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29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被设置成在升降通道(18)中,由吊索(5)悬吊的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物(12)通过卷扬机(10)驱动,其中,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1)上部的吊轮(8)、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1)上部或侧部的吊索固定部分(4)、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物(12)上的吊轮(13)以及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物(12)上部的吊索固定部分(15),所述卷扬机(10)的铅垂投影位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铅垂投影与所述升降通道墙壁(18)的铅垂投影之间。这样,节省了升降通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物沿着升降通道内的导轨移动。
技术介绍
作为在先技术,以3∶1吊索卷绕方式悬吊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物的电梯装置已经公开。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一种电梯装置,其与传统的2∶1吊索卷绕方式相比,作用在吊索上的张力缩小为三分之二,作用在驱动装置上的卷扬力矩降低,其结果,能够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特开2004-83231号(段落编号0023、图1等)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中,驱动装置的铅垂投影被设置成与电梯轿厢的铅垂投影相重叠。因此,卷扬机需要设置在高处,以避免其与电梯轿厢发生接触,其结果,无法节省升降通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节省了升降通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被设置成在升降通道中,由吊索悬吊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物通过卷扬机驱动,其中,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部的吊轮、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部或侧部的吊索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物上部的吊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物上部的吊索固定部分,所述卷扬机的铅垂投影位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铅垂投影与所述升降通道墙壁的铅垂投影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节省了升降通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4为第二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6为第三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8为第四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9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10为第五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1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12为第六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1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的卷绕方法的图。图14为第七实施例中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图中1-电梯轿厢,2-电梯轿厢门,3-轿厢上部框架,4、15、19-吊索固定部分,5-吊索,6-吊索引导装置,7a、7b-第一转向滑轮,8、8a、13、13a-吊轮,9a、9b、9c-第二转向滑轮,10-卷扬机,11-驱动绳轮,12-平衡重物,14-第三转向滑轮,16a、16b-轿厢导轨,17a、17b-平衡重物导轨,18-升降通道墙壁,20-第四转向滑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5的卷绕方法的图。图2为本实施例电梯装置的升降通道的俯视剖面图。在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电梯轿厢1被设置成沿着电梯轿厢导轨16a、16b升降,而平衡重物12被设置成沿着平衡重物导轨17a、17b升降。并且,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物12由吊索5悬吊,并且通过卷扬机10驱动。而且,电梯轿厢1的顶棚部分中安装有轿厢上部框架3,吊索固定部分4以及吊轮8安装在该轿厢上部框架3上。此外,平衡重物12的上部也安装有吊索固定部分15以及吊轮13。并且,吊索固定部分4、15具有吸收吊索被拉长部分的功能。并且,升降通道的上部设置了相互的铅垂投影大致平行的由二个转向滑轮组成的第一转向滑轮7a和7b、相互的铅垂投影大致平行的由二个转向滑轮组成的第二转向滑轮9a和9b、以及第三转向滑轮14。其中,第一转向滑轮7a和7b、吊轮8以及卷扬机10的驱动绳轮11的铅垂投影被设置成与第三转向滑轮14的铅垂投影大致相互垂直。此外,第二转向滑轮9a和9b的铅垂投影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一转向滑轮7a等的铅垂投影倾斜,并且相对于第三转向滑轮14的铅垂投影倾斜。而且,各个转向滑轮均设置在比电梯轿厢1的顶棚部分高的场所。而且,吊索固定部分4、转向滑轮7a、7b以及吊轮8的位置,由于在图2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了调节空间,所以可以变化,从而在安装作业时可调整电梯轿厢1的悬吊状态。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的吊索5的缠绕方法进行说明。原则上,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采用3∶1的吊索缠绕方式,通过吊索固定部分4、15以及吊轮8、13来悬吊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物12。其具体方法如图1所示,首先,吊索5的一端被固定在电梯轿厢1上部的吊索固定部分4上,而另一端从该吊索固定部分4朝上方延伸,经过第一转向滑轮7a后大致水平延伸到达另一个第一转向滑轮7b,并经过该第一转向滑轮7b转向而朝向下方延伸。并且,该吊索5的该另一端经过电梯轿厢1上部的吊轮8后转向朝上方延伸而卷绕在第二转向滑轮9a的上部,之后卷绕在另一个第二转向滑轮9b的下部,之后卷绕在卷扬机10的驱动绳轮11上并且被转向而朝下方延伸。之后,该吊索5的该另一端经过平衡重物12上部的吊轮13后转向朝上方延伸,经过第三转向滑轮14后到达平衡重物12上部的吊索固定部分15,并且被固定在该吊索固定部分15上。而且,卷扬机10的铅垂投影被设置成位于电梯轿厢1的铅垂投影与升降通道墙壁18的铅垂投影之间。因此,没有必要在高度方向上设置用于避免卷扬机10和电梯轿厢1之间发生冲突的空间,所以能够节省升降通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此外,由于卷扬机10采用纵长型的卷扬机,所以,即使该驱动绳轮11的铅垂投影与电梯轿厢1的深度方向大致垂直,也能够将卷扬机10设置在电梯轿厢1左侧部的有限空间内。其中,所谓纵长型的卷扬机10指卷扬机10轴方向的长度大于卷扬机10驱动绳轮11的直径。而且,所谓电梯轿厢1的深度方向指与电梯轿厢门2垂直的方向,所谓电梯轿厢1的左侧部指从电梯门厅看位于电椅轿厢1左侧的部分。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平衡重物12也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部,而纵长型的卷扬机10则设置在该平衡重物的12的上方。即,由于卷扬机10的铅垂投影与平衡重物12的铅垂投影相重叠,所以能够缩小升降通道的而积。此外,由于卷扬机10重心的铅垂投影位于平衡重物12的一对导轨17a、17b的铅垂投影之间附近的位置上,所以,通过未图示的支撑部件,能够以平衡重物12的一对导轨17a、17b来支撑卷扬机10的负载。根据上述的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3∶1的吊索缠绕方式,悬垂负载由三根吊索分担,从而降低了作用于转向滑轮的垂直负载,因此可以采用力矩较小的卷扬机10。即,由于能够实现电梯装置强度部件和卷扬机10等的小型化,所以具有能够节省升降通道空间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第二转向滑轮9a、9b,使卷扬机10的位置调节成为可能。具体来说,能够将卷扬机10设置成使卷扬机10的铅垂投影位于电梯轿厢1的铅垂投影与升降通道墙壁18的铅垂投影之间。而且,由于卷扬机10的铅垂投影不与电梯轿厢1的铅垂投影相重叠,所以电梯轿厢1能够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其结果,能够节省升降通道上部的空间。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平衡重物12和卷扬机10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部,所以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需要将电梯轿厢1深度方向的尺寸尽可能设定得大一点的场合。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吊索5的卷绕方法的图。图4为本实施例电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在升降通道中,由吊索悬吊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物通过卷扬机驱动,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部的吊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物上部的吊轮,所述卷扬机的铅垂投影位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铅垂投影与所述升降通道墙壁的铅垂投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谷知文富田正道藤野笃哉荒堀升早野富夫松浦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