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像素单元及其驱动方法、AMOLE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0545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MOLED像素单元,所述AMOLED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路及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的有机发光二级管;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电容器,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的初始化单元、数据写入单元及发光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端子连接至第一扫描控制线,所述初始化单元连接至第二扫描控制线,所述数据写入单元连接至第三扫描控制线及数据线,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连接至第四扫描控制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AMOLED像素单元的驱动方法,和包含所述AMOLED像素单元的AMOLED显示装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漏电流或者阈值电压的差异对电容器的影响,使得AMOLED显示装置亮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AMOLED像素单元及其驱动方法、AMO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开发出相比阴极射线管来说重量轻且体积小的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在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中,由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AMOLED)使用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来显示图像,通常具有响应时间短,使用低功耗进行驱动,相对更好的亮度和颜色纯度的特性,所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下一代显示装置的焦点。对于大型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位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区域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通常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特性受到驱动晶体管之间的差异和开关晶体管的漏电流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这样的多个像素显示的图像的质量均匀性和一致性较差。请参考图1,其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传统像素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传统像素10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以及已经连接至数据线Dm和扫描控制线Sn以控制有机发光二级管(0LED) 14的像素电路12。具体的,像素电路12包括连接在第一电源ELVD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阳极之间的第二晶体管M2(即驱动晶体管)、连接在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和数据线Dm之间的第一晶体管Ml (即开关晶体管)以及连接在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一电源ELVDD之间的电容器Cs,其中第一晶体管Ml的栅极连接至扫描控制线Sn。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14的阳极连接至像素电路12,并且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的阴极连接至第二电源ELVSS。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发出具有与像素电路12所提供的电流对应的亮度的光。当向扫描控制线Sn提供扫描信号时,像素电路12对应于供给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来控制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14的电流量。具体的,第一晶体管Ml的栅极连接至扫描控制线Sn,并且第一晶体管Ml的源极(或漏极)连接至数据线Dm,第一晶体管Ml的漏极(或源极)连接至电容器Cs的一个端子。当从扫描控制线Sn向第一晶体管Ml提供扫描控制信号时,第一晶体管Ml导通,并且从数据线Dm供应的数据信号被供给电容器Cs。电容器Cs的一个端子连接至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并且电容器Cs的另一个端子连接至第一电源ELVDD。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被充入到电容器Cs。此时,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被存储到电容器Cs。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至电容器Cs的一个端子,并且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源ELVDD,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的阳极。第二晶体管M2对从第一电源ELVDD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流到第二电源ELVSS的电流进行控制,该电流对应于存储在电容器Cs中的电压。传统像素10通过对应于电容器Cs中所充入的电压向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供应电流来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 14的亮度,显示具有预定亮度的图像。然而,在这种传统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二晶体管M2的阈值电压变化和第一晶体管Ml的漏电流,很难显示具有均匀亮度的图像。例如在不同像素中由于第二晶体管M2的阈值电压的差异,使得在加入相同的栅极驱动电压时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的电流不一致,造成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的亮度的不一致,各个像素响应同一数据信号,产生具有不同亮度的光,从而很难显示具有均匀亮度的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MOLED像素单元及其驱动方法、AMOLED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AMOLED显示装置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MOLED像素单元,所述AMOLED像素单元用于与第一扫描控制线、第二扫描控制线、第三扫描控制线及第四扫描控制线连接,所述AMOLED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路及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的有机发光二级管;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电容器,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的初始化单元、数据写入单元及发光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端子连接至第一扫描控制线,所述初始化单元连接至第二扫描控制线,所述数据写入单元连接至第三扫描控制线及数据线,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连接至第四扫描控制线。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中,所述初始化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及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扫描控制线。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连接至第三扫描控制线或者第一电源。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中,所述数据写入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八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连接至数据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漏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源极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源极/漏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三扫描控制线。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中,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及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漏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四扫描控制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源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四扫描控制线。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中,所述有机发光二级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级管的阴极连接至第二电源,其中第一电源的电压高于第二电源的电压。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及第八晶体管均为PM0S晶体管或者均为NMOS晶体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AMOLED像素单元的驱动方法,所述AMOLED像素单元的驱动方法包括:初始化阶段:扫描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一扫描控制线及第二扫描控制线,初始化单元导通,对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初始化;数据写入阶段:扫描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三扫描控制线,数据写入单元导通,将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存储至电容器;发光阶段:扫描控制信号提供给第四扫描控制线,发光控制单元导通,有机发光二级管发光。可选的,在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的驱动方法中,初始化阶段:扫描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一扫描控制线及第二扫描控制线,通过第一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对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初始化;数据写入阶段:扫描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三扫描控制线,通过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八晶体管,将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存储至电容器;发光阶段:扫描控制信号提供给第四扫描控制线,通过第五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及第六晶体管,有机发光二级管发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AMOLED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AMOLED像素单元,所述AMOLED显示装置还包括扫描驱动器及数据驱动器和多条数据线;多个AMOLED像素单元阵列排布,每个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MOLED像素单元及其驱动方法、AMOLED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AMOLED像素单元,所述AMOLED像素单元用于与第一扫描控制线、第二扫描控制线、第三扫描控制线及第四扫描控制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AMOLED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路及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的有机发光二级管;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电容器,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的初始化单元、数据写入单元及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端子连接至第一扫描控制线,所述初始化单元连接至第二扫描控制线,所述数据写入单元连接至第三扫描控制线及数据线,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连接至第四扫描控制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楠朱晖胡思明黄秀颀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