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612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包括过渡段筒体、主动调节板、密封调节板、作动筒、中空旋流体和外罩构件。其中,过渡段筒体前端与发动机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支撑构件;主动调节板作为喷管出口面积的主动调节构件;密封调节板作为整个喷管的内部流道的密封构件;作动筒作为整个喷管面积调节的驱动构件;中空旋流体位于整个喷管内流道中,用于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外罩位于喷管外侧,实现外部气流的整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优点在于:不影响常规收敛喷管的内流道,具有良好的隐身能力,弥补常规轴对称收扩喷管隐身功能缺陷,同时兼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航空发动机喷管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同时也适用于有需求的空天发动机喷管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出口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收敛喷管虽然比传统的轴对称喷管和二元喷管具有了良好的隐身功能,但是由于内部为中空结构,没有构件对前端热端构件进行遮挡,致使其红外隐身能力较弱,如果在喷管加入传统的密闭中心体,则会严重影响内流特性。所以为了使传统的出口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收敛喷管具有良好的隐身能力,而又不影响内流特性,需设计一种收敛喷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具有不影响常规收敛喷管的内流道,良好的隐身能力,弥补常规轴对称收扩喷管隐身功能缺陷,同时兼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过渡段筒体1、主动调节板2、密封调节板3、作动筒4、中空旋流体5和外罩构件,其中:渡段筒体1前端与发动机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支撑构件;主动调节板2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主动调节板2的两个侧面通过平面副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作为喷管出口面积的主动调节构件;密封调节板3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内部流道的密封构件;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沿喷管周向均布,共同组成喷管的内流道;作动筒4前端连接在过渡段筒体1上,尾部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转动副或连杆机构连接,作为整个喷管面积调节的驱动构件;中空旋流体5位于整个喷管内流道中,与过渡段筒体连接,用于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外罩构件主要由调节构件外罩6和密封构件外罩7组成,位于喷管外侧,调节构件外罩6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连接;密封构件外罩7通过机械连接方式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实现对外部气流的整流。所述过渡段筒体1前端面为圆环形面,后端面为三角形环形面。所述主动调节板2分别与过渡段筒体1尾部三角形侧边交接处连接,数量为3个。所述主动调节板2为前窄后宽,且横截面为角形结构,两侧面间的夹角与过渡段筒体1后端面为三角形环形面的侧面夹角相等。所述主动调节板2与密封调节板3交替分布。所述密封调节板3分别与过渡段筒体1尾部三角形侧边连接,数量为3个。所述密封调节板3位于相邻主动调节板2外侧。所述密封调节板3位于相邻主动调节板2内侧。所述调节构件外罩6数量与主动调节板2相同。所述密封构件外罩7数量与密封调节板3相同。所述根据隐身要求,对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进行隐身修型设计。所述调节构件外罩6和密封构件外罩7与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配合进行隐身修型设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不影响常规收敛喷管的内流道,良好的隐身能力,弥补常规轴对称收扩喷管隐身功能缺陷,同时兼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主视图;图2是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右视图;图3是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剖视图;图4是未带外罩的收敛喷管前视图;图5是未带外罩的收敛喷管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主要由过渡段筒体1、主动调节板2、密封调节板3、作动筒4、中空旋流体5和外罩构件,其中:渡段筒体1前端与发动机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支撑构件;主动调节板2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主动调节板2的两个侧面通过平面副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作为喷管出口面积的主动调节构件;密封调节板3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内部流道的密封构件;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沿喷管周向均布,共同组成喷管的内流道;作动筒4前端固定在过渡段筒体1外侧,后端通过拉杆8与主动调节板2连接,作为整个喷管面积调节的驱动构件;中空旋流体5位于整个喷管内流道中,通过中空的支撑杆9连接在过渡段筒体上,用于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外罩构件主要由调节构件外罩6和密封构件外罩7组成,位于喷管外侧,调节构件外罩6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连接;密封构件外罩7通过机械连接方式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实现对外部气流的整流。所述过渡段筒体1前端面为圆环形面,后端面为三角形环形面。所述主动调节板2分别与过渡段筒体1尾部三角形侧边交接处连接,数量为3个。所述主动调节板2为前窄后宽,且横截面为角形结构,两侧面间的夹角与过渡段筒体1后端面为三角形环形面的侧面夹角相等。所述主动调节板2与密封调节板3交替分布。所述密封调节板3分别与过渡段筒体1尾部三角形侧边连接,数量为3个。所述密封调节板3位于相邻主动调节板2外侧。所述密封调节板3位于相邻主动调节板2内侧。所述调节构件外罩6数量与主动调节板2相同。所述密封构件外罩7数量与密封调节板3相同。所述根据隐身要求,对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进行隐身修型设计。所述调节构件外罩6和密封构件外罩7与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配合进行隐身修型设计。【主权项】1.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段筒体(1)、主动调节板(2)、密封调节板(3)、作动筒(4)、中空旋流体(5)和外罩构件; 其中:渡段筒体(1)前端与发动机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支撑构件; 主动调节板(2)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主动调节板(2)的两个侧面通过平面副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作为喷管出口面积的主动调节构件; 密封调节板(3)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内部流道的密封构件; 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沿喷管周向均布,共同组成喷管的内流道; 作动筒(4)前端连接在过渡段筒体(1)上,尾部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转动副或连杆机构连接,作为整个喷管面积调节的驱动构件; 中空旋流体(5)位于整个喷管内流道中,与过渡段筒体连接,用于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 外罩构件主要由调节构件外罩(6)和密封构件外罩(7)组成,位于喷管外侧,调节构件外罩(6)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连接;密封构件外罩(7)通过机械连接方式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实现对外部气流的整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过渡段筒体(1)前端面为圆环形面,后端面为三角形环形面。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主动调节板(2)分别与过渡段筒体(1)尾部三角形侧边交接处连接,数量为3个。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主动调节板(2)为前窄后宽,且横截面为角形结构,两侧面间的夹角与过渡段筒体(1)后端面为三角形环形面的侧面夹角相等。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主动调节板(2)与密封调节板(3)交替分布。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密封调节板(3)分别与过渡段筒体(1)尾部三角形侧边连接,数量为3个。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密封调节板(3)位于相邻主动调节板(2)外侧。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密封调节板(3)位于相邻主动调节板(2)内侧。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调节构件外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良好隐身功能的收敛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段筒体(1)、主动调节板(2)、密封调节板(3)、作动筒(4)、中空旋流体(5)和外罩构件;其中:渡段筒体(1)前端与发动机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支撑构件;主动调节板(2)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主动调节板(2)的两个侧面通过平面副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作为喷管出口面积的主动调节构件;密封调节板(3)前端通过转动副与过渡段筒体(1)尾端连接,作为整个喷管的内部流道的密封构件;主动调节板(2)和密封调节板(3)沿喷管周向均布,共同组成喷管的内流道;作动筒(4)前端连接在过渡段筒体(1)上,尾部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转动副或连杆机构连接,作为整个喷管面积调节的驱动构件;中空旋流体(5)位于整个喷管内流道中,与过渡段筒体连接,用于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外罩构件主要由调节构件外罩(6)和密封构件外罩(7)组成,位于喷管外侧,调节构件外罩(6)与主动调节板(2)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连接;密封构件外罩(7)通过机械连接方式与密封调节板(3)连接,实现对外部气流的整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