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875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在电梯(10)侧设置1次诊断装置(20),在监视中心(31)侧设置2次诊断装置(30)。在1次诊断装置(20),一边收集各设备的数据,一边检测异常的征兆。然后,将各设备的数据定期发送给监视中心(31),并且对于检测到异常的征兆的设备,立即报告该情况而发送数据。在2次诊断装置(30),将各设备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34)中,根据该数据的履历预测各设备的故障时期。如果有接近故障时期的设备,则使维修人员到现场,在直到下次维修检查时不会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不使维修人员到现场地进行对应处理,从而减轻维修人员到现场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诊断电梯的门、曳引机等各设备的异常的异常诊断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纵向的交通设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产生故障等而不能使用 时,会给客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 一直监视电梯的状态、防止故障于 未然变得很重要。以往,作为进行电梯的状态监视的装置,有例如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 电梯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由电梯控制装置和管理部(监视中心)构成。 在电梯控制装置侧,设有检查电梯的异常的检查装置。在管理部侧,设有 收集处理来自该检查装置的数据的功能。专利文献l:专利第301693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l的电梯的管理系统中,在收集各设备的数 据时,仅通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来检测异常的有无。因此,有时候 即使还没有出现故障的设备,也由于与阔值相比较而判定为异常。在判定 为异常时,需要进行现场的检查作业,维修人员到现场的次数增加。此时, 如果提高阈值,虽然能够减少维修人员到现场的次数,但会有由于设备的 状态而产生故障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异常 诊断系统,其在较早的阶段预测出现故障的时期,由此能够在下次的维修检查时进行对应处理,能够防止故障于未然,并且尽力抑制维修人员到现 场的次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梯的控制盘的1次诊断装置和设置在经由网络连接在该1次诊断装置上的监视中心的2次 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次诊断装置具备数据收集部,其定期从 所述控制盘收集作为监视对象的各设备的数据;储存部,其储存由该数据 收集部收集的各i殳备的数椐;第l诊断部,其根据储存在该储存部中的各 设备的数据检测异常的征兆;和通信部,其将所述各设备的数据定期发送 到所述监视中心,并且在由所迷第1诊断部检测到异常的征兆时,立即将 包括该检测到异常的征兆的诊断结果在内的该设备的数据进行发送;所述 2次诊断装置具备通信部,其接收来自所述1次诊断装置的有关各设备 的数据;数据库,其保存由该通信部接收的各设备的数据;第2诊断部,化,预测出现故障的时期;和故障处理部,其对于由该第2诊断部判断为 接近故障时期的设备,进行预定的对应处理。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的结 构的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异常诊断系统的1次诊断装置侧的处理动 作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异常诊断系统的2次诊断装置侧的处理动 作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异常诊断系统的1次诊断装置中的 周期表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异常诊断系统的1次诊断装置中的 基准值表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异常诊断系统的2次诊断装置中的 数据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以该实施方式中的门的开闭时间为例时的故障预测结果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的结 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笫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的结 构的图。在电梯10的主曳引绳11的一端连结有轿厢12,在另一端连结有配重 13。在驱动戈引机14时,轿厢12与配重13经由巻绕在该曳引机14上的 主曳引绳ll而在升降路内吊桶式地移动。轿厢12的运行控制通过设置在机械室等处的控制盘15进行。控制盘 15由具有CPU (中央处理单元)、ROM (只读存储器)、RAM (随机存 储器)等的通用的计算机构成。另外,在该轿厢12的下端安装有引线16。 轿厢12与控制盘15之间的控制信号的传送、相对于轿厢12的电源供给等 经由该引线16进行。在这里,在本系统中,具备1次诊断装置20和2次诊断装置30,形 成为以2个阶段进行电梯10的异常诊断的结构。1次诊断装置20作为"简易诊断装置"而使用,具有对电梯10的各 设备检测异常的征兆的功能。该1次诊断装置20设置在电梯10的控制盘 15,包括数据收集部21、储存部22、诊断部23、通信部24。数据收集部21从控制盘15收集作为监视对象的各设备的数据。储存 部22储存由数据收集部21收集的各设备的数据。诊断部23是进行1次诊 断处理的部分,相对于储存在储存部22中的各设备的数据,分别与预先设 定的基准值相比较,由此检测异常的征兆。通信部24是与2次诊断装置30之间进行通信处理的部分,将由数据收集部21收集的各设备的数据定 期发送到监视中心31,并且在由诊断部23检测到异常的征兆时,立即将 包括该检测到异常的征兆的诊断结果在内的该设备的数据进行发送。另一方面,2次诊断装置30作为"异常诊断装置"而使用,具有对于 由1次诊断装置20检测到异常的征兆的设备预测故障时期的功能。该2 次诊断装置30被i殳置在监视中心31。监视中心31存在于远程处,经由网络40远程监视电梯10的运转状态。 另外,在图l的例子中,仅表示出1台电梯10,但实际上经由网络40在 监视中心31上连接有存在于各地的多台电梯。监视中心31 —直监视这些 电梯的运转状态,在检测出任何的异常时向该现场派遣维修人员。设置在该监视中心31的2次诊断装置30,包括通信部32、诊断部33、 数据库34和故障处理部35。通信部32与1次诊断装置2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由该通信部32接收 的各设备的数据被传给诊断部33和数据库34。诊断部33是进行2次诊断处理的部分,基于保存在数据库34中的各 设备的数据的履历分析上述各设备的状态变化,预测出现故障的时期。数据库34相对于各种电梯中的每个保存各设备的数椐(参照图6)。 故障处理部35相对于由诊断部33判断为接近故障时期的设备,进行预定 的对应处理。接下来,对本系统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图2以及图3是表示本系统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2表示1次诊断 装置20側的处理,图3表示2次诊断装置30側的处理。 首先,对1次诊断装置20側的处理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设置在电梯10的1次诊断装置20,由数据收集部21 以预定的周期从控制盘15收集作为监视对象的各设备的数据(步骤All )。所谓"各设备,,,例如为轿厢12的门、曳引机14等。另夕卜,所谓"数 据,,,为表示电梯运行中的设备的动作状态的数据(动作数据),例如如 果是轿厢12的门,则为开闭时间等。收集这些设备的数据的周期由作为监视对象的设备的特性来确定。即, 对于从异常的征兆出现开始、状态緩慢地变化、到出现故障的期间较长的 设备,将收集周期设置得较长。相反,对于从异常的征兆出现开始、在比 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故障的设备,将收集周期设置得较短,以能够提早检测 异常的征兆、不会使对出现故障的时期进行推定的推定精度下降的方式收 集数据。如果具体说明,通常到曳引机14产生故障为止的期间非常长,所以与 曳引机14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周期也可以较长。与此相对,轿厢12的门比 较容易产生故障,立即影响电梯的运行,所以与门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周期 需要缩短。如图4所示,在设置在数据收集部21的周期表21a中,预先储存有相 对于作为监视对象的各设备设定的数据的收集周期(Tl、 T2…)。数据收 集部21参照该周期表21a,以分别确定的周期收集各设备的数据。另外,储存在该周期表21a中的各设备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异常诊断系统,其包括设置在电梯的控制盘的1次诊断装置和设置在经由网络连接在该1次诊断装置上的监视中心的2次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1次诊断装置具备: 数据收集部,其定期从所述控制盘收集作为监视对象的各设备的数据; 储存部,其储存由该数据收集部收集的各设备的数据; 第1诊断部,其根据储存在该储存部中的各设备的数据检测异常的征兆;和 通信部,其将所述各设备的数据定期发送到所述监视中心,并且在由所述第1诊断部检测到异常的征兆时,立即将包括该检测到异常的征兆的诊断结果在内的该设备的数据进行发送; 所述2次诊断装置具备: 通信部,其接收来自所述1次诊断装置的有关各设备的数据; 数据库,其保存由该通信部接收的各设备的数据; 第2诊断部,其基于保存在该数据库中的各设备的数据的履历分析所述各设备的状态变化,预测出现故障的时期;和 故障处理部,其对于由该第2诊断部判断为接近故障时期的设备,进行预定的对应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首藤正志藤田善昭上村晃正木下英治今井敏满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