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构造有减阻系统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动力传输部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66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8:14
本教导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部件,包括壳体、离合器、排放孔和挡圈。排放孔能够流体联接第一腔和第二腔。挡圈可包括门构件。外部载架通过第二腔中的流体的旋转能够将流体中的一部分朝向排放孔抛掷,以使流体中的该部分被从第二腔通过排放孔传送到第一腔。当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门构件能够处于闭合位置以限制流体从第一腔流到第二腔。当活塞在第二位置时,门构件能够处于打开位置以允许流体从第一腔流到第二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4年8月20日提交的美国技术申请14/464029号的优先权并且要求2013年8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869415号的权益。上述申请的整个公开通过引用合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传输部件,该动力传输部件带有构造有减阻系统的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本节提供了关于本公开的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的背景信息。带有转矩传递装置的动力传输部件,诸如全轮驱动(“AWD”)系统中的断开驱动模块,可包括带有多个摩擦板和用于选择性地驱动摩擦板彼此接合的活塞的离合器。摩擦板通常被浸泡在流体中以在离合器接合时提供摩擦板的润滑和冷却。当离合器脱离时,摩擦板之间的以及摩擦板从中旋转穿过的离合器贮槽内的流体会不希望地增大系统阻力矩。为减小系统阻力矩的大小,可降低离合器贮槽内的流体的水平。但是,在离合器接合期间必须有足够的流体可用,以确保离合器不会经历过早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节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并不是其完整范围或者其全部特征的详尽公开。本教导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一输出构件、第二输出构件、壳体、输入构件、差速器、离合器组件、流体、排放孔和挡圈。壳体能够限定第一腔和第二腔。输入构件能够构造成接收旋转动力并且绕第一轴线旋转。差速器可包括差速箱和差动齿轮组。差动齿轮组能够构造成在差速箱与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离合器组件可包括内部载架、外部载架、多个第一离合器片、多个第二离合器片和活塞。内部载架能够联接为随着输入构件旋转。外部载架能够联接为随着差速箱旋转。第一离合器片能够联接为随着内部载架旋转。第二离合器片能够与第一离合器片交错并且联接为随着外部载架旋转。活塞能够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流体能够被接收在第一腔和第二腔中。排放孔能够流体联接第一腔和第二腔。挡圈可包括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门构件。外部载架相对于壳体在预定旋转方向上通过第二腔中的流体的旋转能够将流体的一部分朝向排放孔抛掷,以使流体中的该部分从第二腔通过排放孔传送到第一腔。当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门构件能够处于打开位置,以允许流体从第一腔流到第二腔。当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门构件能够处于闭合位置,以限制流体从第一腔流到第二腔。本教导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一输出构件、第二输出构件、输入小齿轮、壳体、输入构件、差速器、离合器组件、第一流体通路和刮拭构件。输入小齿轮能够构造为绕第一轴线旋转。壳体能够限定第一腔和第二腔。输入构件能够被接收在第一腔中并且构造为绕第二轴线旋转。输入构件可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能够构造成啮合输入小齿轮。差速器可包括差速箱和差动齿轮组。差动齿轮组能够构造成在差速箱与第一和第二输出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离合器组件能够被接收在第二腔中并且可包括多个第一离合器片和多个第二离合器片。多个第一离合器片能够联接为随着输入构件旋转。多个第二离合器片能够与第一离合器片交错并且联接为随着差速箱旋转。第一流体通路能够流体联接第一腔和第二腔。刮拭构件能够布置在第一腔中,并且构造成当输入构件相对于壳体绕第二轴线在预定旋转方向上旋转时,将流体从输入构件的第二面引导向第一流体通路。本教导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一输出构件、第二输出构件、限定第一腔和第一储存器的壳体、输入小齿轮、输入构件、差速器、离合器组件、第二储存器和泵。第一储存器能够与第一腔流体连通。输入小齿轮能够构造为绕第一轴线旋转。输入构件能够被接收在第一腔中并且构造为绕第二轴线旋转。输入构件能够构造成啮合输入小齿轮。差速器可包括差速箱和差动齿轮组。差动齿轮组能够构造成在差速箱与第一和第二输出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离合器组件可包括多个第一离合器片、多个第二离合器片和活塞。多个第一离合器片能够联接为随着输入构件旋转。多个第二离合器片能够与第一离合器片交错并且联接为随着差速箱旋转。活塞能够构造成在壳体中的活塞室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第二储存器能够被流体联接到第一储存器。泵能够构造成将流体从第二储存器选择性地泵送到活塞室,以使活塞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一储存器能够构造成当输入构件相对于壳体在预定旋转方向上旋转时,收集由离心力从输入构件抛掷的流体。第二储存器能够从第一储存器分离,且构造成保持用以使活塞从第一位置移到第二位置的体积的流体。应用性的进一步方面根据本文提供的说明将变得明显。本概述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旨在仅用于例示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说明本文所描绘的附图仅用于例示所选实施例的例示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方式,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1是具有根据本教导构造的动力传输部件的示例性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动力传输部件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3-3截取的图2的动力传输单元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动力传输部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减阻系统的壳体的一部分;图5是在图4中示出的壳体的相对侧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2中线6-6截取的动力传输部件的剖视图;图7是类似于图6的剖视图,但描绘了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二动力传输部件的一部分;图8是图7的动力传输部件的一部分的细节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三动力传输部件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四动力传输部件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五动力传输部件的示意图;图12是类似于图5的侧视图,但描绘了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六动力传输部件的一部分;图13是类似于图6的剖视图,但描绘了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七动力传输部件的一部分;图14是用于本教导的动力传输部件的离合器泵送流体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和图15是图14的离合器泵送流体系统的示意图。相应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始终指示相应部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完整地描述示例实施例。参考附图中的图1,以附图标记10总体指示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动力传输部件的示例性车辆。车辆10可具有动力系12和传动线或者传动系14。动力系12能够以常规方式构造,并且能够包括动力源16和变速器18。动力源16能够构造成提供推进动力,并且能够包括例如内燃机和/或电动马达。变速器18能够接收来自动力源16的推进动力,并且能够输出动力至传动系14。变速器18可具有多个自动或者手动选择的传动比。在提供的具体示例中,传动系14为全轮驱动构造,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教导适用于其它传动系构造,包括四轮驱动构造、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CN105473898.html" title="带有构造有减阻系统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动力传输部件原文来自X技术">带有构造有减阻系统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动力传输部件</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限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壳体;输入构件,所述输入构件构造成接收旋转动力并且绕第一轴线旋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箱和差动齿轮组,所述差动齿轮组构造成在所述差速箱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内部载架、外部载架、多个第一离合器片、多个第二离合器片和活塞,所述内部载架联接为随着所述输入构件旋转,所述外部载架联接为随着所述差速箱旋转,所述第一离合器片联接为随着所述内部载架旋转,所述第二离合器片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片交错并且联接为随着所述外部载架旋转,并且所述活塞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接收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中的流体;流体联接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排放孔;和挡圈,所述挡圈具有能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门构件;其中所述外部载架相对于所述壳体在预定旋转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腔中的所述流体的旋转将所述流体中的一部分抛向所述排放孔,以使所述流体中的该部分被从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排放孔传送到所述第一腔;并且其中当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门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以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腔流到所述第二腔,而在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门构件处于所述闭合位置以限制流体从所述第一腔流到所述第二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8.23 US 61/869,415;2014.08.20 US 14/464,0291.一种动力传输部件,包括:
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
限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壳体;
输入构件,所述输入构件构造成接收旋转动力并且绕第一轴线旋转;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箱和差动齿轮组,所述差动齿轮组构造成在所述差速箱
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
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内部载架、外部载架、多个第一离合器片、多个第二
离合器片和活塞,所述内部载架联接为随着所述输入构件旋转,所述外部载架联接为随着
所述差速箱旋转,所述第一离合器片联接为随着所述内部载架旋转,所述第二离合器片与
所述第一离合器片交错并且联接为随着所述外部载架旋转,并且所述活塞构造成在第一位
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接收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中的流体;
流体联接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排放孔;和
挡圈,所述挡圈具有能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门构件;
其中所述外部载架相对于所述壳体在预定旋转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腔中的所述流体
的旋转将所述流体中的一部分抛向所述排放孔,以使所述流体中的该部分被从所述第二腔
通过所述排放孔传送到所述第一腔;并且
其中当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门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以允许流体从所
述第一腔流到所述第二腔,而在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门构件处于所述闭合
位置以限制流体从所述第一腔流到所述第二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门构件被联接为随着所述活塞轴向
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活
塞的径向内侧并且流体联接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其中在所述门构件处于所述闭合位
置时,所述挡圈限制通过所述第一流路的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输入构件被接收在所述第一腔中,并
且构造成由所述第一腔中的所述流体润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进一步包括构造成支撑所述输入构件以在所
述壳体中旋转的轴承,所述轴承布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中且构造成允许所述流体流过所述轴
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轴承构造成将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
腔朝向所述挡圈泵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排放孔位于所述第二腔的静液面上
方,并且邻近所述第二腔的外部径向周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挡圈包括枢轴构件和链接构件,所述
门构件构造成绕所述枢轴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枢转,所述链接构件联
接到所述活塞并且构造成使所述门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挡圈包括构造成将所述门构件朝向
所述闭合位置偏压的偏压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是扭力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片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片
在轴向上位于第一腔和所述输入构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进一步包括泵和管道,其中所述活塞以能滑
动的方式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活塞室内,并且能移动到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之间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泵构造成选择性地提供流体至所述活塞室,并且所述管道构造
成当所述活塞布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中间位置之间时,将从所述泵或所述活塞室延伸
到所述第二腔之间的流体路径中的流体传输到所述第一离合器片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片之
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管道流体连通的阀,其中
所述活塞构造成当所述活塞室中的流体压力超过第一阈压力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
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阀包括阀体、阀元件和阀元件致动器,所述阀元件被接收在所述阀体
中,且能够在允许通过所述阀体的流体连通的第一阀元件位置和阻止通过所述阀体的流体
连通的第二阀元件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阀元件致动器构造成当所述活塞室中的流体压力超
过所述第一阈压力时将所述阀元件置于所述第二阀元件位置,而在所述活塞室中的流体压
力小于所述第一阈压力时将所述阀元件置于所述第一阀元件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活塞构造成当所述活塞室中的压
力超过第二阈压力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中间位置,其中所述阀元件致动器构造成
当所述活塞室中的压力超过所述第二阈压力时将所述阀元件置于所述第二阀元件位置,并
且当所述活塞室中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阈压力时将所述阀元件置于所述第一阀元件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管道包括在所述活塞室的外部径
向表面中的进口和通往所述第二腔且邻近所述第一离合器片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片的出口,
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闭合所述出口,并且其
中所述出口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中间位置之间时开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一位
置时闭合所述进口,并且其中所述进口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中间位置时开
放。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管道流体连通的阀,其中
所述阀包括阀体和阀元件,所述阀元件被接收在所述阀体中,并且能够在允许通过所述阀
体的流体连通的第一阀元件位置和阻止通过所述阀体的流体连通的第二阀元件位置之间
移动,其中所述阀元件构造成当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中间位置之间时处于所述
第一阀元件位置,并且构造成当所述活塞在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处于所述
第二阀元件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传输部件,其中所述管道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多佛·D·蓬普查理斯·G·斯图亚特约翰·C·希布勒詹姆斯·P·唐斯肖恩·S·普罗特罗伯特·J·德戈夫斯基阿德里安·M·伦切夫斯基菲罗兹·阿利·S·加法里保罗·J·瓦伦特布赖恩·麦考密克托马斯·C·鲍恩保罗·W·科尔诺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