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发动机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96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载机发动机罩,它包括上罩、卡子胶条、扶手、挂锁,其特征是:发动机罩内设有支撑框架,上罩侧板上设有加强筋;发动机罩内侧面设有吸音衬垫;发动机罩前部设有手摇式液压翻转机构;在散热器前部两侧部位的罩板上分别设有侧门;上罩的后面有支架总成;上罩与支架通过挂锁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载机
,涉及一种装载机发动机罩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一般与车架采用螺栓刚性连接,发动机罩刚性较差,也不便于发动机、散热器的维修,而且发动机罩内侧无吸音材料,降噪效果较差,侧门没有散热通孔,严重影响散热效果,夏天作业时用户通常将侧门摘掉既影响美观又极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翻转、减振、降噪、刚性及散热效果较好的发动机罩,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它包括上罩、卡子胶条、扶手、挂锁,其要点,发动机罩内设有支撑框架,上罩侧板上设有加强筋;发动机罩内侧面设有吸音衬垫;发动机罩前部设有手摇式液压翻转机构;在散热器前部两侧部位的罩板上分别设有侧门;上罩的后面有支架总成;上罩与支架通过挂锁连接。所述手摇式液压翻转机构,由手摇泵、软管、液压油缸、拉杆等组成,手摇泵竖直固定在装载机大梁外侧,并用螺栓紧固;液压油缸下端用销轴铰接在油缸支承座上,上端用销轴铰接在发动机罩框架耳座上,发动机罩的旋转轴用压盖压住固定在车架支承座上,支承座固定在车架上,拉杆上端用销轴铰接在发动机罩框架耳座上,下端滑槽通过支承座上的销轴滑动;软管的一头与液压油缸连接,另一头与输油管连接。为使本技术的侧门锁定,并且最大限度的加大发动机罩的内部空间,侧门上设有扁形侧门锁。为了使支撑框架轻便牢固,所说支撑框架由方型钢管构成。为了提高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所说侧门呈铁丝网状。本技术发动机罩,内部采用方型钢管焊制的框架支撑,轻便牢固,在发动机罩侧板上压制了加强筋,增加了发动机罩的刚度,减少了薄板振动的噪音;同时在发动机罩内侧面粘贴了吸音材料,降低发动机的噪音;发动机罩前部的液压翻转机构可轻便地将发动机罩整体翻转,方便发动机、散热器的维修;在散热器前部两侧各开了一个铁丝网状侧门,散热效果极佳。发动机罩的后面设有支架总成,设计支架总成有三个原因,为避免发动机罩翻转与驾驶室干扰,把发动机罩切去一角,这一部分就出现在支架上;另一个原因是,发动机罩较长,末端刚性较差,发动机罩落下时,由支架导向和定位,确保了发动机罩迅速准确的落下;再一个原因就是,发动机消声器和空气滤清器出现在支架部分,而不在发动机罩上出现,这样翻转发动机罩时就不会出现二者与发动机罩干涉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降噪、散热效果较好,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用户对发动机维修时,只需用手轻轻摇动液压翻转机构的手柄,就可将发动机罩整体翻转,此时维修人员可以对发动机方便地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侧门锁6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液压翻转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2为框架,采用方型钢管焊制而成,上罩1呈流线型外观设计的冲压件;其侧板上压制了起伏状加强筋,考虑到工程机械的生产批量及模具成型成本,可采用数控下料、折弯机成型、用简易焊胎拼焊而成,与框架2间断焊接;侧门3采用铁丝网设计(周围为等离子切割门板),前面用合页与框架2连接,后面用侧门锁6与框架2锁紧;在上罩1内面顶部及两侧用303胶粘剂粘贴吸音衬垫10;扶手4用螺栓与上罩1连接;上罩1下部周边镶有卡子胶条7;支架总成9用螺栓与车架两侧板连接,支架9由骨架、铁皮件焊合而成,顶部留有消声器和空气滤清器的位置孔;发动机罩与支架总成9通过挂锁8锁定,挂锁8用螺栓、螺母与支架总成9连接,挂锁8的挂鼻与发动机罩配焊;整个发动机罩通过液压翻转机构5整体翻转。在侧门3的门板上焊有弹簧固定板11、挡板14、轴套18;转杆19用销钉与转轴17连接;转轴17穿过轴套18、装上转板13,用螺母16、垫圈15紧固;将弹簧12挂到弹簧固定板11、转板13上,即构成本技术侧门锁6;当顺时针转动转杆19,带动转板13脱开锁槽(在框架2上开有锁槽),便可打开侧门,在弹簧12作用下回到锁紧状态。手摇式液压翻转机构5,由手摇泵21、软管20、液压油缸22、拉杆23等组成,将手摇泵21竖直固定在装载机大梁外侧,并用螺栓紧固;液压油缸22下端用销轴铰接在油缸支承座28上,上端用销轴铰接在发动机罩框架2的耳座上;油缸支承座28用螺栓紧固在车架27(位于车架中间位置)上;发动机罩框架2的旋转轴29用压盖24压住固定在支承座26(车架两侧各一个)上,旋转轴可在发动机罩旋转时在支承座孔内旋转,在压盖24上装有油杯25以利润滑;支承座26用螺栓紧固在车架27上;拉杆23上端用销轴铰接在发动机罩框架2的耳座上,下端滑槽可通过支承座26的销轴滑动;翻转油缸软管20的一头与油缸大、小腔钢管连接,另一头与手摇泵21的两油管接头连接。操作时,将手摇泵21换向阀的圆柱销置于向上位置时,摇动手摇泵21,油缸22活塞杆伸出,通过框架2耳座推动发动机罩绕框架2的旋转轴29翻转,拉杆23沿支承座26的销轴向上滑动,拉杆上的滑槽长度决定着发动机罩的翻转角度,随着油缸活塞杆的伸出,拉杆上端铰接点作一个向上的弧线运动,拉杆23滑到极限位置时,发动机罩翻转到最大角度60°,此时发动机罩的重心从发动机罩旋转轴前侧转移到后侧,发动机罩全部打开;当手摇泵换向阀圆柱销转至向下位置时,摇动手摇泵,活塞杆缩回,发动机罩恢复原位。此发动机罩最大的优点在于用户对发动机维修时,只需用手轻轻摇动液压翻转机构的手柄,就可将发动机罩整体翻转,此时维修人员可以对发动机方便地维修。若想将散热器、发动机从车架上拆下,只需将翻转机构上的三个销轴拆下,即可实现。侧门位置设置在避开发动机噪音集中的地方,并能随时加油,放水,看油尺。该发动机罩采用整体翻转,由于车架宽度980mm的限制,发动机罩的宽度限定在950mm,而发动机罩内的的散热器总宽度为890mm,为了最大限度的加大发动机罩的内部空间,侧门锁呈扁形,以便发动机罩整体翻转时不产生干涉现象,如图2所示顺时针转动转杆9,带动转板13脱开锁槽,便可打开侧门,关门时逆时针转动转杆9并保持,关好后松手,转板13在弹簧12的作用下将侧门关紧。权利要求1.一种装载机发动机罩,它包括上罩、卡子胶条、扶手、挂锁,其特征是发动机罩内设有支撑框架,上罩侧板上设有加强筋;发动机罩内侧面设有吸音衬垫;发动机罩前部设有手摇式液压翻转机构;在散热器前部两侧部位的罩板上分别设有侧门;上罩的后面有支架总成;上罩与支架通过挂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发动机罩,其特征是所说手摇式液压翻转机构,由手摇泵、软管、液压油缸、拉杆等组成,手摇泵竖直固定在装载机大梁外侧,并用螺栓紧固;液压油缸下端用销轴铰接在油缸支承座上,上端用销轴铰接在发动机罩框架耳座上,发动机罩的旋转轴用压盖压住固定在车架支承座上,支承座固定在车架上,拉杆上端用销轴铰接在发动机罩框架耳座上,下端滑槽通过支承座上的销轴滑动; 软管的一头与液压油缸连接,另一头与输油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发动机罩,其特征是所说侧门上设有扁形侧门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发动机罩,其特征是所说支撑框架由方型钢管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发动机罩,其特征是所说侧门呈铁丝网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发动机罩,它包括上罩、卡子胶条、扶手、挂锁,发动机罩内设有支撑框架,上罩侧板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凤朱峰严志远张树永安长才赵士善王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沂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