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兴中专利>正文

集**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59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集索具与吊具于一身的一种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体。二片吊具本体的上部都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圆凸台,上面套有铜套、锁紧圈、轴端卡簧、手柄等元件,并有三个凸销;右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凸轮形圆台,并有三个凹孔,凹状下面有一条槽,里面放置压条。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个钢丝绳固定槽和三个圆弧槽,用一根钢丝绳交替穿过三个圆弧槽,二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固定槽内。可以将细长型的货物集束成捆,当左板和右板并紧,则能起到吊具的作用,从而提高货物自身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损失。同时便于装卸搬运,提高装卸效率。(*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将细长型物体集束成捆便于装卸搬运的吊具。到目前为止,对定型货物的装卸搬运除集装箱形式外,都是索具与吊具分开的。既使货物的装卸搬运效率不高,货物损坏率高,并使整个运输关联的各环节的经济效益降低,又使装卸机械的经济效益不高,能源浪费大。本技术是针对细长型件货(如型材、管材、木材)的装卸搬运而集索具与吊具于一身的新型吊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行装卸搬运细长型件货物时的缺点1、每次装卸时,在货物堆里穿套钢丝绳,组成一次装卸关。故而每关重量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费工时。不但装卸效率低,也影响了运输设施(汽车、火车、轮船)的营运效益。2、由于货物在运输中,要经过8-9次装、卸过程,极易使货物碰撞挤压而受损。即便是木材这类货物,现行是用钢丝绳或木材抓斗进行装卸,前者钢丝绳消耗大,且不安全因素较大;后者对木材的损耗大,每次装卸将使木材的出材率降低1%以上。3、现在多以采用10吨的或更大的装卸机械进行装卸作业,而每次装卸作业的货物的重量多在2吨左右,而消耗的能源却和满负荷时差不多,因此能源的浪费是惊人的。集束吊具正为克服这些缺点而设计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设计一种集吊具与索具融合在一体的集束吊具。其技术特征是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体。二片吊具本体的上部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园凸台,上面套有铜套、锁紧圈、轴端卡簧、手柄等另件。并有三个凸销。右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凸轮形园台。并有三个凹孔。凹状下面有一条槽,里面放置压条。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个钢丝绳固定槽和三个园弧槽,用一根校细的钢丝绳交替穿过三个园弧槽,二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固定槽内。本技术的实用优点就是它可以根据货物运输线上装卸机械的功能而将细长型货物随意集束成一个标准关,使货物集束成捆,增强了自身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碰撞挤压面积;使货物在装卸搬运时,工人操作方便迅速;机械在满负荷下作业,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能耗,这样做也便于建立流畅的生产、运输、用户的一条龙运输线,从而提高整个运输业的经济效益。对细长货物的装卸搬运将会带来一场革命。附图即为本技术的一个实例10吨级集束吊具装配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拿去右板的视图。在图示位置时,左片吊具本体(7)和右片吊具本体(1)尚未锁紧。需要装货时,将左右二片吊体本体分开,装置在上面的钢丝绳(4)即成数边绳索铺开,可将货物堆积其上,然后将左、右二片吊具本体收拢合并,将手柄(8)旋转一个角度,则装在左片吊具本体(7)上的锁紧圈(2)、铜套(6)转过一个角度而和右片吊具本体(1)上的凸轮园台扣紧,从而使二片吊具本体并紧。同时压下压条(3)压紧钢丝绳,货物即集束成捆。吊具本体上部的腰形孔可直接挂在10吨门机上的吊勾上。装运结束后,将手柄(8)反向旋转一个角度,则锁紧圈(2)、铜套(6)转动而使左、右二片吊具本体脱开,货物可取出。超长货物可同时使用2、3个集束吊具。实现本技术的最好方式有1、建立中国集束运输公司,采用本技术,架设生产与用户之间的运输桥梁,单以“七五”期间的钢铁与木材运量的十分之一计算,每年就产生10亿元计的经济效益,2、建立本技术的生产基地,将其成为商品,供生产或用户单位使用。权利要求本技术是一种集束吊具,其特征在于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体,二片吊具本体的上部都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园凸台,上面套有铜套、锁紧圈、轴端卡簧、手柄等元件,并有三个凸销。右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凸轮形园台,并有三个凹孔。凹状下面有一条槽,里面放置压条,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个钢丝绳固定槽和三个园弧槽,用一根钢丝绳交替穿过三个园弧槽,二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固定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集索具与吊具于一身的一种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体。二片吊具本体的上部都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圆凸台,上面套有铜套、锁紧圈、轴端卡簧、手柄等元件,并有三个凸销;右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凸轮形圆台,并有三个凹孔,凹状下面有一条槽,里面放置压条。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个钢丝绳固定槽和三个圆弧槽,用一根钢丝绳交替穿过三个圆弧槽,二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固定槽内。可以将细长型的货物集束成捆,当左板和右板并紧,则能起到吊具的作用,从而提高货物自身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损失。同时便于装卸搬运,提高装卸效率。文档编号B66C1/18GK2163160SQ9322517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兴中, 路德美 申请人:李兴中, 路德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束吊具,其特征在于: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体,二片吊具本体的上部都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园凸台,上面套有铜套、锁紧圈、轴端卡簧、手柄等元件,并有三个凸销。右片吊具本体的中部成凹状,但中间有一凸轮形园台,并有三个凹孔。凹状下面有一条槽,里面放置压条,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个钢丝绳固定槽和三个园弧槽,用一根钢丝绳交替穿过三个园弧槽,二端分别固定在钢丝绳固定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中路德美
申请(专利权)人:李兴中路德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