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201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织成。第一纱线内分布有第一量子点材料,第二纱线内分布有第二量子点材料。第一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不同于第二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从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受光致发光后具有较佳的发光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且特别涉及一种光致发光织物。
技术介绍
量子点(QuantumDots)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晶体。一般来说,量子点是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量子点的能阶与结构的大小有明显的关系,因此在相同的材料下改变量子点的大小,当受外部光源激发时可以有不同的发光颜色。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因此可被归类为波长转换物质(WavelengthConversionMaterial)的一种。从工作原理而言,量子点与YAG荧光体类似,通过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Diode,LED)的光线刺激让量子点发散出几种颜色的组合,最终提供白光。在同样的亮度下,量子点LED灯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自然更少,更高效的表现令其在节能方面更胜一筹。传统上的量子点技术,是将红色量子点(平均粒径约10nm)与绿色量子点(平均粒径约5nm)混入聚合物中,并且涂布于光学膜上。然,其缺点为混和工时长,且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量子点材料无法以混合方式均匀地分散于聚合物溶液中,当涂布于光学膜上时无法达到所需的均匀性。接续以蓝光或紫外光LED照射光学膜时,会产生发光均匀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受光致发光后具有较佳的发光均匀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织成。第一纱线内分布有第一量子点材料。第二纱线内分布有第二量子点材料。第一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不同于第二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织物中,将平均粒径不同的量子点各自分布于不同纱线内,再经由编织方式编织成不同的织物态样。相较于过去以混合方式将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量子点材料分散于聚合物溶液中再涂布于光学膜上,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均匀性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受光致发光后,具有较佳的发光均匀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是本专利技术三种实施例的织物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织物应用于导光系统的示意图。图3A至图3G是本专利技术另七种实施例的织物的示意图。图4是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纺丝设备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a、100b、100c、230、300a、300b、300c、300d、300e、300f、300g:织物110、310:第一纱线112:第一量子点材料120、320:第二纱线122:第二量子点材料130、330:第三纱线132:第三量子点材料200:导光系统210:发光单元220:导光板400:电纺丝设备410:电纺针头420:电压源430:储存器440:电纺溶液443:溶剂444:界面活性剂446:量子点材料450:纱线收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织物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本实施例的织物为织线100a,且特别是一种双股织线。编织方式为以第一纱线110与第二纱线120合并加捻制成。第一纱线110内分布有第一量子点材料112。第二纱线120内分布有第二量子点材料122。并且第一量子点材料112的平均粒径不同于第二量子点材料122的平均粒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材料112的平均粒径介于6纳米至10纳米,第二量子点材料122的平均粒径介于4纳米至6纳米,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因此第一纱线110受蓝光或紫外光所激发出的光的峰值波长在红光的波长带,第二纱线120受蓝光或紫外光所激发出的光的峰值波长在绿光的波长带。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组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组件,并且省略了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织线可按不同的编织方式进行合股并加捻,经过加捻合股后的线可以增加强度以及增加弹性,以提供更均匀排列与柔和的织物。请参照图1B,图1B的织物为多股织线100b。多股织线100b由第一纱线110、第二纱线120与第三纱线130织成。其中第三纱线130内分布有第三量子点材料132,并且第三量子点材料132的平均粒径不同于第一量子点材料112的平均粒径以及第二量子点材料122的平均粒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量子点材料130的平均粒径介于2纳米至4纳米,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纱线130受蓝光或紫外光所激发出的光的峰值波长在蓝光的波长带。另一方面,第一纱线110、第二纱线120与第三纱线130的编织方式还可为但不限于复捻织线(如图1C)的编织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多个实施例的织物中,依照所含有的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大小的差异,将纱线分成第一纱线110、第二纱线120以及第三纱线130,并经由不同编织方式将第一纱线110、第二纱线120以及第三纱线130编织为织物,达到量子点材料分布均匀性最佳化。也就是说,相较于过去透过混合方式将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量子点混入聚合物溶液而言,省去了混合工时的时间。除了具有制作容易且适于量产的优势之外,亦可避免过去将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量子点平均混合不易而产生的均匀性问题。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在后续以蓝光、紫外光或其他光源照射织物时,可以达到均匀出光的功效。此外,上述实施例的织物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产业。举例而言,在病患动完手术后,可以在病患体内的手术部位植入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当要后续追踪观察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形时,只需要以蓝光或者紫外光光源照射,织物会受光源激发而放光达到标签的作用,以利医疗人员后续追踪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织物也可以应用于导光系统。请参照图2,图2为导光系统200,包括发光单元210、导光板220以及织物230。织物230位于导光板220的一侧。发光单元210位于织物230的一端。详细来说,织物230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提到的织线100a,由具有第一量子点材料112的第一纱线110以及具有第二量子点材料122的第二纱线120所织成,其中第一量子点材料112的平均粒径介于6纳米至10纳米,第二量子点材料122的平均粒径介于4纳米至6纳米。发光单元210可以为蓝光发光二极管。也就是说,当发光单元210发出蓝光时,织物230受到蓝光激发放出红光以及绿光,并且加上原有的蓝光后,再经由导光板220导出,可以让使用者看到均匀的白光。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可以改变织物230中所使用的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量子点材料,再搭配发光单元210可展现不同的出光效果。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A,本实施例的织物300a为织布,是以第一纱线310构成织布的经纱,第二纱线320构成织布300a的纬纱。本实施例的织布300a为平纹织布。依照使用者的不同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织布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编织方式。举例而言,织布可为但不限于以下各者中的任一者:斜纹织布(如图3B的左斜纹织布以及图3C的右斜纹织布)、经段纹织布(如图3D)以及纬段纹织布(如图3E)。图3F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F,本实施例的织物为织布300f。织布300f为第一纱线310与第二纱线320交替织成的纬编针织布。于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中,依照使用者不同的需求,织布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编织方式。举例而言,织布可为但不限于经编针织布(如图3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织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织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纱线,该第一纱线内分布有第一量子点材料;第二纱线,该第二纱线内分布有第二量子点材料;以及该第一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不同于该第二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14 US 62/037,5851.一种织物,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织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纱线,该第一纱线内分布有第一量子点材料;第二纱线,该第二纱线内分布有第二量子点材料;以及该第一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不同于该第二量子点材料的平均粒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为织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线为多股织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为织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纱线构成该织布的经纱,该第二纱线构成该织布的纬纱,该织布为平纹织布、斜纹织布、经缎纹织布或纬段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璋张家显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