性、机械性能均有影响。【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 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 制。 实施例1 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重,按重量份数计:聚氯乙烯树脂53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5 份、聚甲醛12份、乙撑双硬酯酰胺9份、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 5份、纳米碳酸镁4份、硅微粉3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份、硫氧化镧5份、硫酸锰4份、丙烯酸 正丁酯3份、全氟聚醚油6份、硫代氨基甲酸铜4份; (2 )将硫氧化镧、硫酸锰、纳米碳酸镁、全氟聚醚油、硫代氨基甲酸铜和硅微粉加入到高 速搅拌机中,在45°C下,搅拌45min,再依次加入聚甲醛、乙撑双硬酯酰胺、聚氯乙烯树脂、高 密度聚乙烯树脂、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酸正丁酯和季戊 四醇硬脂酸酯,搅拌lh后得到混合料; (3) 将上述混合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挤出条件为:一区 180°C,二区200°C,三区230°C,四区210°C,投料频率为20~30Hz,在螺杆转速为150rpm,熔融 挤出造粒; (4) 将步骤(3)中经过挤出造粒的物料置于模具中,在25MPa压力下模压成型脱模,即得 聚氯乙烯复合材料。 实施例2 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 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重,按重量份数计:聚氯乙烯树脂76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0 份、聚甲醛23份、乙撑双硬酯酰胺16份、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16份、乙烯-辛烯共聚 物11份、纳米碳酸镁10份、硅微粉9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5份、硫氧化镧10份、硫酸锰9份、 丙烯酸正丁酯8份、聚四氟乙烯13份、硫代氨基甲酸铜10份; (2) 将硫氧化镧、硫酸锰、纳米碳酸镁、聚四氟乙烯、硫代氨基甲酸铜和硅微粉加入到高 速搅拌机中,在70°C下,搅拌60min,再依次加入聚甲醛、乙撑双硬酯酰胺、聚氯乙烯树脂、高 密度聚乙烯树脂、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酸正丁酯和季戊 四醇硬脂酸酯,搅拌2h后得到混合料; (3) 将上述混合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挤出条件为:一区 190°C,二区220°C,三区260°C,四区220°C,投料频率为30Hz,在螺杆转速为400rpm,熔融挤 出造粒; (4) 将步骤(3)中经过挤出造粒的物料置于模具中,在25MPa压力下模压成型脱模,即得 聚氯乙烯复合材料。 实施例3 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重,按重量份数计:聚氯乙烯树脂65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32 份、聚甲醛17份、乙撑双硬酯酰胺12份、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11份、乙烯-辛烯共聚 物8份、纳米碳酸镁7份、硅微粉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0份、硫氧化镧7份、硫酸锰6份、丙烯 酸正丁酯5份、全氟聚醚油10份、硫代氨基甲酸铜7份; (2 )将硫氧化镧、硫酸锰、纳米碳酸镁、全氟聚醚油、硫代氨基甲酸铜和硅微粉加入到高 速搅拌机中,在57°C下,搅拌52min,再依次加入聚甲醛、乙撑双硬酯酰胺、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用抗冲击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计:聚氯乙烯树脂53~76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5~40份、聚甲醛12~23份、乙撑双硬酯酰胺9~16份、硝酸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铵6~1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1份、纳米碳酸镁4~10份、硅微粉3~9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15份、硫氧化镧5~10份、硫酸锰4~9份、丙烯酸正丁酯3~8份、氟化物6~13份、硫代氨基甲酸铜4~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德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