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与吊具接合的顶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93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升架(150),其用于在展开位置与一对吊具接合并且在收缩位置与单个吊具接合,所述提升架包括: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65A,65B),每个顶架与提升装置接合;固定到所述第一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一固定框架(160A)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二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二固定框架(160B);多个组件(155A,155B),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每个固定框架上,从而位于所述顶架之间,其中,每个组件包括:上部水平构件(175);第一外侧倾斜构件(165),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一端;第二外侧倾斜构件(185),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二端;第一内侧倾斜构件(170A),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一外侧倾斜构件平行;以及第二内侧倾斜构件(180),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平行,于是所述第一内侧倾斜构件和所述第一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限定第一平行四边形(217),所述第二内侧倾斜构件和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限定第二平行四边形(2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货箱等运货器具的移动。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 用于移动所述运货器具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为便于移动运货器具而接 合并操纵该运货器具的装置和方法。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不局限于任何 特定类型的运货器具,但是由于货箱代表运货器具的最一般形式,所 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对于货箱的适用性是较为方便的。
技术介绍
为了增大通过例如港口的货运流量,已经开发了各种系统,从而 可以同时由提升系统接合例如货箱等多个运货器具。理论上,这些系 统使货运流量增大至两倍。然而,货运流量的这些理论上的增大依赖 于货箱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事实上,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化,当发生变化时,会破坏和降低此理论效率。由于在接合货箱的过程中 增加的复杂性,所以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种的变化都可以减缓货运流 量,由于不利地形而搬运速率较慢,或者甚至由于例如重量和/或高度 的相当大的差异而放弃双重接合。因此得出结论,由于装载条件以及 货箱本身的非均匀性,所以很少符合已经开发的多货箱升降装置的期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适应装载条件的变化,从而可 以更加普遍地适用于不同情况。因此,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架,其用于在展开位置 与一对吊具接合并且在收縮位置与单个吊具接合,所述提升架包括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每个顶架与提升装置接合;固定到所述第一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一固定框架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二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二固定框架;多个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每个固定框架上,从而位 于所述顶架之间,其中,每个组件包括上部水平构件;第一外侧倾 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一端;第二外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 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 二端;第一内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 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 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一外侧倾斜构件平行;以及第二内侧倾斜构 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 二外侧倾斜构件平行,于是所述第一内侧倾斜构件和所述第一外侧倾 斜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限定第一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内侧倾斜 构件和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限定第二平行四 边形。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架,其用于在展开位置与一 对吊具接合并且在收縮位置与单个吊具接合,所述提升架包括第一 顶架和第二顶架,每个顶架与提升装置接合;固定到所述第一顶架上 的刚性的第一固定框架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二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二固 定框架;多个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每个固定框架上,从而位于所 述顶架之间,其中,所述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且 通过顶端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倾斜构件和第二倾斜构件。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架,其用于在展开位置与一 对吊具接合并且在收縮位置与单个吊具接合,所述提升架包括第一 顶架和第二顶架,每个顶架与提升装置接合;固定到所述第一顶架上 的刚性的第一固定框架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二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二固 定框架;多个可套在一起的从动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每个固定框 架上,从而位于所述顶架之间,其中,所述可套在一起的从动组件使 所述顶架进行选择性的相对运动,并且收縮以套在一起布置,从而通 过所述固定框架的交错而允许所述顶架相互接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该领域中 的公知变型,包括吊具或诸如转接架等中间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以相对方式操纵顶架的多种组件。本专利技术还实 现减小提升架所需空间的收縮位置,从而导致重量更轻,制造成本更 低。于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升架可以以6米的弯曲展开宽度 操作,但是能够收縮至1米的宽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件可以受多个一体安装的致动器 偏压。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可以是电动的、液压驱动的 或气动的致动器。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至少一对正交致动器实现相对 纵向运动,所述致动器沿着基本上与所述顶架的纵轴线垂直的方向安 装。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之一的致动可以使所述顶架在 所述顶架限定的平面内相对于彼此旋转。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组件可以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 固定框架上并且通过顶端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倾斜构件和第二倾斜构 件,所述正交致动器安装为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到所述第二倾斜构 件。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组件可以类似朝向上方的A型框架。作为 选择,所述构件可以位于与所述顶架限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只要 这种布置满足能够套在一起的本质要求即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端连接件可以包括中间部分,所 述中间部分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倾斜构件并且可枢转地连接至 所述第二倾斜构件,纵向致动器安装在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一倾斜构件的端部之间,从而在启动所述纵向致动器时,从所述第一倾斜构 件的所述端部到与所述中间部分连接的枢轴连接部的距离用作操纵 臂,以实现所述顶架的纵向相对运动。这样,不是致动器直接支承在 所述顶架上以实现纵向运动,而是可以沿该方向移动所述顶架,而所 述组件确保进行纯粹的纵向运动,而不包括横向分量。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可套在一起的组件可以包括上部 水平构件;第一外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 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一端;第二外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 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二端;第一内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 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 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一外侧倾斜构件平行; 以及第二内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 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 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平行,于是所述第一内侧倾斜构 件和所述第一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限定第一平行四边 形,所述第二内侧倾斜构件和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限定第二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提供在保持各构件的平行 关系的同时进行枢转的优点。此外,通过增加优选的锁定部件,所述 平行四边形方位尤其具有刚性,从而提高提升架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A是用于限定提升架的方位的坐标轴的等轴测示意图;图1B至图1G是对于两个顶架来说可能的相对自由度的示意图;图2是供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转接架和吊具的等轴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提升架的等轴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提升架的等轴测图;图5是跟随顶架的横向平移的图4所示提升架的等轴测图;图6是处于完全收縮位置的图4所示提升架的等轴测图;图7是图4所示提升架的平面图;图8是跟随顶架的纵向平移的图4所示提升架的等轴测图; 图9是跟随顶架绕纵轴相对旋转的图4所示提升架的侧视图; 图10是跟随顶架的相对提升的图4所示提升架的侧视图;图IIA至IIC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降低两个不同尺寸的 货箱的过程;以及图12A至12C和图1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降低不同尺 寸的货箱的另一可选过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架,其用于在展开位置与一对吊具接合并且在收缩位置与单个吊具接合,所述提升架包括: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每个顶架与提升装置接合;固定到所述第一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一固定框架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二顶架上的刚性的第二固定框架;   多个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每个固定框架上,从而位于所述顶架之间,其中,每个组件包括:上部水平构件;第一外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一端;第二外侧倾 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第二端;第一内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一外侧倾斜 构件平行;以及第二内侧倾斜构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部水平构件的中点处,从而在所述提升架的第一位置中与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平行,于是所述第一内侧倾斜构件和所述第一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 限定第一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内侧倾斜构件和所述第二外侧倾斜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限定第二平行四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义华童站敏汤金倍罗伯特阿瑟米尔斯
申请(专利权)人:新众机械工程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G[新加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