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840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吊运物品的吊带。它的特点是在单环形或双环形吊带上设有2-4个耐磨卡和(或)两个耐磨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附加成本低,而且耐磨卡定位准确、不滑动,它可解决吊带的局部破损题,有效地提高吊带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运工件或产品的绳索,是一种耐磨吊带。在机械加工或产品的吊运过程中,有些产品或工件的表面是怕磕、碰或者划伤的,这些物品若用传统的链条或钢丝绳来吊运易造成其表面质量废品。因此,在吊运某些表面怕磕碰或划伤的物品上,近几年国内外已相继采用软绳或软带进行吊运。但是,在采用软绳或软带后,人们发现软绳或软带经常与吊钩的接触处以及吊运物的棱角处易于磨损,所以,影响软吊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吊带,以其简单的结构解决吊带的局部磨损问题,达到提高吊带的使用寿命之目的。下面依据附图来叙述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单环形耐磨吊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环形耐磨吊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无缝制线吊带的横断面示意图。图4是一道缝制线吊带的横断面示意图。图5是二道缝制线吊带的横断面示意图。图6是三道缝制线吊带的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单环形耐磨吊带1是由图3-5中的吊带外套2和带芯3构成。外套2是用丙纶、尼龙或帆布织成的布套,或者用布经缝制而做成的布套,而带芯3也是用这些材质的丝状或绳状物组成。在吊带1上设有耐磨卡4或耐磨套5,耐磨卡4和耐磨套5是吊带1在形成环形之前预先套在吊带上去的。吊带1上设有的耐磨卡4或耐磨套5,既可以只选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两种同时选用。耐磨卡4是用橡胶、丙纶、帆布、尼龙或软塑制成的片状品,平面通常为矩形,也可用圆形或椭圆形,其平面内可设2-4条条状孔,相邻两条状孔之间隔着一条带。耐磨卡4若选用橡胶或软塑时,可经冲压或模注直接成型,而选用丙纶、帆布及尼龙纺织物制成时,则用缝纫机做成。耐磨卡4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在吊运件的棱角以及易磨烫坏的吊带处,以防止吊带的局部破损。耐磨套5为管状,它同样可选用耐磨卡4的材质以及成型方法。耐磨套5的主要作用是加强与吊钩接触处的吊带的耐磨性,耐磨套也是在吊带成环形前预先套入吊带上。图4-6的虚线为缝制线。如图2所示这种双环形吊带与图1的单环形吊带基本相同,它仅仅是把图1中的单环形吊带的中间用图6缝制方法联在一起,构成吊带1的两头为环状,中间为一条宽带的结构,而它的耐磨卡4则套在宽带段,它的耐磨套5却套在两头的环上。从图1-2的两种吊带的结构看,在每条耐磨吊带上设2-4个耐磨卡和(或)2个耐磨套,就能起到耐磨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附加成本低,而且耐磨卡定位准确、不滑动,它可解决吊带的局破损问题,有效地提高吊带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耐磨吊带,它包括单环形吊带或者双环形吊带,其特征是在单环形或双环形吊带上设有2-4个耐磨卡和/或两个耐磨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吊带,其特征是耐磨卡为片状,平面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平面内可设2-4条条状孔,相邻两条孔间隔一条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吊带,其特征是耐磨套为管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吊运物品的吊带。它的特点是在单环形或双环形吊带上设有2-4个耐磨卡和(或)两个耐磨套。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附加成本低,而且耐磨卡定位准确、不滑动,它可解决吊带的局部破损问题,有效地提高吊带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6C1/18GK2104848SQ9122200公开日1992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曹国柱, 刘明, 王淑梅, 陈栋 申请人:沈阳重型冶矿机械制造公司五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吊带,它包括单环形吊带或者双环形吊带,其特征是:在单环形或双环形吊带上设有2-4个耐磨卡和/或两个耐磨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柱刘明王淑梅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重型冶矿机械制造公司五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