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卷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40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卷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平衡拉力的卷绕装置。它包括浮收器、提升装置和与提升装置连接的拉绳,其中拉绳的另一端与浮坠顶部的拉杆连接,浮坠为空心圆筒,圆筒底部设有配重螺栓,圆筒外侧设有水平销轴,通过该销轴使浮坠与可浮在液面的浮子链的一端铰接,浮子链的另一端与浮收器连接。使用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拉绳与浮收器之间设置浮坠,利用浮坠承受拉绳的拉力,而浮坠所受绳拉力、浮力和重力可实现自动平衡;在浮收器与浮坠之间设置浮子链,浮坠通过浮子链牵拉浮收器,同时利用浮子链的自调节功能避免了浮坠对浮收器的影响;2.浮坠顶设置拉杆,尼龙绳与设在拉杆顶部固定环连接,避免了尼龙绳受到污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平衡巻绕器技术领壤本新型属于一种巻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平衡拉力的巻绕装置。背暈技术采油工艺通常采用配套的污水沉降罐来存放并分离采油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污油和污水,同时进行污油回收处理。污水经处理后可以 再利用。目前使用浮油回收装置进行油的回收和分离。与浮油回收装 置连接的双浮桶浮收器安装在罐内的油水交界面,浮油回收装置的收 油泵安装在沉降罐外,浮收器与收油泵之间设置了相连接的收油软 管。由于浮收器调整检修的需要,在沉降罐顶检修孔处需配备导向绳 和牵拉绳,导向绳直接穿过浮收器的中间支架,导向绳长度为罐体高 度,导向绳上端与检修孔盖板固定连接、下端与沉降罐内底部固定连接;牵拉绳的下端直接与浮收器顶部吊环相连,上端与检修孔盖板固 定,牵拉绳长度为罐体高度。导向绳和牵拉绳均采用尼龙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影响收油效果由于牵拉绳需要预留 出一段长度,以便罐内液面较低时牵拉绳不会讲浮收器拉离油水交界 面,因此当權内液面较高时,牵拉绳的预留长度会漂浮在油水液面上, 漂浮的尼龙绳有时会堵塞浮收器的收油口 、有时会巻绕在导向绳上, 这些都干^^浮收器的平衡姿态,而浮收器在工作时需要保证高度的平 衡状态,因此这些情况会严重影响浮收器的正常工作。具体的说巻绕 器安装在罐顶检修孔盖板上,巻绕器采用发条弹簧作为动力方式(从 防火因素考虑,在采油区沉降罐不得采用电动装置),由于发条弹簧 的巻绕力不均匀,牵拉绳对浮收器的拉力就不均匀,因此影响浮收器 的工作。2.污染操作人员和装置为避免巻绕器与绳索摩擦产生静 电,牵拉绳不能采用少沾油污的钢丝绳,仍然要采用尼龙绳,故牵拉绳仍然会受到少量污染。在提升浮收器时,污染的牵拉绳会污染操作 人员和罐顶的其他装置。3.安装复杂导向绳的安装,通常要求排 空沉降罐,人员下到污染的罐底,采取与原有管道捆扎或先焊接固定 支耳再捆扎等措施,将导向绳固定在罐底板。对于污水沉降罐配备新 式浮收器的技术改造项目而言,施工时的排空、局部清污和悍接等措 施使工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自平衡巻绕器针对传统技术利用尼龙绳牵拉和导向的浮收器 会出现堵塞浮收器的收油口并污染尼龙绳,而普通巻绕器的牵拉绳仍 然影响浮收器平衡姿态和牵拉绳受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自平衡 巻绕器。本新型的自平衡巻绕器,包括浮收器、提升装置和与提升装置连 接的拉绳,其中拉绳的另一端与浮坠顶部的拉杆连接,浮坠为空心圆 筒,圆筒底部设有配重螺栓,圆筒外侧设有水平销轴,通过该销轴使 浮坠与可浮在液面的浮子链的一端饺接,浮子链的另一端与浮收器连 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巻绕器,其中浮子链由若干节链节顺次连 接组成,各链节之间采用活动销轴饺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巻绕器,其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巻筒,巻 筒上巻绕着拉绳,在巻筒内设有发条弹簧巻筒,在发条弹簧巻筒内设 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一端与发条弹簧筒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另一端 巻绕若干圏后与巻筒连接,在巻筒的一侧设有弹簧调整器,弹簧调整 器与发条弹簧巻筒通过齿轮连接;巻筒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左支座和右 支座。使用本新型所述的自平衡巻绕器,可以得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 果l.在拉绳与浮收器之间设置浮坠,利用浮坠承受拉绳的拉力,而浮坠所受绳拉力、浮力和重力可实现自动平衡;在浮收器与浮坠之间设置浮子链,浮坠通过浮子链牵拉浮收器,同时利用浮子链的自调节功能避免了浮坠对浮收器的影响;2.浮坠顶设置拉杆,尼龙绳与设在拉杆顶部固定环连接,避免了尼龙绳受到污染。附闺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自平衡巻绕器提升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浮坠的俯视图,图3是浮坠的侧视图,图4是浮子链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浮坠、浮子链与浮收器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自平衡巻绕器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巻筒、2.拉绳、3.浮坠、4.浮子链、5.不锈钢金属软管、 6.左支座、7.右支座、8.接管、9.罐底清扫孔、10.弹簧调整器、 11.发条弹簧筒、12.浮收器外浮桶、13.双浮桶浮收器 具体实雜龙式一种自平衡巻绕器包括提升装置、浮坠、浮子链组成。提升装置 如图1所示,在巻筒1上巻绕着作为拉绳2的丝绳。在巻筒1内圈设 有发条弹簧巻筒ll,在发条弹簧巻筒ll内设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 一端与发条弹簧筒11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并不得转动,另一端巻绕 若干圈后与巻筒1连接。在巻筒1的一侧设有弹簧调整器10,弹簧 调整器10与发条弹簧筒11通过齿轮连接,并可以通过控制发条弹簧 筒11的巻紧或放松控制发条弹簧,当发条弹簧巻紧时,拉绳2被放 出,反之当发条弹簧放松时,检修拉绳2回巻在巻筒上。提升装置还 设有左支座6和右支座7,通过左支座6和右支座7提升装置可以被 安装在沉降罐检修孔盖板上合适的位置。左支座6和右支座7与巻筒 1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浮坠3为空心不锈钢圆筒,直径略大 于高度,钢筒底部中心设置配重螺栓,可安装配重调整垫片。钢筒顶 部中心设置拉杆,拉杆顶端设置与拉绳2连接的绳孔。钢筒底部侧面 设置水平销轴,通过该水平销轴浮坠3与浮子链4水平连接。浮子链 4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浮子链4由若干节链节顺次连接组成,浮子链链节可浮在液面并牵拉浮收器,各链节联接口处都保持了一定的自由活动间隙。浮子链4用来连接浮坠3与浮收器13。如图5所示, 连接时,浮子链4与浮收器13的外浮桶12连接,图中虚线框内为浮 收器13。整个自平衡巻绕器的安装位置如图6所示,自平衡巻绕器的提升 装置安装在罐顶透光孔的盖板内侧或外侧,拉绳2上端与巻筒1固定 连接,下端与浮坠3拉杆上的绳孔连接。浮坠3通过钢筒底部侧面的 水平销轴与浮子链4连接,浮子链4与浮收器连接。浮收器通过不锈 钢金属软管5和接管8联接,接管8与罐底清扫孔9的盖板连接。工 作过程为放置浮收器时先放松发条弹簧,将检修拉绳全部回巻在巻 筒上,需要放置浮收器时,对应罐内一定的液位高度,释放对应长度 的检修拉绳,将浮坠和浮收器置于罐内液面上,并调整好浮坠、浮子 链浮收器和不锈钢金属软管的相对位置。此时发条弹簧巻紧,检修拉 绳应呈张紧状态,浮坠处于自动平衡状态。安装后的检査方法适当 上拉或释放检修拉绳,浮坠产生少量波动,而浮收器的水平收油口的 高度不应受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自平衡卷绕器,包括浮收器(13)、提升装置和与提升装置连接的拉绳(2),其特征在于拉绳(2)的另一端与浮坠(3)顶部的拉杆连接,浮坠(3)为空心圆筒,圆筒底部设有配重螺栓,圆筒外侧设有水平销轴,通过该销轴使浮坠(3)与可浮在液面的浮子链(4)的一端饺接,浮子链(4)的另一端与浮收器(13)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巻绕器,其特征在于浮子 链(4)由若干节链节顺次连接组成,各链节之间采用活动销轴饺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巻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提升装置包括巻筒(1),巻筒(1)上巻绕着拉绳(2),在巻筒(O 内设有发条弹簧巻筒(11),在发条弹簧巻筒(11)内设有发条弹簧, 发条弹簧一端与发条弹簧筒(11)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巻绕若 干圈后与^筒(1)连接,在巻筒(1)的一侧设有弹簧调整器(10), 弹簧调整器(10)与发条弹簧巻筒(11)通过齿轮连接;巻筒(1) 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左支座(6)和右支座(7)。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卷绕器,包括浮收器(13)、提升装置和与提升装置连接的拉绳(2),其特征在于:拉绳(2)的另一端与浮坠(3)顶部的拉杆连接,浮坠(3)为空心圆筒,圆筒底部设有配重螺栓,圆筒外侧设有水平销轴,通过该销轴使浮坠(3)与可浮在液面的浮子链(4)的一端铰接,浮子链(4)的另一端与浮收器(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武文广刘世峰邢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