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文三专利>正文

电动立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31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电动立式千斤顶,由按压筒、液压筒、偏心块、连杆、摆臂、马达、空气压缩机等组成。特点是在马达和偏心块之间设有减速齿轮组构成减速传动装置,该减速齿轮组安装后与马达上的主齿轮相啮合,其末端的减速齿轮延伸有偏心轴杆可带动偏心块和连杆连动,而摆臂设计呈平直条状摆臂,它在连杆带动下对按压轴杆产生上下按压力从而让顶轴顶起重物。本新型千斤顶可让高速运转的马达与逐渐上升的顶轴得到良好匹配,有效保护了马达不致烧毁和保险丝不被烧断。(*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装置技术,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具有新式传动结构的电动立式千斤顶。当今社会各种机动交通工具广泛被人们当作代步或货物运输的工具使用,偶遇人为疏忽、意外交通事故或机械损坏,须进行修复时,面对人力无法轻易翻动的各式机动多轮具交通工具,显然需要一种人力可简易操作以顶起车辆便于修理的省力机械设备即千斤顶装置。但早期之立式千斤顶装置均是以人力采用杠杆式液压操作,控制液压筒内之顶轴(大活塞)逐渐上升而顶起重物。此种以人力操作之装置,不但费时且费力,已相当落伍。所以有人对早期人力立式千斤顶进行改进,设计出电动式的千斤顶。该装置是由作为动力源的马达直接经连杆带动摆臂作升降按压移位动作,从而又最后带动作为执行部件的液压筒大活塞作顶起动作而构成。采用电动式设计当然比人力操作具有很大进步性,但已有的电动立式千斤顶经过实际使用,发现仍存在下述极待克服之弊端1、作为动力源的马达(配设在空气压缩机上)所产生之动力为一种高速运转状态下的输出,当高速运转动力直接经连杆带动摆臂作升降按压式位移动作时,难以与靠液压渐序上升之顶轴(大活塞)匹配良好,形成适用性差之缺点。2、将空气压缩机之高速动力源马达作为直接带动液压筒中需循序上升之顶轴(大活塞)的匹配设计,常导致整机配合失调,运转不顺畅,以致使动力源马达烧毁或电源插座上保险丝因瞬间高电流而烧断。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产品技术之缺陷,从而设计一种改进的具有新式减速传动结构的电动立式千斤顶。与已有技术的电动立式千斤顶一样,其执行机构部分具有按压筒,液压筒、底座、按压筒内部设有按压轴杆(小活塞),液压筒内部设有顶轴(大活塞),底座适当处凸伸有连接块,按压轴杆顶部套接有摆臂,摆臂的一端与连杆绞接、摆臂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套片,连接套片与上述的连接块铰接。其动力源部分具有马达,马达可接受电力供给动力,马达装配在空气压缩机上,空气压缩机的机体借支撑座固接在底座上,此外还设有偏心块,偏心块与连杆一端相铰接并可带动连杆动作。其结构特点主要是在作为动力源的马达和偏心块之间配设有一减速传动装置即减速齿轮组传动装置,从而实现减速传动以达到马达与顶轴良好匹配的设计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减速传动装置部分的构件分解图;图2是本新型立式千斤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齿轮减速传动装置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4和图5是本技术的按压升降之动作图。其中1是空气压缩机,10马达,11主齿轮,12螺孔,13支撑座,14压力指示表;2是连接板,20通孔,21缺槽,22小通孔,23螺孔,24螺栓;3是减速齿轮组,30穿孔,31减速齿轮,32偏心轴杆,33空心连接杆,34固定螺栓,35主齿轮,36减速齿轮;4是偏心块,40轴孔,41偏心凸轴;5是连杆,50套环;6是摆臂,60组合槽,61组合孔,62柱销,63套合孔,64销孔,65柱销;7是连接套片,70组合孔,71柱销,72连接槽;8是立式千斤顶,80底座,81按压筒,82按压轴杆(小活塞),83连接块,84液压筒,85顶轴(大活塞);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中的各部分组件包括有空气压缩机1,其后端部设有作为动力源的马达10,马达10的后端轴心固设有主齿轮11,马达10的后端部还设有安装用螺孔12,在空气压缩机1的底部设有支撑座13,空气压缩机1上还设有压力指示表14;连接板2,其上设有通孔20,相对应的缺槽21(可供动力源之电极片显露),供螺栓24穿设的小通孔22,还有数个固定用螺孔23;减速齿轮组3,于其,前端面设有穿孔30,装配时与连接板2上的通孔20对应,在减速齿轮组3内部设有一对或者多对相互啮合的减速齿轮(如减速齿轮31、36和主齿轮35),其中末端的减速齿轮36之轴心延伸有偏心轴杆32,且减速齿轮组3内还设有对应前述螺孔23的空心连接杆33(内设穿孔)供固定螺栓34穿设安装;偏心块4,于其上适当处设有轴孔40及偏心凸轴41,其中轴孔40与偏心轴杆32固定配合连接,可使偏心块4与偏心轴杆32连动;连杆5,其上下两端分设有套环50;摆臂6,被设计呈一平直条状摆臂,其两端设有对称之组合槽60,并贯通有组合孔61供柱销62穿设安装,同时于摆臂6的中段附近开设有套合孔63并贯通有销孔64供柱销65穿设安装;连接套片7,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组合孔70供柱销62和71穿设安装,在连接套片7之底部还设有连接槽72,与底座80上的连接块83铰接。此外,立式千斤顶8是固设在底座80上,按压筒81中设有作为小活塞的按压轴杆82,液压筒84中设有作为大活塞的顶轴85。参照附图,本技术各零件的组装情况如下先将连接板2借螺栓24经小通孔22和螺孔12旋合在马达10的后端面;将减速齿轮组3用固定螺栓34经空心连接杆33和螺孔23旋紧在连接板2上,使减速齿轮组3经连接板2固定于马达10的后端面,且作为动力源的马达10其后端轴心的主齿轮11穿过通孔20和穿孔30后与减速齿轮31相啮合,在减速齿轮组3中与减速齿轮31同轴的主齿轮35又与减速齿轮36相啮合;将偏心块4的轴孔40固定装配在偏心轴杆32上(由减速齿轮36的轴心延伸出),再将连杆5底端之套环50套合在偏心块4的偏心凸轴41上,连杆5顶端的套环50套入摆臂6一端的组合槽60中并借柱销62穿经组合孔61得以与该平直条状摆臂6铰接,而连接套片7的顶部亦通过组合槽60借柱销62穿经组合孔61和70与摆臂6的另一端相铰接。继续参照附图,空气压缩机1是借支撑座13安装在立式千斤顶8的底座80上。将摆臂6上的套合孔63套入按压轴杆82(即小活塞)上,借柱销65穿过销孔64与按压轴杆82相铰接,这时液压筒84内的顶轴85(即大活塞)即可受控制而升降,以便顶起重物或放下重物。在第四、五图中,当马达10接受电力动作时,主齿轮11带动每一减速齿轮作减速动作后由偏心轴杆32连动偏心块4带动连杆5作升降位移,此时摆臂6即配合连接套片7引导按压筒81之按压轴杆82作升降位移,导致液压筒84内之顶轴85逐渐上升顶起重物。综上所述,本新型立式千斤顶的传动结构实用新颖,在使用时可让高速运转的马达与逐渐上升的顶轴得到良好匹配,可有效保护作为动力源的马达不致烧毁和电源保险丝不被烧断。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动立式千斤顶,其执行部分包括设在底座80上的按压筒81和液压筒84,按压筒81内设有按压轴杆82,液压筒84内设有顶轴85,按压轴杆82顶部套接有摆臂6,摆臂6的一端与连杆5的上端铰接、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套片7,连接套片7与底座80上的连接块83铰接,其动力源部分具有马达10,马达10设在空气压缩机1的尾部,空气压缩机1借支撑座13固接在底座80上,另所设的偏心块4以其偏心凸轴41与连杆5的下端铰接,其特征是在马达10和偏心块4之间设有一个由减速齿轮组3构成的减速传动装置,该减速齿轮组3通过连接板2固定安装在马达10的后端面,马达10尾端的轴心处设有主齿轮11可与减速齿轮组3中的减速齿轮31相啮合,减速齿轮组3其末端的减速齿轮36之轴心延伸有偏心轴杆32,与偏心块4的轴孔40固定配合,并使偏心块4与偏心轴杆32连动。2.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立式千斤顶,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动立式千斤顶,其执行部分包括设在底座80上的按压筒81和液压筒84,按压筒81内设有按压轴杆82,液压筒84内设有顶轴85,按压轴杆82顶部套接有摆臂6,摆臂6的一端与连杆5的上端铰接、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套片7,连接套片7与底座80上的连接块83铰接,其动力源部分具有马达10,马达10设在空气压缩机1的尾部,空气压缩机1借支撑座13固接在底座80上,另所设的偏心块4以其偏心凸轴41与连杆5的下端铰接,其特征是在马达10和偏心块4之间设有一个由减速齿轮组3构成的减速传动装置,该减速齿轮组3通过连接板2固定安装在马达10的后端面,马达10尾端的轴心处设有主齿轮11可与减速齿轮组3中的减速齿轮31相啮合,减速齿轮组3其末端的减速齿轮36之轴心延伸有偏心轴杆32,与偏心块4的轴孔40固定配合,并使偏心块4与偏心轴杆32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三
申请(专利权)人:周文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