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驱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88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驱动带装置,即使在带和带轮相互间附着油或水,也能提高静止保持能力,以维持轿箱的停止状态。具体地讲,在多个带轮(1、2、3)上架设带(4),通过带轮(1、2、3)的旋转使带(4)旋转,带(4)上的至少与驱动带轮(1)接触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设定在0.6~3.0,所述接触面由硬度(IRHD)为65~95,且滑动磨损(ISO547-1-1999条件:磨损轮H18、负荷1kg、1000圈)为5~300mm3的耐磨的橡胶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驱动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了新式电梯驱动装置,并申请了专利(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电梯驱动装置9,如图10所示,电梯绳索92被缠挂在滑轮93上,电梯绳索92的一端安装电梯的轿箱90、另一端安装平衡配重91,使通过多个平带轮94架设的电梯驱动用的带95,压接在卷装在所述滑轮93上的电梯绳索92的圆弧状区域,通过电机旋转驱动所述平带轮94中的一个,使轿箱90升降。如此方式的电梯驱动装置,具有带95的旋转驱动源即电机可以采用比较小型的等优点。但是,在所述电梯驱动装置9中,如果在带95上或架设带95的平带轮94上附着油或水,其相互间的摩擦系数就会降低,静止保持能力下降。在所述静止保持能力严重下降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不能使滑轮93的旋转静止,轿箱不能维持停止的状态的极不希望的状态。专利文献1特开2003-2525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驱动带装置,即使在带和带轮相互间附着油或水,也可提高静止保持能力,以维持轿箱的停止状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多个带轮上架设带,通过带轮的旋转使带旋转的电梯驱动带装置,其中,所述带,至少与驱动带轮接触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设定在0.6~3.0,带的所述接触面由硬度(IRHD)为65~95、且滑动磨损(ISO 547-1-1999条件磨损轮H18、负荷1kg、1000圈)为5~300mm3的耐磨的橡胶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驱动带装置中,由于按如上所述设定带和带轮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橡胶层的硬度及滑动磨损,所以能够防止带上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的磨损,同时提高带和带轮相互间的静止保持能力。因此,即使在带和平带轮相互间附着油或水,也能够维持轿箱的停止状态。优选,所述带轮,由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构成,至少在驱动带轮的周面,实施滚花纹相对于该带轮的圆周方向正交或倾斜的滚花加工。优选通过滚花加工形成的滚花纹的模数为0.2~0.5mm。另外,优选所述滚花纹相对于带轮的圆周方向按30°~45°的角度形成。如上所述,如果对带轮的周面实施滚花加工,通过使带咬入刻在带轮上的滚花纹中,可提高静止保持能力,此外即使在带或带轮上附着油或水等,由于所述的油或水可在滚花槽排出,所以提高静止保持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驱动带装置中,优选,形成带上的与带轮的接触面的橡胶,是复合从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聚丁橡胶、乙烯丙烯双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及天然橡胶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橡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驱动带装置,由于提高静止保持能力,所以即使在带或带轮相互间附着油或水,也能够维持轿箱的停止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驱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在电梯驱动装置的驱动带周面上形成的滚花加工的一例,其中,(a)是表示平纹样式的滚花纹的示意图,(b)是表示网纹样式的滚花纹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电梯驱动装置的带轮和带的关系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电梯驱动装置的滑轮、带轮、带的关系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带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带的设置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带的设置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带背面的磨损量测定所用的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以往的电梯驱动带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驱动带轮,2-从动带轮,3-从动带轮,4-带,5-滑轮,6-电梯绳索,7-轿箱,8-平衡配重,10-带轮主体,12-周面,13-滚花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5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驱动带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电梯驱动带装置20,电梯绳索6被缠挂在滑轮5上,电梯绳索6一端安装有电梯的轿箱7、另一端安装有平衡配重8,使通过驱动带轮1及从动带轮2架设的带4压接在卷装在该滑轮5上的电梯绳索6的圆弧状区域,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驱动带轮1旋转,使轿箱7升降。驱动带轮1,如图2(a)、(b)所示,在带轮主体10的周面12上形成滚花纹13。该滚花纹13相对于带轮主体10的周面12的圆周方向倾斜(例如图2(a)、(b)所示的角度α为30°~45°)刻设。滚花纹13的模数为0.2~1.0mm,优选为0.3~0.5mm。模数,从式m=t/π(其中,m表示模数,t表示滚花纹13的节距。π为圆周率)求出(JIS B 0951)。模数一般表示节距的大小,值越大节距也越大。另外,滚花纹13也可以与所述圆周方向正交,一般只要α在30°~90°的范围就可以。但是,在图2所示的网纹的滚花纹13中,α低于90°。从动带轮2、3,与所述驱动带轮1相同,但直径、宽度等也可以与驱动带轮1不同。从动带轮2、3也可以实施与驱动带轮1同样的滚花加工,或不实施滚花加工。带4,与驱动带轮1的接触面(相当于带4的背面。)的摩擦系数设定在0.6~0.3。此外,带4,与从动带轮2、3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设定在0.4~3.0。带4的所述接触面,由耐磨的橡胶材构成,硬度(IRHDInternationalRubber Hardness Degree,国际橡胶硬度)为65~95,且滑动磨损(taberwear)为5~300mm3。滑动磨损,是基于ISO547-1-1999中的标准,通过使磨损轮H18以负荷1kg旋转1000圈后测定的磨损。磨损轮“H18”是表示JIS K 6264(ISO547-1-1999)中规定的磨损轮的标号。如图3所示,带4是通过一体叠层氯丁二烯制的橡胶层41、聚酰胺制的帆布(织布)42、氯丁橡胶制的薄橡胶层43、在氯丁二烯制的橡胶层中埋设芳香族聚酰胺丝而成的埋丝层44、聚酰胺制的帆布(织布)45、氯丁二烯制的薄橡胶层46而成的环形带。在与滑轮5对向或接触的面上,形成嵌入电梯绳索6的多个环形槽40。作为橡胶层41、43、46的材料,除上述氯丁橡胶以外,也可以使用复合了从聚氨酯橡胶(例如mirable urethane rubber)、丁腈橡胶、聚丁橡胶、乙烯丙烯双烯橡胶(EPDM)、氢化丁腈橡胶(H-NBR)、丁苯橡胶及天然橡胶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橡胶。另外,也能够用上述橡胶材只构成所述橡胶层4中的至少与驱动带轮1及从动带轮2、3的接触面的部分,即只构成橡胶层46。此外,所谓复合2种以上的橡胶,指的是混合或叠层。为了将带4和驱动带轮1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设定在0.6~3.0,例如,只要调整滚花纹的数量或深度、角度(α)等就可以。此外,为了调整带4和未实施滚花加工的从动带轮2、3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例如只要变更带轮表面的材质(例如聚氨酯树脂等)、表面粗度等就可以。摩擦系数,能够用所谓的带移动法或带轮旋转法测定。在带移动法中,如图4所示,固定带轮1、2或3使之不旋转,从利用安装在架设在该带轮上的带4的一端上的重锤10的张力Ts(Tension of slack side)、及带4向箭头12的方向移动时测力传感器11示出的拉伸张力Tt(Tension of tightside),由下式求出摩擦系数。优选,带4的移动速度为30mm/秒左右。μ=ln(Tt/Ts)θ]]>Tt通过测力传感器11测定的张力(N)Ts安装在带轮4的一端上的重锤形成的张力(N)μ带和带轮间的表观的摩擦系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驱动带装置,在多个带轮上架设带,通过带轮的旋转使带旋转,其中:所述带,至少与驱动带轮接触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设定在0.6~3.0,所述接触面由硬度(IRHD)为65~95、且滑动磨损(ISO547-1-1999条件:磨损轮H18、负荷1kg、1000圈)为5~300mm↑[3]的耐磨的橡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浅一幸石切山靖顺和气厚仁
申请(专利权)人:新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