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金根专利>正文

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67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台与底盘之间距离很小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解决现有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需要较高压力的液压油以产生较大的推力的问题。它包括平台、底盘、剪叉臂、油缸、上下横撑、连接杆、液压系统;两剪叉臂在中心转动联接成剪叉;剪叉的两剪叉臂上、下端与平台、底盘分别成转动、滑动联接;上下横撑分别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油缸的缸体与下横撑转动联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联接,另一端与上横撑联接;与上横撑联接的连接杆另一端比其与活塞杆联接的一端更远离剪叉臂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油缸的安装位置,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在低起升时,只需较低压力的液压油以产生较小的推力即可起升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特别是指一种平台与底盘之间距离很小、起升高度很低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由于平台与底盘之间距离很小,其常用于起升高度较低的场合。其结构参见图1、2,剪叉臂11或12的两端和中心分别有端联接孔与中心联结孔。轴销通过中心联接孔将两剪叉臂联成剪叉1。剪叉1有两个,一前一后。剪叉臂11的上端联接孔通过轴销与平台轴座转动联接,剪叉臂11的下端联接孔与下动轮轴联接,下动轮轴与下动轮31联接,下动轮31可在底盘3上滚动。剪叉臂12的上端联接孔与上动轮轴联接,上动轮轴与上动轮21联接,上动轮21可在平台2上滚动。剪叉臂12的下端联接孔通过轴销与底盘轴座转动联接。下横撑4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12,上横撑7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11;油缸5的缸体5 1与下横撑4转动联接;连接杆6的一端62与油缸5的活塞杆52转动联接,另一端61与上横撑7联接,且该连接杆的与横撑7联接的另一端61比其与油缸5连接的一端62更靠近剪叉臂的中心13。液压系统(未示出)通过管道与缸体51连接,由活塞杆52推动剪叉的两剪叉臂的角度发生变化而使平台升降。由于平台与底盘之间距离很小,在液压剪叉式升降机未起升时的原始位置时,剪叉臂11、12之间的夹角很小,为了使得油缸5安装在剪叉臂11、12之间油缸5只能与剪叉臂12成很小的角度安装。而由于活塞杆52通过连接杆6作用在剪叉臂11的力的作用点为连接杆6与剪叉臂11的连接处(即连接杆6的另一端61),由于该连接处到剪叉臂11的中心13的距离很小,所以油缸的活塞杆52为推动剪叉臂11、12绕其中心13转动以起升,需要很大的作用力,即为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系统需要提供高压的液压油,这就需要性能更加优良的液压系统,当然该升降机的成本无疑会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得就是现有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在起升时,需要较高压力的液压油以产生较大的推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包括平台、底盘、剪叉臂、油缸、上下横撑、连接杆、液压系统;两剪叉臂在中心转动联接成剪叉;剪叉的两剪叉臂上、下端与平台、底盘分别成转动、滑动联接;上下横撑分别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油缸的缸体与下横撑转动联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联接,另一端与上横撑联接;与上横撑联接的连接杆另一端比其与活塞杆联接的一端更远离剪叉臂中心。液压系统通过管道与油缸的缸体连接,由油缸的活塞杆推动剪叉的两剪叉臂的角度发生变化而使平台升降。而由于活塞杆通过连接杆作用在剪叉臂的力的作用点为连接杆与剪叉臂的连接处(即连接杆的另一端),由于该连接处到剪叉臂的中心的距离较大,所以油缸的活塞杆为推动剪叉臂绕其中心转动以起升重物,只需要不大的作用力,即为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系统只需要提供压力较低的液压油。上述液压剪叉式升降机,连接杆与连接上横撑的的剪叉臂平行,以适应平台与底盘间的狭小空间。上述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剪叉臂的两端和中心分别有端联接孔与中心联结孔;轴销通过中心联接孔将两剪叉臂联成剪叉;剪叉臂与平台、底盘成转动联接的方式为端联接孔通过轴销与平台轴座、底盘轴座联接;剪叉臂与平台、底盘成滑动联接的方式为端联接孔与上、下动轮轴联接,上、下动轮轴与上、下动轮联接。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不改变油缸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在起升时,只需较低压力的液压油以产生较小的推力即可起升重物,其使用寿命更长,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压剪叉式升降机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3、4中所示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包括平台2、底盘3、剪叉臂、油缸5、下横撑4、上横撑7、连接杆6、液压系统(未示出)。剪叉臂11或12的两端和中心分别有端联接孔与中心联结孔;轴销通过中心联接孔将两剪叉臂联成剪叉1。剪叉1有两个,一前一后。剪叉臂11的上端联接孔通过轴销与平台轴座转动联接,剪叉臂11的下端联接孔与下动轮轴联接,下动轮轴与下动轮联接,下动轮可在底盘3上滚动。剪叉臂12的上端联接孔与上动轮轴联接,上动轮轴与上动轮联接,上动轮可在平台2上滚动。剪叉臂12的下端联接孔通过轴销与底盘轴座转动联接。该部分内容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下横撑4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12,上横撑7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11。油缸5的缸体51与下横撑4转动联接;连接杆6与联接上横撑7的剪叉臂11平行(为了在图中表示清楚,在图3中的连接杆6与剪叉臂11画得不平行),连接杆6的一端62与油缸5的活塞杆52转动联接,另一端61与上横撑7联接。连接杆与上横撑7联接的另一端61比其与活塞杆联接的一端62更远离剪叉臂11中心13。液压系统通过管道与缸体51连接,由活塞杆52推动剪叉的两剪叉臂的角度发生变化而使平台升降。由于活塞杆52通过连接杆6作用在剪叉臂11的力的作用点为连接杆6与上横撑7的连接处(即连接杆6的另一端61),由于该连接处到剪叉臂11的中心13的距离较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端61比一端62更靠近剪叉臂的中心13来说),所以油缸的活塞杆52为推动剪叉臂11、12绕其中心13转动以起升,只需要不大的作用力,即为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系统只需要提供压力较低的液压油。从上可看出,在平台2与底盘3间的很小空间内,不改变油缸的安装位置,在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上,只需较低压力的液压油以产生较小的推力即可起升重物。实施例2实施例2由实施例1变化而来。实施例1中的连接杆6向着剪叉臂的中心13延伸一段,该延伸部分的末端连接在剪叉臂11上,即为实施例2。由于活塞杆52通过连接杆6作用在剪叉臂11的力的作用点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力的作用点更远离剪叉臂的中心13,所以油缸的活塞杆52为推动剪叉臂11、12绕其中心13转动以起升,只需要不大的作用力。该结构与实施例1无实质的区别,亦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包括平台、底盘、剪叉臂、油缸、上下横撑、连接杆、液压系统;两剪叉臂在中心转动联接成剪叉;剪叉的两剪叉臂上、下端与平台、底盘分别成转动、滑动联接;上下横撑分别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油缸的缸体与下横撑转动联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联接,另一端与上横撑联接;其特征在于与上横撑联接的连接杆另一端比其与活塞杆联接的一端更远离剪叉臂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与连接上横撑的的剪叉臂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剪叉臂的两端和中心分别有端联接孔与中心联结孔;轴销通过中心联接孔将两剪叉臂联成剪叉;剪叉臂与平台、底盘成转动联接的方式为端联接孔通过轴销与平台轴座、底盘轴座联接;剪叉臂与平台、底盘成滑动联接的方式为端联接孔与上、下动轮轴联接,上、下动轮轴与上、下动轮联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台与底盘之间距离很小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解决现有的低起升液压剪叉式升降机需要较高压力的液压油以产生较大的推力的问题。它包括平台、底盘、剪叉臂、油缸、上下横撑、连接杆、液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包括平台、底盘、剪叉臂、油缸、上下横撑、连接杆、液压系统;两剪叉臂在中心转动联接成剪叉;剪叉的两剪叉臂上、下端与平台、底盘分别成转动、滑动联接;上下横撑分别联接前后剪叉相对应的剪叉臂;油缸的缸体与下横撑转动联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联接,另一端与上横撑联接;其特征在于:与上横撑联接的连接杆另一端比其与活塞杆联接的一端更远离剪叉臂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裴金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