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0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设备,该乘客输送设备在乘客步入时,不会给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觉。该乘客输送设备具备:环状连接以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5)、与该梯级(5)同步移动并由栏杆构件引导的移动扶手(7)、检测是否有乘客步入的乘客检测装置(15)、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梯级(5)和所述移动扶手(7)的电动机(12A)的驱动装置(12)、经由该驱动装置(12)改变所述梯级(5)和所述移动扶手(7)的移动速度的倒相器装置(30)以及控制装置(40),其中,在由所述乘客检测装置(15)检测到乘客后到该乘客步入所述梯级(5)之前的期间内加速的加速度(α100A)被设定成大于乘客步入时加速的加速度(α100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等乘客输送设备,尤其涉及能够根据有无乘客而进行自动运行控制的自动运行方式的乘客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在先技术,例如在日本国第2569242号专利技术专利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根据有无乘客步入而进行自动运行控制的乘客输送设备,该乘客输送设备采用了自动运行方式,其中,在与入口间隔的位置上设置了检测有无乘客通过的第一检测装置,在入口的附近设置了第二检测装置,同时,在出口的附近设置了检测有无乘客通过的第三检测装置,并且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开始乘客输送设备的运行,根据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使运行持续规定的时间,通过第三检测装置使运行停止。此外,近年来,随着倒相器(inverter)技术的普及,由于作为倒相器控制所具有的特征,速度控制平稳,安静的起动停止以及频繁的起动停止对设备造成的损耗小等优点,该倒相器技术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能够根据有无乘客而进行运行控制的乘客输送设备中也得到了应用。可是,在上述在先技术中,虽然能够通过倒相器控制实现平稳和安静的起动,但由于起动开始后,至达到额定速度所需的时间长,所以在乘客步入时,由于起动后时间不长,所以速度很慢,还不到额定速度的一半,从而存在乘客步入时的速度过低,会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设备,该乘客输送设备在乘客步入时不会给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输送设备具备环状连接以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与该梯级同步移动并由栏杆构件引导的移动扶手、检测是否有乘客步入的乘客检测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梯级和所述移动扶手的电动机的驱动装置、经由该驱动装置改变所述梯级和所述移动扶手的移动速度的倒相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该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在由所述乘客检测装置检测到乘客后到该乘客步入所述梯级之前的期间内加速的加速度被设定成大于乘客步入时加速的加速度。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能够在乘客乘入之前,将乘客输送设备的速度提高到额定速度或者接近额定速度的水平,从而不会给步入的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一种乘客输送设备,该乘客输送设备能够在乘客乘入之前,将乘客输送设备的速度提高到额定速度或者接近额定速度的水平,从而不会给步入的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客输送设备的一实施方式应用于自动扶梯时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自动扶梯的速度特性的例示图。图3是图1所示自动扶梯的速度特性的另一例示图。图中,1—自动扶梯;2—上层楼板;3—下层楼板;4—框体;5—梯级;6—栏杆;7—移动扶手;12—驱动装置;12A—电动机;12B—编码器;15—乘客检测装置;15A—检测器;20—商用电源;30—倒相器装置;40—控制装置;100、200—速度曲线;α100A、α100B、α200—加速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输送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客输送设备的一实施方式应用于自动扶梯时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自动扶梯的速度特性的例示图,图3是图1所示自动扶梯的速度特性的另一例示图。一般来说,自动扶梯1具有跨越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3而得到支撑的框体4、上表面具有踏板的梯级5、竖立设置在梯级5的移动方向两侧的栏杆6、由该栏杆6的周缘引导而移动的移动扶手7以及供步入或步出所述梯级用的出入口地板8A、8B。所述多个梯级5通过梯级链条9被连接成环状,由设置在所述框体4上的未图示的导轨引导而进行循环移动。并且,所述梯级链条9卷绕在驱动链轮10和从动链轮11上,其中,所述驱动链轮10轴支承在所述框体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而所述从动链轮11轴支承在所述框体4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驱动链轮10由设置在附近的驱动装置12驱动,而所述移动扶手7依靠驱动装置12的动力与梯级5同步地被驱动。以下,以上行运行为例进行说明。在下层楼板3的出入口地板8A附近,在距离出入口地板8A的端部(在上层楼板侧时为梯级5的步入位置)的距离为L的位置上设置检测有无乘客通过的乘客检测装置15。乘客检测装置15中安装了用于检测乘客的检测器15A。所述驱动装置12中安装了电动机12A和用于掌握电动机12A旋转状态的编码器12B。由商用电源20通过倒相器装置30向电动机12A提供用于驱动的电力。倒相器装置30基于商用电源20,并通过自动扶梯控制装置40的控制信号使供应给电动机12A的电力接通或者断开,并且改变供应电力的频率,通过对电动机12A的旋转进行控制,改变自动扶手的速度,调速。另外,所述编码器12B不断地将电动机12A的旋转状态作为数据送入控制装置40,并且监视控制装置40的控制内容是否通过倒相器装置在电动机12A的控制上得到了正确的反映。在上述结构中,乘客通过乘客检测装置15的检测器15A处步入自动扶梯时,检测器15A将乘客已经通过的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立刻向倒相器装置30发送电力供应指令,倒相器装置30在向电动机12A供应电力的同时,通过频率控制,使得速度曲线成为图2实线所示的速度曲线100。在图2中,横轴的时间T1表示检测器15A检测到有乘客通过后使自动扶手开始起动的时间,从该时间开始,通过倒相器装置30,以速度曲线100所示的加速度α100A实施加速直至时间T2,使得速度达到速度V2。之后,以小于加速度α100A的加速度α100B实施加速,一直到达到额定速度为止,达到额定速度时的时间以T4表示。至今为止,为了确保乘客即使在加速中步入也不至于摔倒,在实际中均采用了速度曲线300,在速度曲线300中,如图2的虚线所示,采用了缓慢的加速度α300(一般大约为0.1m/S2的加速度)。为此,从T1的起动开始,至达到额定速度所需的时间为T5(在加速度为0.1m/S2时,到达通常的额定速度30m/分钟=0.5m/S需要5秒)。另一方面,乘客通过检测器15A后,到步入梯级5为止,其所需的时间T3取决于检测器15A与所述出入口地板8A的端部之间的距离L,该距离L一般为2.5m左右,如果乘客以一般的步行速度1.25m/S步行的话,大约在2秒钟之后步入梯级5。因此,此时的自动扶梯的速度V1如果以0.1m/S2的加速度α300设定,则为0.2m/S,相当于额定速度0.5m/S的40%。而在实际中,由于从检测器15A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40,然后由倒相器装置30进行控制,最后到电动机12A起动,期间还会发生一定的时间延迟,所以实际的速度比上述速度还要慢一点。因此,乘客步入时的速度还不到额定速度的40%,由于速度慢,所以存在会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与此相比,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图2的实线所示的速度曲线100,以大于以往技术中的加速度α100A进行加速,以便在乘客乘入梯级5之前,即在时间T2为止的期间内达到接近额定速度的速度V2,并且在之后以不至于导致步入的乘客摔倒的加速度α100B进行加速,直到达到额定速度。由此,达到额定速度的时间T4,与在先技术的T5相比,得到了大幅度的缩短,乘客步入时的速度也已经接近额定速度,所以不会给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并且,从实验的结果知道,较大的加速度α100A优选设定成0.4~0.7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具备:环状连接以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与该梯级同步移动并由栏杆构件引导的移动扶手、检测是否有乘客步入的乘客检测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梯级和所述移动扶手的电动机的驱动装置、经由该驱动装置改变所述梯级和所述移动扶手的移动速度的倒相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该乘客输送设备的特征在于,由所述乘客检测装置检测到乘客后,在该乘客步入所述梯级之前的期间内加速的加速度被设定成大于乘客步入时加速的加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上充小岛和平斋藤忠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