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996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该把手带动轴结构包括拨叉组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轴向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圆形凹部和与所述第一圆形凹部连接的第一弧形凹部,在所述第一圆形凹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径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圆形凹部直接连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销钉;旋转件,包括一圆柱部和与所述圆柱部连接的凸台,所述圆柱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圆柱部还具有径向设置的第四通孔;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无需拆装任何零件,可实现把手带动轴结构的内外功能互换,提高锁体的现场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把手带动轴结构多为通过将把手带动轴的内外组成部件进行互换来完成把手内外功能的切换。此类把手带动轴结构有两种互换方式:一种方式是把手带动轴的内外功能部件在锁体内进行切换,在切换过程中需要打开锁体的后盖,将把手带动轴的内外功能部件互换后再重新装配。在拆装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锁体零件掉落或错位,可能导致锁体不能使用,影响锁具安装的效率。另外一种方式是把手带动轴的内外功能部件中的一部分凸出锁体的前、后盖,即通过螺丝设置在锁体之外。该种结构的把手内外功能切换需要拆下螺丝,将把手带动轴的内外功能部件互换后再重新装配,虽然较前一种方式简便,但其仍然影响锁具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在其内外功能互换时无需拆装任何零件,提高锁体的现场安装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包括拨叉组件,拨叉组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轴向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圆形凹部和与所述第一圆形凹部连接的第一弧形凹部,在所述第一圆形凹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径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圆形凹部直接连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销钉;旋转件,包括一圆柱部和与所述圆柱部连接的凸台,所述圆柱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圆柱部还具有径向设置的第四通孔;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件上;配合件,在所述配合件的轴向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圆形凹部和与所述第二圆形凹部连接的第二弧形凹部,在所述第二圆形凹部的底部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配合件上;其中,所述拨叉组件和所述配合件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圆形凹部和所述第二圆形凹部配合形成一圆柱形空间,所述第一弧形凹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部配合形成一弧形空间,所述旋转件的所述圆柱部落在所述圆柱形空间内,所述旋转件的所述凸台落在所述弧形空间内,所述旋转件能在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中旋转,其旋转行程受到所述凸台在所述弧形空间内的移动限制;当按下所述销钉,所述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中,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能带动所述拨叉组件旋转,提起所述销钉离开第四通孔,所述旋转件在设定角度内的旋转不能带动所述拨叉组件旋转;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同轴,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的孔径分别大于第三通孔的孔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弹簧,套设在所述销钉上,所述销钉上还套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拨叉组件的周边沿轴向设有凸块,所述配合件的周边沿轴向设有缺口,所述凸块和所述缺口配合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件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配合件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件的第二圆形凹部的底部周边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件的周边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拨叉组件上设有拨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拨叉组件和所述配合件上设有凸片,组合成所述把手带动轴结构的拨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设有销钉的离合结构,使得把手带动轴结构的内外功能互换方便、快捷,无需拆装任何零件,提高锁体的现场安装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经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拨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B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外侧方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内侧方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图。如图所示,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100包括拨叉组件1、旋转件2、复位弹簧3和配合件4,并按图示方式依次装配而成,通过螺钉5固定。旋转件2和复位弹簧3被设置在拨叉组件1和配合件4形成的空间内。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拨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拨叉组件1包括底座11,在底座11的轴向上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包括第一圆形凹部121和与第一圆形凹部121连接的第一弧形凹部122。该第一凹槽12的截面类似于一个圆形,且在该圆形的周边上还设有一条弧形凸边。第一凹槽12的形状是为了可以容纳配合旋转件2。在第一圆形凹部12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3。在底座11的径向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与第一圆形凹部121直接连通,与第一弧形凹部122未直接连通。在第二通孔14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弹簧15、销钉16和挡圈17。销钉16的中部设有凸起部分161,该凸起部分161将销钉16设为上下两部分。销钉的下部套设弹簧15,销钉16的上部套设挡圈17。挡圈17和第一通孔14的顶端配合固定。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旋转件2包括一圆柱部21和与圆柱部连接的凸台22。在圆柱部21上沿轴向设置第三通孔23,圆柱部21还具有径向设置的第四通孔24。第四通孔24的孔径略大于第二通孔14的孔径。在组装后,调整旋转件2的位置,第四通孔24可以和第二通孔14贯通配合。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复位弹簧3的两端31、31’沿轴向的相反方向延伸,其一端31固定在旋转件2上,另一端31’固定在配合件4上。图5A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B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在配合件4的轴向上设有第二凹槽41,第二凹槽41包括第二圆形凹部411和与第二圆形凹部411连接的第二弧形凹部412。该第二凹槽41的截面类似于一个圆形,且在该圆形的周边上还设有一条弧形凸边。第二凹槽41的形状是为了可以容纳配合旋转件。在第二圆形凹部的底部设有第五通孔42。回到图1,拨叉组件1和配合件4配合固定,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41相对配合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一圆形凹部121和第二圆形凹部411配合形成一圆柱形空间,第一弧形凹部122和第二弧形凹部412配合形成一弧形空间。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体的把手带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叉组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轴向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圆形凹部和与所述第一圆形凹部连接的第一弧形凹部,在所述第一圆形凹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径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圆形凹部直接连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销钉;旋转件,包括一圆柱部和与所述圆柱部连接的凸台,所述圆柱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圆柱部还具有径向设置的第四通孔;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件上;配合件,在所述配合件的轴向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圆形凹部和与所述第二圆形凹部连接的第二弧形凹部,在所述第二圆形凹部的底部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配合件上;其中,所述拨叉组件和所述配合件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圆形凹部和所述第二圆形凹部配合形成一圆柱形空间,所述第一弧形凹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部配合形成一弧形空间,所述旋转件的所述圆柱部落在所述圆柱形空间内,所述旋转件的所述凸台落在所述弧形空间内,所述旋转件能在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中旋转,其旋转行程受到所述凸台在所述弧形空间内的移动限制;当按下所述销钉,所述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中,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能带动所述拨叉组件旋转,提起所述销钉离开第四通孔,所述旋转件的旋转在设定角度内不能带动所述拨叉组件旋转;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同轴,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的孔径分别大于第三通孔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迎娣
申请(专利权)人:安朗杰安防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