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扶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140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具有多个连接于一不断循环的链条并可移动的踏级的电动扶梯中,设置使踏级前轮的在两端部的旋转轨迹与链条旋转轨迹相比更朝电动扶梯端部偏移的装置。设置一用于引导的前轮引导装置,从而可在电动扶梯的两端部延伸相邻两踏级的前轮之间的直线距离,该距离原来由于链条在两端部画出一圆弧而被缩短。通过这些结构,即使在电动扶梯每一端部的踏级的旋转直径较小,相邻两踏级之间也不会出现干扰。因此,踏级的旋转直径比传统的要小,从而使电动扶梯的厚度尺寸变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自动扶梯装置的改进,在改进的该电动扶梯装置中,从电动扶梯的升降口地面到电动扶梯本体下部的厚度尺寸可以做得较小。
技术介绍
如JP A 49-80790和JP A 49-55083中所述,一电动扶梯装置的基本结构具有多个通过一不断循环的链条彼此相连和移动的极梯或踏级,由此在踏级上传送乘客。在该电动扶梯结构中,从电动扶梯升降口地面到电动扶梯本体下部的厚度尺寸取决于在电动扶梯两端的踏级的旋转直径。在传统的电动扶梯装置中,从电动扶梯升降口地面到电动扶梯本体下部的厚度尺寸是1000毫米,每一踏级的踏板的长度是408毫米,每一踏级的最大厚度是360毫米,每一踏级的高度是335毫米,踏级后轮的旋转直径是264毫米,在上部和下部的安全距离约20毫米。此外,驱动链轮的直径约是654.36毫米,齿数是30齿,相邻前轮轴之间的链条的节数为6节。但是,在上述的传统电动扶梯中,不可能将两端踏级的旋转直径做得较小,因此,就有一个问题,即从电动扶梯升降口地面到电动扶梯本体的下部的厚度尺寸(此后称电动扶梯厚度)较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电动扶梯装置,在该装置中,电动扶梯厚度较小。专利技术概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是在一具有多个不断循环地相连和移动的踏级的电动扶梯中提供一种装置,它使得在电动扶梯的两端的踏级与链条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旋转轨迹从链条的移动轨迹朝电动扶梯的端部偏移。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提供引导链条的装置,使得链条的移动轨迹在其两端画出一圆弧,以及提供一用于引导的踏级引导装置,从而在两个电动扶梯端部延伸相邻两踏级与链条的连接部分之间的、原来因画圆弧而被缩短的直线距离。通过这些结构,即使电动扶梯两端的踏级的旋转直径较小也不会在相邻两踏级之间出现干扰。因此,踏级的旋转直径可比传统电动扶梯的踏级的旋转直径小,从而上述电动扶梯的厚度也可较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运行方向中电动扶梯的厚度是踏级高度的两倍以上,踏板长度的两倍不到。经以这样的方式构造电动扶梯,就可使该电动扶梯的厚度较薄。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一视图,它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电动扶梯的全部结构;图2是一视图,它示出了踏级的结构;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上地面平坦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线IV-IV截取的从上侧看的上地面平坦部分的平面图;图5是一视图,它示出了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动扶梯的上地面平坦部分中的链条8和踏级前轮23的旋转轨迹;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地面平坦部分的放大的视图;图7是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电动扶梯的上地面平坦部分中的一链条8和踏级前轮23的旋转轨迹;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上地面平坦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图9是一前轮导轨在反向部分的结构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至4说明本专利技术电动扶梯的与一般电动扶梯共同具有的结构。电动扶梯装置1有多个无端部地不断循环相连、移动的踏级2和在上地面31与下地面32之间运送乘客。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设置一扶手4和一支承扶手4的栏杆41。踏级2、扶手4、栏杆41等等由一主支架5支承,主支架5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房屋侧上的上地面31和下地面32。电动扶梯装置1包括一乘客可乘上乘下的上地面平坦部分11和一下地面平坦部分12,以及一连接上下地面平坦部分和运送乘客的倾斜部分13。在上地面平坦部分的上地面机器室6中,设置一驱动机器61去驱动一驱动链轮62。另一方面,在下地面平坦部分12的下地面机器室7中,安装一从动链轮71。一无端部链条8绕在上驱动链轮62和下从动链轮71上并在两者之间延伸,链条8在电动扶梯端部可反向。上述的多个踏级2连接于链条8。如图2所示,每一踏级2由一踏板21、一梯级竖板22、一前轮23和一后轮24构成。此时,踏级2的踏板21在运转方向的长度Ls此后称为踏板21的长度,从后轮踏板面24至梯级竖板22顶部的尺寸定为最大厚度hs,从踏板21至后轮在高度方向的尺寸hh此后称为踏级2的高度。其次,结合图3和4说明在上地面平坦部分11中的踏级2和链条8的结构。图3是图1中的上地面平坦部分的剖视图,左右结构是对称的,因此,只对左上半部分的一些部件进行说明。踏级2有一前轮轴231和一后轮轴241。前轮轴231和后轮轴241分别设置有一对前轮23和一对后轮24。前轮23设置在比后轮24更为外侧些(在图3的左右端侧),而且沿踏级2的前进行程在比后轮24更为上侧些。前轮轴231也连接于链条8,使踏级2根据链条8的移动而移动。如图4所示,踏级前轮23在设置在后轮24外侧的前轮导轨91上滚动。此外,后轮24在设置在链条8内侧的后轮导轨92上滚动。另外,图1所示的电动扶梯的厚度H取决于在电动扶梯每一端的踏级旋转的直径。即电动扶梯厚度H由链轮直径、绕链轮循环以及可反向旋转的踏级2的外周轨迹和在其上下部分的安全距离构成。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扶梯厚度H做成较小的一个实施例。图5是一在电动扶梯装置1的反向部分14(参阅图1)中链条8和诸踏级2的大致结构视图,图6是一描述链条8的移动轨迹8a和前轮23的运行轨迹23a的视图。在图5和6中,围绕驱动链轮62的链条8由多个链环81构成。每一链环81有两个销孔82、83和插入销孔的链环销84,使相邻链环彼此相连。因此,两销孔之间的距离是链条的一个链节的长度P。链节长度P是将相邻踏级的前轮轴之间的距离除以这两前轮轴之间的节数得出的。一般而言,前轮之间的链节数量是偶数,因为链条具有若干以外侧、内侧、外侧……的顺序交替连接的不同结构的链环(参阅图4),同时要求将诸前轮连接到相同结构的链环上。因此,例如,需要诸如4、6、8、10、12等等的偶数节链环。但是,在前轮轴之间采用4节的情况下,每一节的间隔较大,因而在反向部分不可能有平稳的移动,当在前轮轴之间采用10或12节时,每一节的间隔较短,因而链轮的链条与齿之间的匹配强度变弱。因此,将前轮轴之间的链条定为6或8节是较理想的。下面将要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前轮轴之间的链节数量为6节。并将说明其理由。由于驱动链轮的齿数是根据前轮轴之间的链节数量的倍数决定的,所以,当采用6节时,驱动链轮的齿数为12、18、24或30,采用8节时,齿数为16、24、32或40。下面将说明驱动链轮的齿数是根据前轮轴之间的节数的倍数决定的理由。尽管没有示出,在一传统链条中,链条与前轮轴之间的连接部分其轨迹与链条的移动轨迹相同,因此,对于一传统驱动链轮,为了使齿与连接部分匹配,以防与连接部分发生干扰,需要特定的齿(此后称为特定齿)。为了使连接于前轮轴的链环与上述的特定齿啮合,每6个齿或每8个齿中应该有一个这样的特定齿。因此,驱动链轮的齿数是根据前轮轴的链节数量的倍数决定的,如上所述,当采用6节时,驱动链轮的齿数为12、18、24或30,采用8节时,齿数为16、24、32或4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驱动链轮的齿数为18和前轮轴之间的链节为6节的组合。下面将对采用这种组合的理由作解释。首先,当驱动链轮的齿数为24或更多时,该链轮的直径变大,尽管该驱动链轮的直径仍比传统驱动链轮的直径小,但不可能使电动扶梯厚度达到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目的。此外,当在6节的情况下采用12齿,在8节的情况下采用16齿时,驱动链轮的直径太小(极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电动扶梯装置,它包括:一在两端部可沿一方向翻转的无端部件;多个踏级,每一个具有一踏板和一梯级竖板以及一前轮及一后轮,踏级连接于所述无端部件从而可在所述两端部反向;以及驱动所述踏级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端部分设置一装置,该装置延伸在所述相邻两踏级的连接部分之间的直线距离,该距离原来由于在所述两端部分所述无端部件画出一圆弧而要被缩短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津宫博文小嶋和平斋藤忠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