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200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磁流变减振器压缩行程阻尼力提供不足的问题。由磁流变减振器滑柱、外空气弹簧和供气调压装置构成,磁流变减振器滑柱同轴安装在外空气弹簧内部,供气调压装置与外空气弹簧管路连接。减振器主活塞与减振器工作缸滑动密封配合,阻尼力输出杆下端与减振器主活塞连接,上部穿过滑柱上端盖和空气弹簧压盘与滑柱上端盖密封连接且与空气弹簧压盘螺纹连接,滑柱上端盖和空气弹簧外壳分别扣接在减振器工作缸上下两端,在减振器工作缸与空气弹簧外壳之间分别密封安装有空气弹簧活塞和浮动活塞;空气弹簧压盘下端穿过滑柱上端盖与空气弹簧活塞上端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滑柱,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用于车辆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结构中,悬架是车辆必不可少的系统,它是连接车身和车轮的必要结构。减振器和弹簧是悬架中极为重要的传递和产生力的部件。其中弹簧负责缓和路面的冲击振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减振器负责将车辆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行衰减,二者对于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气弹簧作为悬架弹簧的一种,因其可以自由调节车辆高度和弹簧高度,有助于改变车辆的悬架特性,可应用于车辆半主动悬架改善车辆性能,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商用车以及高档乘用车上。减振器方面,随着材料领域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磁流变液体被用于可调减振器的研制开发。磁流变减振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可调范围大等传统减振器不及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档乘用车的前后悬架之上。国内外关于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几十年的长期研究,并研发了多种可使用的磁流变减振器方案,现有磁流变减振器均采用单筒减振器的结构,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该种结构减振器在压缩行程由于可压缩气室气体压力的限制,无法产生足够的阻尼力,因此在高速阶段,极易产生腔室真空和图形缺陷。经专利文献检索,例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6260675B,公告日2001.07.17,申请人DelphiTechnologies,Inc.,名称为“Magnetorheologicalfluiddamper”,该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磁流变液体减振器,使用单筒减振器方案,当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如果气室内的压力大小不足以推动液体流经活塞,将使减振器的拉伸腔室得不到足够的油液补充,产生短暂的真空,压力降低,当减振器重新拉伸时,无法产生拉伸行程阻尼,从而造成减振器的图形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了现有技术对磁流变减振器压缩行程阻尼力提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集成了空气弹簧与磁流变减振器功能。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由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外空气弹簧2和供气调压装置3构成,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同轴安装在外空气弹簧2内部,供气调压装置3与外空气弹簧2管路连接;减振器滑柱1由减振器阻尼力输出杆4、减振器主活塞7、减振器工作缸6组成,外空气弹簧2包括浮动活塞8、空气弹簧外壳9、空气弹簧活塞10、滑柱上端盖11、空气弹簧压盘12以及减振器固定衬套36;减振器主活塞7外圆柱面与减振器工作缸6滑动密封配合,阻尼力输出杆4下端与减振器主活塞7螺纹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上部依次穿过滑柱上端盖11和空气弹簧压盘12,且阻尼力输出杆4与滑柱上端盖11密封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与空气弹簧压盘12螺纹连接,滑柱上端盖11和空气弹簧外壳9分别扣接在减振器工作缸6上下两端,且空气弹簧外壳9与滑柱上端盖11螺纹连接将减振器工作缸6压紧,在减振器工作缸6与空气弹簧外壳9之间分别密封安装有空气弹簧活塞10和浮动活塞8;空气弹簧压盘12下端的弹簧压盘推杆26穿过滑柱上端盖11与空气弹簧活塞10上端面接触;空气弹簧外壳9下端与减振器固定衬套36外壳焊接。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中,减振器滑柱1的减振器主活塞7包括主活塞上端盖14、主活塞外筒15、电磁线圈16、主活塞铁芯17、主活塞下端盖18、线圈输出线19以及绝缘密封层20;主活塞外筒15的上端和下端的翻边部分分别将主活塞上端盖14以及主活塞下端盖18压紧在主活塞铁芯17的上下表面上,阻尼力输出杆4下端与主活塞铁芯17上端螺纹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通过圆台压紧主活塞上端盖14,在主活塞铁芯17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用于安装电磁线圈16;在主活塞铁芯17中心圆孔与外侧的环形凹槽之间径向加工有长方形凹槽,线圈输出线19通过长方形凹槽深入主活塞铁芯17中心圆孔,并通过阻尼力输出杆4中心孔伸出;线圈输出线19与阻尼力输出杆4及主活塞铁芯17的中心圆孔之间均填充有绝缘密封层20,在电磁线圈16外表面上也涂有绝缘密封层20。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中,电磁线圈16导线的一端剥去漆皮,埋放在环形凹槽底部,与主活塞铁芯17导通,电磁线圈16导线的另一端与线圈输出线19相连;主活塞上端盖14的中心圆盘圆周方向上加工有多个通槽21,主活塞下端盖18的中心圆盘圆周方向上也加工多个通槽21。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中,滑柱上端盖11为回转体盘状零件,其内部加工有一环状盲孔,滑柱上端盖11的环状盲孔内圆柱面与减振器工作缸6过盈配合,环状盲孔外圆柱面上加工有内螺纹,滑柱上端盖11通过内螺纹与空气弹簧外壳9的外螺纹相连,滑柱上端盖11中心圆柱孔内圆柱面上开有梯形环槽,环槽中安装有阻尼力输出杆密封圈25,在滑柱上端盖11的中心圆盘上加工有多个通孔,空气弹簧压盘12下端的空气弹簧压盘推杆26穿过通孔与空气弹簧活塞10接触。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中,空气弹簧压盘12包括上端的圆盘,圆盘下端焊接有多个弹簧压盘推杆26,圆盘中心有一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阻尼力输出杆4上端的外螺纹相连。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中,空气弹簧外壳9为金属圆筒状结构件,其内部加工有一组阶梯盲孔,其上段圆柱面用于与空气弹簧活塞10以及浮动活塞8的上端滑动配合,在该段圆柱面下端加工有用于固定气嘴13的圆孔;下段圆柱面用于与浮动活塞8的下端滑动配合,阶梯盲孔底端圆柱面与减振器工作缸6过盈配合;在上下两段圆柱面间的圆台上,加工有与空气弹簧外壳9外部相连的通气孔,用于平衡浮动活塞8移动时下端的压强。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中,供气调压装置3包括供气三通27、低压隔离阀28、低压蓄能器29、减压阀30、气泵31、高压蓄能器32、增压阀33以及高压隔离阀34、蓄能器三通35、压力传感器37以及通气阀38;供气三通27通过软管连接压力传感器37的一端,压力传感器37的另一端通过供气软管5与空气弹簧外壳9连通,供气三通27另外两个接口分别通过软管与低压隔离阀28以及高压隔离阀34相连,低压隔离阀28以及高压隔离阀3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蓄能器三通35通过软管相连,两个蓄能器三通35的另外一段出口分别与低压蓄能器29和高压蓄能器32的出口通过软管相连,两个蓄能器三通35的第三个出口分别连接减压阀30与增压阀33的一个出口,减压阀30与气泵31的进气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通气阀38,增压阀33的另一个出口与气泵31的出气口通过软管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将磁流变减振器的浮动活塞外置,可消除传统磁流变减振器单筒结构造成的减振器行程不够的问题,且活塞缸底的油液流动可有效冲散磁流变液中悬浮颗粒的沉积物,防止减振器失效。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在车轮受到垂直冲击时,减振器活塞与空气弹簧活塞同时向下压缩,空气弹簧增加的压力可推动减振器压缩腔中的液体通过活塞向拉伸腔流动,解决磁流变减振器压缩行程出现真空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外部使用钢制套筒代替传统橡胶弹簧体,可避免橡胶弹簧体老化,划破的风险。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特征在于,由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外空气弹簧(2)和供气调压装置(3)构成,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同轴安装在外空气弹簧(2)内部,供气调压装置(3)与外空气弹簧(2)管路连接;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由阻尼力输出杆(4)、减振器主活塞(7)、减振器工作缸(6)组成,外空气弹簧(2)包括浮动活塞(8)、空气弹簧外壳(9)、空气弹簧活塞(10)、滑柱上端盖(11)、空气弹簧压盘(12)以及减振器固定衬套(36);减振器主活塞(7)外圆柱面与减振器工作缸(6)滑动密封配合,阻尼力输出杆(4)下端与减振器主活塞(7)螺纹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上部依次穿过滑柱上端盖(11)和空气弹簧压盘(12),且阻尼力输出杆(4)与滑柱上端盖(11)密封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与空气弹簧压盘(12)螺纹连接,滑柱上端盖(11)和空气弹簧外壳(9)分别扣接在减振器工作缸(6)上下两端,且空气弹簧外壳(9)与滑柱上端盖(11)螺纹连接将减振器工作缸(6)压紧,在减振器工作缸(6)与空气弹簧外壳(9)之间分别密封安装有空气弹簧活塞(10)和浮动活塞(8);空气弹簧压盘(12)下端的弹簧压盘推杆(26)穿过滑柱上端盖(11)与空气弹簧活塞(10)上端面接触;空气弹簧外壳(9)下端与减振器固定衬套(36)外壳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特征在于,由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外空气弹簧(2)和供气调压装置(3)构成,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同轴安装在外空气弹簧(2)内部,供气调压装置(3)与外空气弹簧(2)管路连接;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由阻尼力输出杆(4)、减振器主活塞(7)、减振器工作缸(6)组成,外空气弹簧(2)包括浮动活塞(8)、空气弹簧外壳(9)、空气弹簧活塞(10)、滑柱上端盖(11)、空气弹簧压盘(12)以及减振器固定衬套(36);减振器主活塞(7)外圆柱面与减振器工作缸(6)滑动密封配合,阻尼力输出杆(4)下端与减振器主活塞(7)螺纹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上部依次穿过滑柱上端盖(11)和空气弹簧压盘(12),且阻尼力输出杆(4)与滑柱上端盖(11)密封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与空气弹簧压盘(12)螺纹连接,滑柱上端盖(11)和空气弹簧外壳(9)分别扣接在减振器工作缸(6)上下两端,且空气弹簧外壳(9)与滑柱上端盖(11)螺纹连接将减振器工作缸(6)压紧,在减振器工作缸(6)与空气弹簧外壳(9)之间分别密封安装有空气弹簧活塞(10)和浮动活塞(8);空气弹簧压盘(12)下端的弹簧压盘推杆(26)穿过滑柱上端盖(11)与空气弹簧活塞(10)上端面接触;空气弹簧外壳(9)下端与减振器固定衬套(36)外壳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减振器滑柱(1)的减振器主活塞(7)包括主活塞上端盖(14)、主活塞外筒(15)、电磁线圈(16)、主活塞铁芯(17)、主活塞下端盖(18)、线圈输出线(19)以及绝缘密封层(20);主活塞外筒(15)的上端和下端的翻边部分分别将主活塞上端盖(14)以及主活塞下端盖(18)压紧在主活塞铁芯(17)的上下表面上,阻尼力输出杆(4)下端与主活塞铁芯(17)上端螺纹连接,阻尼力输出杆(4)通过圆台压紧主活塞上端盖(14),在主活塞铁芯(17)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用于安装电磁线圈(16);在主活塞铁芯(17)中心圆孔与外侧的环形凹槽之间径向加工有长方形凹槽,线圈输出线(19)通过长方形凹槽深入主活塞铁芯(17)中心圆孔,并通过阻尼力输出杆(4)中心孔伸出;线圈输出线(19)与阻尼力输出杆(4)及主活塞铁芯(17)的中心圆孔之间均填充有绝缘密封层(20),在电磁线圈(16)外表面上也涂有绝缘密封层(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弹簧的磁流变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16)导线的一端剥去漆皮,埋放在环形凹槽底部,与主活塞铁芯(17)导通,电磁线圈(16)导线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韩佐悦丁明慧周瑜张家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