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宏专利>正文

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30680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为冻干粉针剂,按重量份计,含有葡磷酰胺10~100份,环磷酰胺0.0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配液,无菌过滤、灌装,真空冻干,充氮气,胶塞密封、压盖等步骤。该组合物稳定性好,纯度高,副产物低,毒副作用小,用于临床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涉及葡磷酰胺组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胰腺有内分泌和外 分泌两种细胞,来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内分泌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叫外分泌癌,二者恶 性程度差异很大。内分泌癌临床比较少见,这种胰腺癌恶性程度不高,患者术后存活时间较 长。外分泌癌多数预后效果较差,临床上90~95%的外分泌癌是导管细胞来源的胰腺癌, 这种"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率低,疗效欠佳,预后差等特点,患者确诊后一 年死亡率高达95~98%。 葡磷酰胺是异磷酰胺氮芥(IPM)连接于P-D-葡萄糖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细胞毒 性烷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验和临床抗肿瘤活性。葡磷酰胺结构为: 葡磷酰胺极易溶于水和醇(彡200mg/mL),可溶于乙腈、丙酮,但不易溶于极性较 小的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酰酯,乙酸乙酯,己烷及植物油。对热很不稳定,因此该化合物通常 要在2-8°C冷藏保存。葡磷酰胺在水溶液条件下更不稳定,溶液放置24小时后效价损失超 过10%,降解生成无效的副产物。葡磷酰胺是一种新型细胞毒类药物,是由异磷酰胺氮芥与 0 -D-葡萄糖通过糖苷键相连而成。细胞对于葡磷酰胺的摄取是由一种钠依赖性葡萄糖跨 膜转运蛋白和其他可能的转运蛋白介导。对于肿瘤患者,癌细胞代谢率升高,葡萄糖跨膜转 运蛋白(GLUT)高度表达,从而使葡磷酰胺具有良好选择性。葡磷酰胺在钠依赖性的葡萄糖 跨膜转运蛋白SAATl的作用下转运进入肿瘤细胞,然后在葡萄糖苷酶作用下,释放异磷酰 胺氮芥而发挥抗胰腺癌的活性。 葡磷酰胺体内活性代谢物异磷酰胺氮芥(Palifosfamide)对肿瘤抑制作用是异 环磷酰胺{I&X? )的10-30倍。比环磷酰胺抗癌活性更强;与多柔比星联合用药比单用多 柔比星可使无进展生存期(PFS)由4. 4个月增加至7. 8个月,缓解率提高1.5倍。葡磷酰 胺与环磷酰胺相比,前者吸收好,肿瘤组织浓度高,对胰腺癌细胞有更强的细胞毒活性。原 因在于癌细胞要生存,需要依赖葡萄糖,而由于癌细胞消化葡萄糖所产生的能量不到普通 细胞的15%,需要通过负载更多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l)完成葡萄糖从细胞外转运到细 胞内的过程。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中葡萄糖转运体蛋白含量有很大悬殊,使得含有葡萄糖 基的葡磷酰胺比环磷酰胺在葡萄糖跨膜转运蛋白高表达的癌细胞中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任 何影响葡萄糖转运的因素都将影响葡磷酰胺的效应。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示大多胰 腺癌患者都有氟脱氧葡萄糖增加表达,这些发现也证实葡磷酰胺被胰腺癌细胞优先摄取, 产生药理学活性。不同的体外试验,包括荷瘤模型、毛细管琼脂模型,葡磷酰胺对动物和人 体肿瘤细胞(包括新移植的肿瘤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 在体内试验中,包括人体肿瘤细胞移植的裸鼠,葡磷酰胺对乳腺癌、小细胞癌、非 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及其它肿瘤细胞在抗肿瘤活性方面显剂量依赖性。鼠L1210\P-388 白血病及B16型黑素瘤模型能长期生存和治疗,葡磷酰胺提高了耐环磷酰胺P-388型白血 病动物的生存期。 与异环磷酰胺不同,葡磷酰胺在体外直接产生细胞毒性,这种细胞毒性能被跨膜 葡萄糖转运体抑制剂(如果树根皮精、根皮素)等调节,表明葡磷酰胺也是这种转运体的底 物。相应的,葡磷酰胺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取决于葡磷酰胺中P-D-葡磷酰胺异构体的浓 度,葡磷酰胺衍生物P-L-葡磷酰胺(D-23380)和a-D-葡磷酰胺是没有抗肿瘤活性的。正 常细胞及肿瘤细胞中葡萄糖转运体表达的不同,导致葡磷酰胺在抗肿瘤方面的选择性。 葡磷酰胺是异环磷酰胺的类似化合物,代谢产生异磷酰胺。与葡磷酰胺相比,异环 磷酰胺由初级代谢产物4-羟基异环磷酰胺代谢为环磷酰胺,而开环互变异构体4-羟基异 环磷酰胺自然消除会释放出有毒代谢产物丙烯醛。由于葡磷酰胺不经过4-羟基异环磷酰 胺代谢,因此不会产生丙烯醛。因此,葡磷酰胺的神经毒性和致出血性也将更低。 葡磷酰胺临床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肾毒性,对大鼠进行单次和重复给药后,葡磷 酰胺可诱导肾脏副作用。在1348或2697mg/kg的剂量下,分别单次静脉输注1小时或6小 时,经处理大鼠的肾脏中鉴别出多个目标:近曲小管(刷状缘酶丧失、尿磷排泄增加、血管 变性)、集合管(核固缩、摄入嗜酸性粒细胞、多核细胞、肥大/增生)、尿道上皮(肥大/增 生)和内髓部间隙(水肿)。肾毒性是阻碍葡磷酰胺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肾 小管酸中毒(类似于范可尼综合征),与血清肌酐增加和肌酐清除率(CrCl)下降有关,肾损 害严重者发展为肾衰竭、肾病综合。 显然葡磷酰胺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鉴于其仍存在严重的肾脏 毒性,虽然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研发人员经历了多年的创造性工作,但目前国内外尚 未有产品能够通过相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尚达不到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技 术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1)用于临床胰腺癌 治疗高度选择性的葡萄糖偶联药物,具体为葡磷酰胺。2)具有抵抗肾毒性的肿瘤抑制药剂, 具体为环磷酰胺。 本专利技术为胰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使葡磷酰胺作 为优良的抗胰腺癌药物能够在临床推广应用,为胰腺癌患者带来福音。所述抗肿瘤的药物 组合物具体为含有葡磷酰胺和环磷酰胺的药物组合物。葡磷酰胺与环磷酰胺均为抗肿瘤 药物,葡磷酰胺比环磷酰胺具有更强的抗胰腺癌活性。一方面,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惊喜的发 现,将葡磷酰胺与环磷酰胺合用,会产生更好的细胞毒效果,这是由于两者合用产生协同效 果造成的。葡磷酰胺衍生物包括P-D-葡磷酰胺、P-L-葡磷酰胺及a-D-葡磷酰胺,其中 0 -L-葡磷酰胺及a-D-葡磷酰胺是没有抗肿瘤活性的,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取决于葡磷酰 胺中-D-葡磷酰胺异构体的浓度,-D-葡磷酰胺在大多数的生物样品中较稳定,但在小 肠、胰腺和尿样等中不稳定,降解半衰期分别为I.lh、14. 4h和15.lh。血药浓度分析显示, 单独应用葡磷酰胺后血液中P-L-葡磷酰胺或a-D-葡磷酰胺浓度明显高于应用本专利技术所 述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可能是环磷酰胺能够抑制P-D-葡磷酰胺的构型转化。另一方面, 环磷酰胺(CTX)做为广谱抗肿瘤药物,同时也作为治疗难治性肾病的首选药物,对于胰腺 癌患者,胰腺功能本身分解糖原释放能量的作用显著减弱,如果肾功能损害严重,排泄系统 处于紊乱状态,将会加速病人的病情。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环磷酰胺与葡磷酰胺联合 应用协同抑制癌细胞同时,参考药代与药动学确定给药方案,小剂量的环磷酰胺还能够预 防肾损害的发生,降低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了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完全缓解率。研究显 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葡磷酰胺在相同剂量下肾毒性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有利于 临床根据患者病情提高临床剂量,增强抗癌效果,在降低毒性的作用下,呈现治疗作用的协 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葡磷酰胺和环磷酰胺。 具体地说,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含有葡磷酰胺1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CN105030798.html" title="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含有葡磷酰胺10~100份,环磷酰胺0.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红李宏岳昌林于自勋潘自国陈应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宏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