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炳记专利>正文

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3626 阅读:5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它是为解决矿山立井井筒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使井壁发生破裂下沉,进而使罐道、罐道梁受压变形,使提升容器无法正常提升运转而在罐道上设置的一种特殊联接装置。其结构主要由罐道公母端头、导向固定块、罐道联接板、特制罐道及罐道梁组成。矩形罐道公端头与母端头之间凸凹对接,形成花键式联接接头,以适应井壁破坏下沉。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矩形冷弯钢罐道、组合钢罐道、玻璃钢罐道,钢轨罐道、木罐道可参照此方法实施。该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在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差动量可调,差动接头周侧表面无通长横断面接缝等特点,利于提升容器运行。应用该装置拆装量小,易于实现。(*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矿井井筒罐道、罐道梁动态的自由的适应井壁破坏下沉的可缩装置,尤其在井壁应力集中的基岩与冲击层交界面部位设置的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为开发矿山资源,需要通过立井井筒使地表与地下连通;为将井下资源提至地表,提升容器需要沿井筒罐道往返升降。以煤矿立井井筒为例,为提升人员、机具、材料、设备、矸石等服务的副井,以罐笼为提升容器,在地面提升绞车的牵引下,沿着起固定、导向作用的固定性罐道往复升降;为主要提升煤炭服务的主井,以箕斗为提升容器,在地面绞车的牵引下,沿井筒罐道往复升降。但由于从过去到今天有不少立井冻结井壁和钻井井壁发生破裂事故,而给井筒装备带来相应破坏,也给正常提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危险。纠其井壁破裂主要原因一是表土含水层因疏水而产生固结沉降;二是土体约束井壁热涨冷缩;三是冻结井壁在解冻后融沉;四是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以上各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覆盖土体下沉,土体在下沉过程中,对井壁外表产生向下的作用力——竖直附加力,该力到达一定值时,造成井壁在基岩与冲击层交界面部位或其它部位破裂、下沉。据有关资料分析,该竖直附加力受客观因素制约在所难免,只是各自地质、地矿、地貌和环境气候不同以及井壁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的不同,附加力大小也有所不同。由于井壁的破坏下沉,带动生根于井壁上的罐道梁一同下沉,罐道梁又压迫罐道,使之处在基岩与冲击层面交界面等部位的罐道、罐道梁和罐道梁与井壁生根点首先受到影响,进而逐步向上和向下双向影响,直至明显出现扭曲、变形、生根点拨出等破坏情况,使提升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此时,人们往往是在井壁上作文章,其次是在井筒装备上采取被动抢修和“削足适履”——逐步割短罐道或更换罐道及罐道梁等办法来适应井壁破坏和下沉,而忽略了如何使罐道、罐道梁等动态的自由的适应井壁的变化,从而保护安全提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立井井壁应力集中易产生破坏、下沉部位的罐道和罐道梁上采用便于测量观察的随井壁自由移动的保证安全提升运行的特殊“差动联接”装置。本技术的目地是这样实现的该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分别由罐道公端头、罐道母端头、导向固定块、罐道联接板、特制罐道梁组成。罐道公端头与母端头之间凸凹对接形成花键式联接接头。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是由与罐道横断面相同,强度等同于或高于原罐道的矩形罐道公端头与母端头对接后,再与导向固定块、罐道固定联接板和滑移联接板、特制罐道及罐道梁组成一体共同作用。差动联接接头四侧纵向形成连续断面,无通长横断面接缝。差动联接接头与固定联接接头之间,即单根罐道中间部分与罐道梁的联接部位采取横向限位固定,纵向可移动的滑移联接方式。该装置可设在井筒基岩与冲击层交界面部位段,井壁可缩部位段,也可以同时设在井壁可能发生沉降压缩变形部位或其它需要的部位。在一个部位段根据需要可连续设置二组或多组。本技术的显著特点在于1.差动联接接头采用花键式联接,强度高,稳定性好。2.接头各间隙配合精细,水平偏移量小,除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外,水平各方向不能晃动。3.罐道伸缩量可根据矿井状况确定,制作安装前可调。4.除公母端头、导向固定块等需另加工制作外,其它如罐道、罐道梁等均采用原有设施,拆装量小,现场安装容易。5.花键式公母端头配合后形成差动联接接头,接头周侧表面可连续,无通长横断面接缝,利于提升容器的固定罐耳滚动罐耳运行。6.通过差动连接接头部位可直观测量检查。通过该部位伸缩量的变化,即可反映出井壁的变化,有利于对井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总装图(单侧罐道)图2为本技术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的差动联接接头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的差动联接接头装配图的A-A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的罐道与罐道梁间滑移联接装配图图5为本技术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的罐道与罐道梁间滑移联接装配图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图3、图4、图5可以看出该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装配运作形式。上部罐道(原设计安装罐道)1的下端、特制罐道2的上端均由联接孔位10通过螺栓与罐道固定联接板7、罐道梁4联固为一体(特制罐道2的上端与罐道固定连接板7之间另需焊接联接),由此形成“固定联接”方式。下部特制罐道3上端的罐道母端头6与罐道固定联接板7之间采用焊接联接后,罐道固定联接板7再通过联接螺栓孔位10由螺栓与罐道梁4上的联接件11联固为一体,而后,特制罐道2下端的罐道公端头5插入罐道母端头6内,由此形成“差动联接”方式,使固定性罐道形成可缩罐道。特制罐道2的中间部分均由与罐道梁4焊联为一体的导向固定块9限位卡持住与特制罐道2焊联为一体的罐道滑移联接板8,由此形成“滑移联接”方式,使罐道扩大了可缩范围。以上罐道与罐道之间、罐道与罐道梁之间通过罐道公母端头、导向固定块、罐道固定联接板等形成以上三种联接方式,而此三种联接方式共同形成了一组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使罐道适应矿井井壁的纵向变化,因而避免罐道变形,保护安全提升。该装置可直接适用于各种矩形冷弯钢罐道、组合钢罐道、玻璃钢罐道,钢轨罐道、木罐道也可参此方法实施。另外,图1中的h为罐道梁垂直层间距。图2中的L为公母端头最大搭接长度。权利要求1.一种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与原罐道横断面相同,强度等同于或高于原罐道的矩形罐道公端头与母端头之间凸凹对接,形成花键式联接接头,再与导向固定块、罐道固定联接板和滑移联接板、特制罐道及罐道梁组成一体共同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其特征是差动联接接头四侧纵向形成连续断面,无通长横断面接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其特征是差动联接接头与固定联接接头之间,即单根罐道中间部分与罐道梁的联接部位采取横向限位固定,纵向可移动的滑移联接方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它是为解决矿山立井井筒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使井壁发生破裂下沉,进而使罐道、罐道梁受压变形,使提升容器无法正常提升运转而在罐道上设置的一种特殊联接装置。其结构主要由罐道公母端头、导向固定块、罐道联接板、特制罐道及罐道梁组成。矩形罐道公端头与母端头之间凸凹对接,形成花键式联接接头,以适应井壁破坏下沉。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矩形冷弯钢罐道、组合钢罐道、玻璃钢罐道,钢轨罐道、木罐道可参照此方法实施。该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在垂直方向可自由移动,差动量可调,差动接头周侧表面无通长横断面接缝等特点,利于提升容器运行。应用该装置拆装量小,易于实现。文档编号B66B17/00GK2866432SQ200620008660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谢炳记 申请人:谢炳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井罐道差动联接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与原罐道横断面相同,强度等同于或高于原罐道的矩形罐道公端头与母端头之间凸凹对接,形成花键式联接接头,再与导向固定块、罐道固定联接板和滑移联接板、特制罐道及罐道梁组成一体共同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炳记
申请(专利权)人:谢炳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