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单宁酸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911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宁酸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运用了整合了带有GFP报告基因的HIV-1的Jurkat潜伏感染细胞系,通过高通量筛选成药库证实单宁酸具有激活HIV-1潜伏的作用,导致筛选系统中GFP表达量将上调。并且进一步通过在J-Lat等多个HIV-1潜伏感染的细胞模型克隆株中的实验证实,该药物的确存在良好的激活HIV-1潜伏的作用。经实验证明,单宁酸在J-Lat细胞中的EC50为46.63μM,具有较好的HIV-1潜伏感染的激活效果,单宁酸在HIV-1潜伏感染的激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和开发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的新应用,特别涉及单宁酸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HIV-1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它通过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最终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产生。该病毒最初发现于1981年,在此之后的三十余年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对该病毒控制及清除,从而达到艾滋病的治愈。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为简称HAART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将病人外周血中的病毒载量控制到较低的水平。但是目前的通用治疗方法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毒,并不能有效的清除。究其原因是因为HIV-1可潜伏在细胞内形成HIV-1储藏库,常规药物不能影响这些储藏库,并且病人一旦停止治疗,它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激活,从而导致病情反复。综上所述,HIV-1储藏库的存在已成为HIV-1治愈的巨大障碍,如何有效的清除HIV-1储藏库是目前HIV-1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当今的主流方法“hockandkill”是采用先激活后杀灭的思路。因此,研发安全、高效的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单宁酸(TannicAcid),结构式为,在药典上又称鞣酸,属于水解类单宁,水解可得到棓酸和葡萄糖,是最早研究的单宁之一,具有很强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在医药、食品、日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现有研究未公开单宁酸具有激活HIV-1储藏库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单宁酸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实验数据显示,单宁酸具有良好的HIV-1潜伏激活能力。专利技术人采用本实验室构建的整合了表达GFP的全长HIV-1的Jurkat潜伏感染的细胞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含有1600种成药的成药库发现单宁酸能够有效地激活潜伏感染的HIV-1。进一步用多种J-Lat潜伏感染的细胞模型重复实验,发现单宁酸激活HIV-1潜伏感染的效果相对稳定。下一步我们将分别在人原代CD4+T细胞的HIV-1潜伏感染模型和病人的临床样本中分别验证单宁酸的激活效果。经实验证明,单宁酸在Jurkat细胞中的EC50为46.63μ6,具有较好的潜伏激活作用。单宁酸是已经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其毒性较低,安全性好,但目前尚未有人报道其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相关用途。本专利旨在为单宁酸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的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证明其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和开发意义。附图说明图1:本实验室的JurkatHIV-1潜伏感染细胞系的激活效果及单宁酸在该细胞系中对HIV-1潜伏感染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单宁酸在该系统中能够有效地激活潜伏的HIV-1。图2:单宁酸在不同的HIV-1潜伏感染细胞系模型J-Lat8.4及J-Lat10.6中能够有效地激活HIV-1。图3:使用目前常见的多种HIV-1潜伏感染的激活剂对比在它们各自在J-LatHIV-1潜伏感染细胞系中的激活效果。图4:使用目前常见的多种HIV-1潜伏感染的激活剂对比在它们各自在J-LatHIV-1潜伏感染细胞系中的激活效果。图5:单宁酸在J-LatHIV-1潜伏感染的细胞系中的EC50是46.63μg。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验一:JurkatHIV-1潜伏感染细胞系的构建及单宁酸在该系统中的激活效果。1.实验方法:1)取生长良好的人肾上细胞株239T细胞,接种于10cm平底板中。使用的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高糖DMEM,10%胎牛血清以及1%双抗,培养条件是5%二氧化碳、37℃;2)24h贴壁后,转染pNL4-3-转染件是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和VSV-G,如1)的条件继续培养;3)48h后,收取上清,使用PEG-6000离心浓缩病毒颗粒,使用ELISAP24试剂盒检测病毒P24;4)取生长良好的Jurkat细胞计数后,用3)中得到的病毒进行感染,病毒用量约为10ng/1g/到6细胞;(感染时使用促感染试剂polybrene);5)感染6h后换液,使用PBS清洗三次,弃上清,使用1640培养基(10%胎牛血清,1%双抗)培养,6)培养4-5天后,使用流式分选仪分选GFP-细胞,继续使用1640培养基培养;7)培养7天后,用TNF-;刺激分选后的细胞,浓度为10ng/ml。24h后,使用流式分选仪分选GFP+细胞,继续使用1640培养基培养;8)培养4weeks后,用TNF-e刺激分选后的细胞,浓度为10ng/ml。24h后,使用流式分选仪分选GFP+细胞,继续使用1640培养基培养;9)重复8)三次,此时使用TNF-此的激活,GFP+比例大概在25%左右,Jurkat潜伏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并可进行后续优化,其特点是该细胞模型是一个复合群,里面存在各种HIV-1整合位点;10)取生长良好的Jurkat潜伏细胞铺于96孔透明板中,每孔2透明板5细胞.分别加入单宁酸,终浓度50加入,对照使用DMSO。使用1640培养;11)培养24h,离心收取细胞,弃上清,使用PBS清洗一次,弃上清,然后用PBS重悬;12)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应细胞的GFP表达水平,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室构建的HIV-1潜伏感染模型,能够有效的被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TNF-α激活。使用单宁酸处理该模型,同样可以有效激活HIV-1潜伏感染细胞。实验二:单宁酸在HIV-1潜伏感染细胞模型J-Lat8.4及J-Lat10.6中的激活效应实验方法:1)分别取生长良好的J-Lat8.4及J-Lat10.6细胞铺于96孔透明板中,每孔2孔明板5细胞;分别加入单宁酸,终浓度50μ0,对照使用DMSO。使用的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1640培养基,10%胎牛血清以及1%双抗,培养条件是5%二氧化碳、37℃;2)培养24h,离心收取细胞,弃上清,使用PBS清洗一次,弃上清,然后用PBS重悬;3)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应细胞的GFP表达水平,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实验结果如图2和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目前多个广泛使用的HIV-1潜伏感染单克隆细胞模型,单宁酸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激活作用。实验三:不同的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在J-Lat细胞模型中的激活效果的对比实验方法:1)取生长良好的J-Lat细胞铺于24孔透明板中,每孔6透明板5细胞。分别加入单宁酸、SAHA、JQ1,对照使用DMSO。使用的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1640培养基,10%胎牛血清以及1%双抗,培养条件是5%二氧化碳、37℃;2)培养24h,离心收取细胞,弃上清,使用PBS清洗一次,弃上清,然后用PBS重悬;3)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应细胞的GFP表达水平,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已报道的能够有效激活HIV-1潜伏感染的化合物相比,单宁酸的激活效果良好。实验四:单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宁酸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单宁酸及其衍生物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宁酸及其衍生物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单宁酸的衍生物为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单宁酸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其钠、钾、钙、铁、亚铁、锌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单宁酸药学上可接受的酯为其乙酯、丁酯。
5.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其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灿灿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