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的变排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6232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泵的变排量控制装置,其包括:壳体、控制回路、压力控制信号口、以及梭阀;所述控制回路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压力控制信号口包括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梭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泵的变排量控制装置可控制液压泵的输出进行缓慢变化,实现相应驱动液压马达的平稳起动和制动,保证吊车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栗变排量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液压栗的变量油缸输出位移进行控制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履带吊车回转多使用闭式液压栗带动液压马达,该闭式液压栗输出一定的流量给液压马达,推动液压马达转动。从而,液压马达的转动通过减速机带动吊车上车旋转,其转速与栗的输出流量成正比。而液压栗的输出流量由液压栗的变量系统来控制,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栗变量油缸位移,进而改变斜盘角度来控制输出的液压油流量。现有的液压栗排量控制方式主要为比例电磁铁控制或液压伺服控制,其中,比例电磁阀控制由于比例电磁铁自身的变量特性决定,其稳定工作范围通常由于吊车吊有重物时,尤其在比较精确的定位时,希望能够尽量平稳地启动和停止。然而,现有的液压栗排量控制方式由于本身的变量特性,都会存在一个死区,使得栗输出的流量从零到有之间变化时会有一个小的阶跃。反应到吊车回转系统的工作上,就会形成一个突然启动的冲击,或是在停止时突然停止。从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会使所吊的重物摆动,加重操作者的负担,甚至造成危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吸尘器所使用的电机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所述液压栗包括变量油缸,所述变量油缸包括第一变量油缸和第二变量油缸,所述变排量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回路、压力控制信号口、以及梭阀;所述控制回路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一节流孔、第一单向阀组、以及第一可调节流阀,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二节流孔、第二单向阀组、以及第二可调节流阀;所述压力控制信号口包括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梭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之间。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节流孔靠近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可调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可调单向阀沿所述第一控制回路所在的管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可调节流阀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变量油缸的出油口相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第一可调节流阀控制所述第一变量油缸中输出油的流速。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节流孔靠近所述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单向阀组还包括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以及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以及第五单向阀沿所述第二控制回路所在的管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可调节流阀设置于与所述第二变量油缸的出油口相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可调节流阀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油缸中输出油的流速。作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三调节螺钉和第四调节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可控制液压栗的输出进行缓慢变化,实现相应驱动液压马达的平稳起动和制动,保证吊车的稳定运行。具体地,当输出油量需要从零开始增大时,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控制变量起点,利用弹簧力平衡液控力,推动液压马达缓慢起动,避免吊车起动时的冲击;当输出油量需要减小至零时,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进行压力卸荷,由于弹簧力作用,减小过程中,可以以相对较缓慢的速度变化,使输出油量以一定斜率平稳下降,保证吊车平稳停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液压栗的变排量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0、控制回路、压力控制信号口、以及梭阀50。所述变量油缸用于输出油量,其包括第一变量油缸21和第二变量油缸22,二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变量油缸21和第二变量油缸22分别设置有第一变量活塞和第二变量活塞,此外,所述第一变量油缸21和第二变量油缸22中还设置有起到平衡作用的弹簧。所述控制回路用于对变量油缸的输出油量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回路位于所述壳体10中,其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一节流孔31、第一单向阀组、以及第一可调节流阀33。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二节流孔34、第二单向阀组、以及第二可调节流阀36。所述压力控制信号口用于输入控制油源,输入的控制油源既可作为控制信号,也可作为变量控制油。具体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 41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 42,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 41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 42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 41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 42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相连通。上述所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流孔31靠近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 41设置。所述第一单向阀组具体包括第一单向阀321、第二单向阀322、可调单向阀323,所述第一单向阀321、第二单向阀322、可调单向阀323沿所述第一控制回路所在的管路设置。所述第一可调节流阀33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变量油缸21的出油口相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第一可调节流阀33控制所述第一变量油缸21中输出油的流速。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泵的变排量控制装置,所述液压泵包括变量油缸,所述变量油缸包括第一变量油缸和第二变量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排量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回路、压力控制信号口、以及梭阀;所述控制回路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一节流孔、第一单向阀组、以及第一可调节流阀,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二节流孔、第二单向阀组、以及第二可调节流阀;所述压力控制信号口包括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相连通;所述梭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口和第二压力控制信号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可翟江肖文晖舒代雄滕生磊谢辉冯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力源液压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