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志辉专利>正文

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343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包括成倒锥形设置的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部的上破碎壁,位于上破碎壁的下方设有倒锥形设置的下破碎壁,外壳内还设有带动下破碎壁作偏心转动的偏心轴,上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内径大于下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外径。此圆锥破碎机结构对上破碎壁和下破碎壁底部的内外径进行处理,使得上破碎壁底部和下破碎壁底部相叠的工作区域增加,可有效增加破碎区的工作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上下破碎壁的磨损而大幅降低工作效率,能在长时间保持高效运作,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破碎装置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碎石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
技术介绍
圆锥破碎机在外壳内设置绕轴偏心转动的下破碎壁,并在下破碎壁上部设置固定罩扣在下破碎壁上的上破碎壁,通过偏心轴带动下破碎壁偏心转动与上破碎壁内侧挤压石块来对石块进行破碎。以往是圆锥破碎机的上破碎壁底部内径和下破碎壁的底部外径大体相等,此类圆锥破碎机结构方便破碎机的生产、加工和组装,但在破碎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上下破碎壁的底部间空隙较大,会造成较大的加工空间的浪费。现有破碎机的上破碎壁与下破碎壁的下端最大直径是基本相等的,如规格2.2m的破碎机其上破碎壁与下破碎壁的下端最大直径就是2.2m,正因为现在的破碎机的上下破碎壁的直径一样,在破碎机使用过程中,下破碎壁最大直径部分约1?6厘米位置不能与上破碎壁同时磨损,而且下破碎壁最大直径1?6厘米位置那部分与下破碎壁其他破碎壁位置也不一致,通常是1?6厘米的位置磨损的比较慢,磨损得比较慢的原因是因为上破碎壁与下破碎壁的最大直径一致造成的,正因为下破碎壁最大直径部分1?6厘米磨损的比较慢,当上下破碎壁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越大,下破碎壁最大直径1?6厘米部分突出就越高,当这突出部分越高造成破碎后的石料排除越慢,当上下破碎壁磨损到50%之后,产量明显下降,最终上下破碎壁在使用到70%的时候就被逼淘汰。为了提高产量与延长上下破碎壁使用时间,就必须要重新设计上下破碎壁的规格为上破碎壁最大直径必须大于下破碎壁的最大直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破碎机碎石效率的圆锥破碎机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包括成倒锥形设置的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部的上破碎壁,位于上破碎壁的下方设有倒锥形设置的下破碎壁,外壳内还设有带动下破碎壁作偏心转动的偏心轴,上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内径大于下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外径。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内径较下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外径大1?30cm。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破碎壁与下破碎壁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递减,上破碎壁的壁厚从上至下均递增,下破碎壁下部的壁厚由中部向上下两侧递减。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破碎壁下方的破碎面上设有若干破碎阶梯,上破碎壁的壁厚从上之下成阶梯式递增,下破碎壁的表面呈曲面,下破碎壁上壁厚最厚点距离上破碎壁的距离最短。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外壳的内侧位于上破碎壁和下破碎壁底部的部分成倒锥形设置,外壳的内侧位于倒锥形壳体部分的底部呈柱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圆锥破碎机结构对上破碎壁和下破碎壁底部的内外径进行处理,使得上破碎壁底部和下破碎壁底部相叠的工作区域增加,可有效增加破碎区的工作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上下破碎壁的磨损而大幅降低工作效率,能在长时间保持高效运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内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下破碎壁对应工作区间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本技术为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包括成倒锥形设置的外壳1及安装在外壳1上部的上破碎壁2,位于上破碎壁2的下方设有倒锥形设置的下破碎壁3,外壳1内还设有带动下破碎壁3作偏心转动的偏心轴4,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大于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此圆锥破碎机结构对上破碎壁2和下破碎壁3底部的内外径进行处理,使得上破碎壁2底部和下破碎壁3底部相叠的工作区域增加,可有效增加破碎区的工作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上下破碎壁的磨损而大幅降低工作效率,能在长时间保持高效运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较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大1?30cm。如附图2中所示,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设定为B,而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设定为A。优选设置为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较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大15cm,此距离的设置考虑到碎石下落的角度,以及碎石位于碎石工作区域下部的碎石状态,可使得上破碎壁2的底部对下破碎壁3底部进行全包裹,并能有效节省材料。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上破碎壁2与下破碎壁3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递减,上破碎壁2的壁厚从上至下均递增,下破碎壁3下部的壁厚由中部向上下两侧递减。此圆锥破碎机结构通过对上破碎壁2和下破碎壁3壁厚的处理,在各破碎壁工作频率最高的位置增加壁厚,可有效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且易损坏的各破碎壁均活动连接,方便在损坏后进行更换。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上破碎壁2下方的破碎面上设有若干破碎阶梯21,上破碎壁2的壁厚从上之下成阶梯式递增,下破碎壁3的表面呈曲面,下破碎壁3上壁厚最厚点距离上破碎壁2的距离最短。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壳1的内侧位于上破碎壁2和下破碎壁3底部的部分成倒锥形设置,外壳1的内侧位于倒锥形壳体部分的底部呈柱形。外壳1内部形状的设置,可方便石块的下落,倒锥形的设置,使得石块在上破碎壁2和下破碎壁3间挤压破碎后,能竖直下落而减少与外壳1的内壁间的碰撞,防止外壳1的快速损坏。当然,本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倒锥形设置的外壳(1)及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部的上破碎壁(2 ),位于所述上破碎壁(2 )的下方设有倒锥形设置的下破碎壁(3 ),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带动下破碎壁(3)作偏心转动的偏心轴(4),所述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大于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破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较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大1?3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锥破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破碎壁(2)与下破碎壁(3)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递减,所述上破碎壁(2)的壁厚从上至下均递增,所述下破碎壁(3)下部的壁厚由中部向上下两侧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锥破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破碎壁(2)下方的破碎面上设有若干破碎阶梯(21),所述上破碎壁(2)的壁厚从上之下成阶梯式递增,所述下破碎壁(3)的表面呈曲面,所述下破碎壁(3)上壁厚最厚点距离上破碎壁(2)的距离最短。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圆锥破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位于上破碎壁(2)和下破碎壁(3)底部的部分成倒锥形设置,所述外壳(1)的内侧位于倒锥形壳体部分的底部呈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包括成倒锥形设置的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部的上破碎壁,位于上破碎壁的下方设有倒锥形设置的下破碎壁,外壳内还设有带动下破碎壁作偏心转动的偏心轴,上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内径大于下破碎壁底部的最大外径。此圆锥破碎机结构对上破碎壁和下破碎壁底部的内外径进行处理,使得上破碎壁底部和下破碎壁底部相叠的工作区域增加,可有效增加破碎区的工作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上下破碎壁的磨损而大幅降低工作效率,能在长时间保持高效运作,此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锥破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倒锥形设置的外壳(1)及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部的上破碎壁(2),位于所述上破碎壁(2)的下方设有倒锥形设置的下破碎壁(3),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带动下破碎壁(3)作偏心转动的偏心轴(4),所述上破碎壁(2)底部的最大内径大于下破碎壁(3)底部的最大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强卢志辉梁文伟陈启扬
申请(专利权)人:卢志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