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95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包括卷筒、钢丝绳、上滑轮组、吊架和位于所述吊架四角的四个连接件;所述吊架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上下两部分通过拉杆连接,并在上下部分之间设置施力装置,用于使下部分相对上部分前后倾、左右倾和旋转运动;从所述卷筒引出八根所述钢丝绳,每两个所述钢丝绳经过上滑轮组后连接在一个连接件上,形成四个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吊具在升降时,在大车和小车两个方向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防摇效果好;每根钢丝绳受力均匀,减小了对钢丝绳的磨损,延长了寿命,减少了吊具着箱时的冲击和震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械,尤其是一种避免受力不均使钢丝绳寿命缩短和提高防摇效果的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对集装箱起重机的效率、自动化程度和故障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起重机的起升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公知的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一般包括驱动控制装置、钢丝绳缠绕系统和吊具,其中,根据钢丝绳的数量分为四绳、八绳缠绕系统。目前的八绳缠绕系统中的每两根钢丝绳为一组,连在一个平衡臂上,这样,形成四个平衡臂,这四个平衡臂连接在吊架上,相当于形成四个吊点。吊架带动吊具,由吊具起吊集装箱。众所周知,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四点就是过定位,再加上卷筒直径上的加工误差,钢丝绳倾斜角度和弹性模量的误差,无法保证在整个起升过程中钢丝绳受力均衡,这样就会使受力大的绳寿命相对短,受力均衡防摇效果也不好。另外,在集装箱起升机构的吊具着箱时,冲击和震动较大,给液压部件或机械传动件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设备的损坏机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防摇效果好,改善钢丝绳受力均衡性,减小吊具着箱时的冲击和震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包括卷筒、钢丝绳、上滑轮组和吊架,并且,还包括位于所述吊架四角的四个连接件和设置于所述钢丝绳上的调节装置;从所述卷筒引出八根所述钢丝绳,每根钢丝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受力的调节装置,每两个所述钢丝绳经过上滑轮组后连接在一个连接件上,形成四个倒三角形。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弹性装置和锁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弹性体,所述锁紧装置一端与所述弹性装置中的弹性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丝绳连接。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楔形接头、单头螺杆、螺旋扣和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伸进弹性装置内,另一端与螺旋扣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旋扣的另一端与单头螺杆螺纹连接,单头螺杆的另一端伸进楔形接头,楔形接头将单头螺杆和钢丝绳通过销固定在一起。更进一步地,伸进弹性装置内的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穿过弹性体和位于弹性体两端的垫板,通过锁紧螺母锁固。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中所述的弹性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或耐压高强硬橡胶或弹簧。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或耐压高强硬橡胶通过一个或多个子垫板分为多段;所述弹簧为普通弹簧或堞型弹簧。另外,本技术中的所述吊架还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上下两部分通过拉杆连接,并在上下部分之间设置施力装置,用于使下部分相对上部分前后倾、左右倾和旋转运动;并且在所述拉杆或/和施力装置与所述吊具连接的铰点的较轴上设置有缓冲轴套;所述缓冲轴套为在内外金属圈中加硫化橡胶或高分子聚合物组成。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中,从所述卷筒引出八根的所述钢丝绳分别引向所述卷筒两侧,经过上滑轮组后引出,每侧平均四根;卷筒第一侧的第一和第三根钢丝绳分别连接到吊架上的第一连接件上;卷筒第二侧的第二和第四根钢丝绳分别连接到吊架的连接件上的第三连接件上;卷筒第一侧的第二根钢丝绳和卷筒第二侧的第一根钢丝绳分别连接到吊架上的第四连接件上;卷筒第一侧的第四根钢丝绳和卷筒第二侧的第三根钢丝绳分别连接到吊架上的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位于与卷筒相平行的吊架的两个对边上,所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位于与卷筒相垂直的吊架的两个对边上。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中,所述卷筒第一侧的第一和第三根钢丝绳及卷筒第二侧的第二和第四根钢丝绳经过横向滑轮后,再经过纵向滑轮引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将原来的起升机构中的八绳缠绕系统进行改进,由于将提升所使用的钢丝绳在起升时形成三角形,当吊具升降时,在大车和小车两个方向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防摇效果好;并且,由每根钢丝绳上的调节装置进行受力调节,使每根钢丝绳受力均匀,减小了对钢丝绳的磨损,延长了寿命;由于在拉杆或/和施力装置与所述吊具连接的铰点的较轴上设置有缓冲轴套,减少了吊具着箱时的冲击和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涉及到的铰点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纵向滑轮 12、13、横向滑轮14、1521、22第一侧钢丝绳 21’、22’第二侧钢丝绳23、24 23’、24’3 卷筒 4调节装置41楔形接头42单头螺杆43螺旋扣 431锁紧螺母44双头螺杆441锁紧螺母442垫圈45固定孔461销轴462开口销47a高分子聚合物47b普通弹簧47c堞型弹簧48壳体49垫板491子垫板51第一连接件 52第二连接件53第三连接件 54第四连接件6 拉杆 61关节轴承62隔套63缓冲轴套71左右倾施力装置72、73前后倾施力装置8 上吊架9 下吊架10吊具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包括卷筒3、钢丝绳、上滑轮组、吊架和位于所述吊架四边的四个连接件;所述吊架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吊架8和下吊架9,所述上吊架8和下吊架9通过拉杆6连接,并在上吊架8和下吊架9之间设置施力装置,用于使下部分相对上部分前后倾、左右倾和旋转运动;从所述卷筒3引出八根所述钢丝绳,每两个所述钢丝绳经过上滑轮组后连接在一个连接件上,形成四个倒三角形。具体地,在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中,从所述卷筒3引出八根的所述钢丝绳分别引向所述卷筒两侧,经过上滑轮组(包括多个纵向滑轮11和四个横向滑轮12、13、14、15)后引出,每侧平均四根;如图所示,卷筒的左侧为第一侧,卷筒的右侧为第二侧。其中,卷筒3的第一侧的第一和第三根钢丝绳21、23分别经过横向滑轮12、13后改变出绳方向,再经过纵向滑轮向下伸出,连接到上吊架8上的第一连接件51上;同理,卷筒3第二侧的第二和第四根钢丝绳22’、24’分别经过横向滑轮14、15后改变出绳方向,再经过纵向滑轮向下伸出,连接到上吊架8上的第三连接件53上;卷筒3第一侧的第二根钢丝绳22和卷筒3第二侧的第一根钢丝绳21’分别连接到上吊架上的第四连接件54上;卷筒3第一侧的第四根钢丝绳24和卷筒3第二侧的第三根钢丝绳23’分别连接到上吊架8上的第二连接件52上;所述第一连接件51与第三连接件53位于与卷筒3相平行的上吊架8的两个对边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2与第四连接件54位于与卷筒3相垂直的上吊架8的两个对边上。在上吊架8与下吊架9之间还连接有左右倾施力装置71,分别设置于吊架两侧的前后倾施力装置72和73。当设置于吊架两侧的前后倾施力装置72和73向前后两个方向相向运动时,吊具10就会回转;如果同时向前运动,吊具10就会后倾,同时向后运动,吊具10就会前倾。下吊架9固定在吊具10上。从图1中可见,连接到四个连接件上的钢丝绳形成四个倒三角形,通过调整滑轮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八绳防摇起升机构,包括卷筒、钢丝绳、上滑轮组和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吊架四角的四个连接件和设置于所述钢丝绳上的调节装置;从所述卷筒引出八根所述钢丝绳,每根钢丝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受力的调节装置,每两个所述钢丝绳经过上滑轮组后连接在一个连接件上,形成四个倒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步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