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838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所述托盘包括环形外圈体,在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设有由多根支管构成的盛托层;所述盛托层具有数层,每层盛托层的支管相互交错布置;在所述支管上设有弧形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取材加工方便,烟气通过弧形弯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可以有效改善烟气分布均匀度,提高脱硫除尘及除雾能力,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盘,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属于脱硫脱硝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特别是雾霾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部分地区则出台了更为严格大气污染物防治计划,要求新建、在建火电机组必须采用烟气清洁排放技术,现有6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基本完成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要求(S02 ( 35mg/Nm3,烟尘彡 5mg/Nm3,NOx ( 50mg/Nm3),实现超净排放。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02、烟尘等污染物,目前烟气脱硫采用最多的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湿法中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多的脱硫工艺。常规石灰石-石膏脱硫塔一般采用喷淋空塔的形式逆流方式布置,烟气通过脱硫塔入口从浆液池上部进入脱硫塔内,依次通过喷淋层、除雾器后,经烟囱排放。各喷淋层的多个喷嘴喷出浆液,浆液向下运动,与烟气逆流接触发生物理及化学作用,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洗涤脱除,同时气流中的粉尘颗粒与液滴之间发生惯性碰撞、拦截、扩散、凝聚以及重力沉降等作用,使粉尘被捕集。浆液从烟气中吸收硫的氧化物S02、烟尘以及其它污染物后落入脱硫塔下段浆池,并在浆池中被强制氧化、结晶。单塔双循环技术主要针对普通单循环进行了改进,将原有吸收塔喷淋层分隔为两个部分,下层原理和普通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基本相同。而在上层增加布置吸收液PH值较高的循环喷淋层,喷淋液不直接进入塔底氧化结晶池,而是通过专用托盘收集到塔外新建的吸收区加料槽(AFT),形成相对独立的上层循环系统。此双循环专用托盘要求可以完全收集上层的喷淋浆液,并汇集到塔外的AFT槽中,循环使用;同时烟气又可以自由并相对均匀通过托盘向上流动。本托盘为我方自主设计的新型单塔双循环分隔托盘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不仅有效收集上层循环喷淋系统的浆液,循环使用,同时改善了烟气分布均匀度,而且提尚了脱硫塔的脱硫除尘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所述托盘包括环形外圈体,在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设有由多根支管构成的盛托层;所述盛托层具有数层,每层盛托层的支管相互交错布置;在所述支管上设有弧形弯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表面为斜坡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托盘上还设有向外延伸的浆液排出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弧形弯管采用耐磨耐腐蚀的PP或者玻璃钢材质制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安装在上层高PH值喷淋层和下层普通喷淋层之间,结构简单,取材加工方便,烟气通过弧形弯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可以有效改善烟气分布均匀度,提高脱硫除尘能力,效果良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1、脱硫塔;2、循环喷淋层;3、环形外圈体;4、盛托层;5、支管;6、弧形弯管;7、浆液排出管;8、斜坡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该托盘设置在脱硫塔1上层的吸收PH值较高循环喷淋层2,喷淋液不直接进入塔底氧化结晶池,而是通过本技术的专用脱盘收集到塔外新建的吸收区加料槽(AFT),形成相对独立的上层循环系统。托盘包括环形外圈体3,在所述环形外圈体3上设有由多根支管5构成的盛托层4 ;所述盛托层4具有数层,每层盛托层4的支管5相互交错布置;在支管5上设有弧形弯管6 ;弧形弯管6可以完全收集循环喷淋层2喷出的喷淋浆液,收集的喷淋浆液经过高PH浆液排出管7流出至吸收区加料槽(AFT)内(如附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喷淋浆液流动方向)。如附图2中所示箭头方向为烟气流动方向,烟气经过弧形弯管6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可以有效改善烟气分布均匀度,提高脱硫除尘能力,效果良好。为保证喷淋浆液能够自循环,经过废液流出管流出至吸收区加料槽(AFT)内,该环形外圈体3上表面为斜坡面8,利用喷淋浆液自重更好的实现。为增加抗腐蚀性能,弧形弯管6采用耐磨耐腐蚀的PP或者玻璃钢材质制成。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环形外圈体,在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设有由多根支管构成的盛托层;所述盛托层具有数层,每层盛托层的支管相互交错布置;在所述支管上设有弧形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表面为斜坡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还设有向外延伸的浆液排出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弯管采用耐磨耐腐蚀的PP或者玻璃钢材质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所述托盘包括环形外圈体,在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设有由多根支管构成的盛托层;所述盛托层具有数层,每层盛托层的支管相互交错布置;在所述支管上设有弧形弯管。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取材加工方便,烟气通过弧形弯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可以有效改善烟气分布均匀度,提高脱硫除尘及除雾能力,效果良好。【IPC分类】B01D47/06, B01D53/80, B01D53/50【公开号】CN205084617【申请号】CN201520812357【专利技术人】达熠, 金保昇, 卢能胜, 方浩 【申请人】南京东大能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脱硫单塔双循环专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环形外圈体,在所述环形外圈体上设有由多根支管构成的盛托层;所述盛托层具有数层,每层盛托层的支管相互交错布置;在所述支管上设有弧形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熠金保昇卢能胜方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大能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