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扣及安全带,旨在提供一种兼顾插接稳定性高以及加工成本低的安全带扣及安全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卡件以及锁件,所述卡件上设有卡接端、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一连接端,所述锁件上设有供卡接端插入的卡接槽、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卡接端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嵌槽,所述卡接槽内铰接有嵌块,所述嵌块上包括嵌端、位于锁件外侧的拨端,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用于把嵌端挤压向嵌槽内的弹性件,通过按压拨端驱动嵌块旋转致使嵌端与嵌槽实现分离或嵌入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扣及安全带,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兼顾插接稳定性高以及加工成本低的安全带扣及安全带。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车辆数目也在随之不断增高,而车辆内的安全带在车辆发生事故时为车上乘员提供强有力的保护,每次驾车都会对安全带进行锁紧、解开的动作。现有的安全带扣,如申请号为201420294581.X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带护套的车辆安全带锁扣及安全带,从该专利的附图1中得知,该安全带锁扣包括一扣入端,在该扣入端上设置了卡接孔,实际使用过程中,与之相配合的安全带锁盒上设置一供扣入端插入的扣入槽,相应的扣入槽内设置了能插入卡接孔内的卡接块,该卡接块延伸至锁盒之外,操作人员通过按压位于锁盒外部的卡接块,实现卡接块与扣入槽之间的插入与分离状态。虽然上述安全带扣应用及其广泛,但是该类的安全带扣也同样存在较大问题,首先,其内部卡接方式主要是通过卡接块插入到卡接孔内,当安全带锁扣受拉扯力作用后,卡接块会与卡接孔的孔壁发生直接的挤压力,此过程为了提升使用的稳定性,卡接孔的内孔壁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如若孔壁出现略微的裂痕,安全性便会大幅度降低;其次,卡接孔呈现为内孔形式,加工过程相对繁琐,对于加工设备的要求以及加工成本也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插接稳定性高以及加工成本低的安全带扣及安全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带扣,包括卡件以及锁件,所述卡件上设有卡接端、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一连接端,所述锁件上设有供卡接端插入的卡接槽、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二连接端,其特征是:所述卡接端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嵌槽,所述卡接槽内铰接有嵌块,所述嵌块上包括嵌端、位于锁件外侧的拨端,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用于把嵌端挤压向嵌槽内的弹性件,通过按压拨端驱动嵌块旋转致使嵌端与嵌槽实现分离或嵌入状态。优选的,所述嵌端为圆弧端,所述嵌槽为圆弧槽。优选的,所述嵌块靠近卡件的侧壁上设有向卡件方向凸起的凸弧形面,所述卡件上设有向卡件中心凹陷且能与凸弧形面配合的凹弧形面。优选的,所述卡接端远离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呈倒圆角设置。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与嵌块之间的抵触点位于嵌端与嵌块铰接点之间的中心位置。一种安全带,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卡件与锁件的卡合作用是通过弹性件把嵌块的嵌端直接挤压向嵌槽内,该嵌槽是位于卡接端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即该嵌槽是外槽,在加工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传统带扣中需要加工内孔的弊端,降低了对加工设备的要求,减少了加工成本;并且在同等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外槽加工出现裂缝的几率相比内孔加工出现裂缝的几率大幅降低,其安全性大幅度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锁件的剖面图;图3为卡件的剖面图;图4为锁件与卡件处于安装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卡件;11、卡接端;12、第一连接端;3、锁件;31、卡接槽;32、第二连接端;4、嵌槽;5、嵌块;51、嵌端;52、拨端;6、弹性件;7、凸弧形面;8、凹弧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安全带扣及安全带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卡件1上设有卡接端11、第一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2能直接与安全带相连,锁件3上设置了卡接槽31、第二连接端32,卡接端11能直接插入到卡接槽31内,第二连接端32能直接与安全带相连,卡接端1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了嵌槽4,实际上卡接端11的形状为“T”型,并且卡接槽31内铰接有嵌块5,嵌块5上包括嵌端51、位于锁件3外侧的拨端52,卡接槽31内设有用于把嵌端51挤压向嵌槽4内的弹性件6。参见图1以及图4所示,实际使用过程中,卡接端11直接插入到卡接槽31内,并且首先与嵌块5发生抵触,弹性件6受到挤压力作用而产生收缩,直至卡接端11强行挤压入卡接槽31内以及嵌端51抵入嵌槽4内,此时弹性件6的弹力会一直把嵌端51嵌入到嵌槽4内,达到锁止状态;而操作人员可通过按压拨端52驱动嵌块5旋转,使嵌端51从嵌槽4内分离出,即可从把卡件1从锁件3中拔出。相比于现有的内孔卡接方式,卡件1与锁件3的卡合作用是通过弹性件6把嵌块5的嵌端51直接挤压向嵌槽4内,该嵌槽4是位于卡接端1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即该嵌槽4是外槽,在加工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传统带扣中需要加工内孔的弊端,降低了对加工设备的要求,减少了加工成本;并且在同等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外槽加工出现裂缝的几率相比内孔加工出现裂缝的几率大幅降低,其安全性大幅度提升。参见图4所示,其中,嵌端51为圆弧端,嵌槽4为圆弧槽,嵌端51与嵌槽4的半径大小保持一致,首先,嵌端51与嵌槽4之间能产生最大面积的抵触面,摩擦力最大,抵触时的稳定性最强;其次,针对于该安全带扣,需要旋转嵌块5,使嵌端51旋转出嵌槽4,而通过圆弧面之间的配合,能减少旋转过程中的卡滞感,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顺畅度以及体验感。为了能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以及卡件1与锁件3分离时的顺畅度,嵌块5靠近卡件1的侧壁上设有向卡件1方向凸起的凸弧形面7,卡件1上设有向卡件1中心凹陷且能与凸弧形面7配合的凹弧形面8,该处的凸弧形面7的弧度可小于或等于凹弧形面8的弧度,当操作人员按压锁件3外侧的拨端52时,凸弧形面7会直接与凹弧形面8发生抵触,并且相互间产生滑移作用,相比与其他类型的滑移面,圆弧滑移的方式,不仅能提升滑移过程中的顺滑度,而且能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度,提升使用寿命。参见图3所示,卡接端11远离第一连接端12的端部呈倒圆角设置,卡接端11刚插入到卡接孔内时,卡接端11远离第一连接端12的端部会直接与嵌块5的侧壁发生抵触,该处呈倒圆角设置,能减少卡接端11与嵌块5外侧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避免嵌块5外侧壁出现插接伤。弹性件6为弹力弹簧,弹力弹簧与嵌块5之间的抵触点位于嵌端51与嵌块5铰接点之间的中心位置,弹性件6的弹力方向垂直于嵌端51与嵌块5铰接点的连线方向,经过测试得知,上述设置,一方面,考虑到弹性件6对于嵌端51的抵紧力;另一方面,考虑到需要拆卸时,弹性件6的弹力需要适中才能使操作者能很方便地通过按压拨端52实现旋转嵌块5的目的。当然,上述的安全带扣可直接应用于安全带上,第一连接端12以及第二连接端32直接连接在安全带上,然后通过卡件1与锁件3的插接配合,实现整个安全带扣的扣合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扣,包括卡件以及锁件,所述卡件上设有卡接端、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一连接端,所述锁件上设有供卡接端插入的卡接槽、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二连接端,其特征是:所述卡接端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嵌槽,所述卡接槽内铰接有嵌块,所述嵌块上包括嵌端、位于锁件外侧的拨端,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用于把嵌端挤压向嵌槽内的弹性件,通过按压拨端驱动嵌块旋转致使嵌端与嵌槽实现分离或嵌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扣,包括卡件以及锁件,所述卡件上设有卡接端、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一连接端,所述锁件上设有供卡接端插入的卡接槽、用于与安全带相连的第二连接端,其特征是:所述卡接端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嵌槽,所述卡接槽内铰接有嵌块,所述嵌块上包括嵌端、位于锁件外侧的拨端,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用于把嵌端挤压向嵌槽内的弹性件,通过按压拨端驱动嵌块旋转致使嵌端与嵌槽实现分离或嵌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扣,其特征是:所述嵌端为圆弧端,所述嵌槽为圆弧槽。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生,刘荣方,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富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