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拔装置以及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684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8:19
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拔装置具备弹性体、第一以及第二推压部、牵拉部。上述弹性体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位于上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以及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接触面,该弹性体能够朝上述第二方向扩展。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推压部推压上述第一以及第二端部。上述牵拉部能够将上述第二推压部朝上述第一方向牵拉。通过推压而被压缩后的上述弹性体在上述第二方向扩展,上述接触面能够与拉拔对象物接触。当在上述接触面与上述拉拔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上述牵拉部被朝上述第一方向拉拽时,借助上述拉拔对象物与上述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上述拉拔对象物被拉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拉拔装置以及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已被打入地面或已被插入装置的筒、棒之类的部件根据需要而被拉拔。该部件例如通过手被拉拔、通过杠杆、能够夹紧的器具被拉拔、或从相反侧被推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038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优选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上述部件的拉拔作业。本专利技术解决的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地拉拔拉拔对象物的拉拔装置、以及能够更容易地保持对象物的保持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拔装置具备弹性体、第一推压部、第二推压部以及牵拉部。上述弹性体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位于上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以及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接触面,该弹性体能够朝上述第二方向扩展。上述第一推压部推压上述弹性体的上述第一端部。上述第二推压部推压上述弹性体的上述第二端部。上述牵拉部能够将上述第二推压部朝上述第一方向牵拉。借助基于上述第一推压部的推压和基于上述第二推压部的推压而被压缩后的上述弹性体朝上述第二方向扩展,由此上述接触面能够与拉拔对象物接触。当在上述弹性体的上述接触面与上述拉拔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上述牵拉部被朝上述第一方向拉拽时,借助上述拉拔对象物与上述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上述拉拔对象物被拉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臭氧产生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臭氧产生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拔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于放电管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体被压缩后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于筒体的力被释放后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拔放电管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于棒状件的力被释放后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拔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0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拔装置分解示出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体被压缩后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拉拔桩子的拉拔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要素、该要素的说明,有时一并记载多个表现。对于该构成要素以及说明,并不妨碍进行未记载的其他表现。此外,对于并未记载多个表现的构成要素以及说明,并不妨碍进行其他表现。图1是简要地示出臭氧产生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简要地示出臭氧产生装置10的剖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臭氧产生装置10具有罐体11和多个放电管12。放电管12是拉拔对象物以及对象物的一例,例如也能够称为对象、筒、部件或者插入物。罐体11形成为设置有多个孔的大致圆柱形。如图2所示,罐体11具有多个筒部15和一对端板16。多个筒部15沿罐体12的长边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地配置。端板16分别形成罐体12的长边方向的端面。在端板16上设置有多个孔。多个筒部15与端板16的该多个孔对应地配置。即、设置于一方的端板16的上述孔和设置于另一方的端板16的上述孔由对应的筒部15连接。在筒部15设置有多个间隔件18。间隔件18从筒部15的内周面分别突出。间隔件18与筒部15形成为一体。间隔件18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同于筒部15的部件。放电管12插入于上述筒部15的内部。放电管12由多个间隔件18支承。多个间隔件18从多个方向与放电管12接触,由此来保持放电管12。由间隔件18保持的放电管12沿着筒部15延伸。放电管12是在内表面形成有金属覆膜的玻璃管。放电管12的一方的端部敞开。放电管12的另一方的端部由拱顶状的底部堵塞。即、放电管12是有底的筒体。换言之,放电管12具有在一方的端部开口的开口部19。开口部19是第三开口部的一例。放电管12的壁厚例如为约1[mm]。臭氧产生装置10还具有一对盖、交流电源、空气供给装置、冷却水供给装置以及冷却装置。一对盖覆盖一对端板16。上述冷却水供给装置以及上述冷却装置使冷却液在罐体11的内部流动。由此,臭氧产生装置10被冷却。如图所示,在本说明书中,定义有X轴、Y轴以及Z轴。X轴、Y轴、Z轴相互正交。X轴沿着放电管12的长边方向。换言之,放电管12以及开口部19沿着X轴延伸。图3是示出拉拔装置20的立体图。在臭氧产生装置10的维护检修时,清扫筒部15的内部。例如,为此,放电管12被从臭氧产生装置10拉拔。拉拔装置20在该放电管12的拉拔作业中使用。拉拔装置20具有棒状件21、凸缘22、弹性体23、筒体24。棒状件21是牵拉部的一例,例如也能够称为轴、保持部、把持部或者作用部。凸缘22是第二推压部以及第一部件的一例,例如也能够称为抵接部、承接部、压缩部或者支承部。弹性体23是第三部件的一例,例如也能够称为变形部、膨胀部、接触部、摩擦部或者扩径部。筒体24是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部件的一例,例如也能够称为压缩部、加压部、支承部、移动部或者滑动部。图4是示出插入于放电管12的拉拔装置20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棒状件21是沿着X轴笔直延伸的圆柱形的棒。另外,棒状件21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弯曲,也可以具有粗部分以及细部分。棒状件21例如由金属形成,但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凸缘22设置在棒状件21的一方的端部。凸缘22是圆盘状的部分,且与棒状件21形成为一体。换言之,棒状件21与凸缘22相互接合。另外,凸缘22也可以是与棒状件21不同的部件。弹性体23例如由橡胶硬度为30度左右的聚氨酯橡胶形成为圆筒状。另外,弹性体23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四边形、多边形的筒状。并且,弹性体23只要是通过朝一方向的压缩而朝另一方向弹性地扩展的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橡胶以及硅橡胶之类的其他橡胶、合成树脂等保护材料(滑动材料、包覆材料)覆盖的螺旋弹簧、或者气球之类的其他部件形成。在本说明书中,筒状表示设置有从一方的端部直至另一方的端部的开口(空洞)的形状。该开口并不限于笔直延伸的孔,也可以弯曲,也可以具有细部分以及粗部分。并且,外形和上述开口也可以相互具有不同的形状。弹性体23沿着X轴笔直延伸。另外,弹性体23并不限于此,也可以...
拉拔装置以及保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拔装置,具备:弹性体,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以及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接触面,该弹性体能够朝所述第二方向扩展;第一推压部,推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推压部,推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第二端部;以及牵拉部,能够将所述第二推压部朝所述第一方向牵拉,借助基于所述第一推压部的推压和基于所述第二推压部的推压而被压缩后的所述弹性体朝所述第二方向扩展,由此,所述接触面能够与拉拔对象物接触,当在所述弹性体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拉拔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牵拉部被朝所述第一方向拉拽时,借助所述拉拔对象物与所述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所述拉拔对象物被拉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8.27 JP 2013-1759841.一种拉拔装置,具备:
弹性体,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
侧的第二端部;以及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接触面,该弹
性体能够朝所述第二方向扩展;
第一推压部,推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第一端部;
第二推压部,推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第二端部;以及
牵拉部,能够将所述第二推压部朝所述第一方向牵拉,
借助基于所述第一推压部的推压和基于所述第二推压部的推压而被压
缩后的所述弹性体朝所述第二方向扩展,由此,所述接触面能够与拉拔对
象物接触,
当在所述弹性体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拉拔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牵
拉部被朝所述第一方向拉拽时,借助所述拉拔对象物与所述接触面之间的
摩擦,所述拉拔对象物被拉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拔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弹性体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拉拔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牵
拉部被朝所述第一方向拉拽时,在所述第一推压部从所述第一端部分离的
状态下,借助所述拉拔对象物与所述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所述拉拔对象物
能够被拉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拔装置,其中,
在所述弹性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部,
所述接触面是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
在所述第一推压部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牵拉部穿通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
朝所述第二方向扩展后的所述弹性体的所述接触面能够与在拉拔对象
物上设置的第三开口部的内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拔装置,其中,
还具备夹设在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推压部之间的中
间部件,
所述第一推压部经由所述中间部件推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弹性体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推压部与所述中
间部件的接触面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良一纳田和彦久保贵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