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锦铜专利>正文

复卷机自动落管拨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042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卷机自动落管拨料装置,包括两根并排的复卷辊,以及用于放置芯管的管槽,其特征是:于管槽的落管口下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拨叉,拨叉伸至两复卷辊之间,拨叉的摆动幅度满足的条件为:当拨叉向下摆动至极限位置时,为由上往下朝着复卷辊倾斜的形态,当拨叉由下向上摆动时经过两复卷辊之间;与拨叉同轴固定有凸块,凸块与拨叉在摆动平面上的相位角关系为:当拨叉向下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凸块摆动到管槽落管口的位置,当拨叉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凸块摆动到完全偏离管槽落管口的位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卷机的结构,特别是复卷机中的自动落管拨料装置。
技术介绍
复卷机主要用于生产卷筒状产品,如卫生纸卷等。复卷机都具有两根并排的复卷辊,以及用于放置芯管的管槽,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芯管从管槽内放下至两复卷辊之间,该过程称为落管;然后由两根复卷辊带动芯管转动,使待复卷的薄膜状材料如纸张等滚卷在芯管上,形成卷筒;当卷筒的直径达到要求后,再将卷筒从两根复卷辊之间拨出,此过程称为拨料,至此完成复卷作业。在已有技术中,复卷机的拨料动作都是采用平推的方式,亦即依靠一个滑动件将卷筒从两根复卷辊之间推出。由于两复卷辊之间的位置是凹陷的,因此这种平推拨料的方式难以将直径较小的卷筒从两复卷辊之间推出。为此,ZL01209701.2号、名称为“一种复卷机用自动供芯管装置”的技术专利作了改进,其拨料动作是由一块滑板前方的推杆完成的,该推杆在平推的同时还可自转,以此带动卷筒滚动,使得推杆更容易将卷筒从两复卷辊之间推出。但该专利并不能很有效地解决前述问题,当所制卷筒的直径较小时,推杆仍难以将卷筒推出,甚至发生卷筒被卡在滑板与复卷辊之间的情况,而且当所制卷筒的直径更小时,甚至推杆根本碰触不到卷筒,这就限制了复卷机所能制成卷筒的最小直径。另一方面,该专利必须采用两套动力机构,分别实现滑板的滑动和推杆的转动,机构复杂,增加了复卷机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将小直径卷筒从两复卷辊之间拨出的复卷机自动落管拨料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复卷机自动落管拨料装置包括两根并排的复卷辊,以及用于存放芯管的管槽,特别地,于管槽的落管口下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拨叉,拨叉伸至两复卷辊之间,拨叉的摆动幅度满足的条件为当拨叉向下摆动至极限位置时,为由上往下朝着复卷辊倾斜的形态,当拨叉由下向上摆动时经过两复卷辊之间,以此将卷筒从两复卷辊之间拨走;与拨叉同轴固定有凸块,凸块与拨叉在摆动平面上的相位角关系为当拨叉向下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凸块摆动到管槽落管口的位置,以此堵住管槽落管口,当拨叉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凸块摆动到完全偏离管槽落管口的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初始状态,拨叉位于向下摆动至极限的位置,此时凸块刚好堵住管槽的落管口,存放在管槽内的芯管不会落下;落管时,拨叉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此时凸块刚好完全偏离管槽的落管口,于是芯管下落至拨叉上,紧接着拨叉向下回摆,同时凸块将已下落至拨叉上的芯管顶出,当拨叉向下摆至极限位置时,芯管便沿着拨叉滚落至两复卷辊之间,此时凸块再次回到堵住管槽落管口的位置,保证了拨叉每摆动一次只有一根芯管落下;落管后,两根复卷辊带动芯管转动,使待复卷的薄膜状材料如纸张等滚卷在芯管上,形成卷筒;当卷筒的直径达到要求后,两根复卷辊停止转动,拨叉再次向上摆动并将卷筒从两根复卷辊之间拨出,完成拨料动作;当拨叉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后,凸块再次偏离管槽的落管口,于是又有一根芯管下落至拨叉上,如此循环动作便能不断地自动完成落管和拨料动作。由此可见,本技术完全屏弃了已有技术中采用平推拨料方式的设计思想,改用全新的摆动拨料方式,由于拨叉可伸至两复卷辊之间,而且最长可伸至两复卷辊之间距离最小的夹缝位置处,因此即使卷筒的直径很小,也能可靠地将卷筒从两复卷辊之间拨出。本技术的优点是拨料动作可靠,使复卷机能够复卷出直径更小的卷筒,扩展了复卷机所能生产的产品规格品种,此外,本技术只需一套动力机构就能同时带动拨叉和凸块动作,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复卷机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拨叉向上摆动到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局部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复卷机自动落管拨料装置包括两根并排的复卷辊1、2,以及用于存放芯管的管槽。与已有的复卷机一样,管槽包括侧板3、前板4和后板5,调节侧板3的位置可调整芯管的轴向位置,调节手柄6可调整前、后板4、5之间的距离,管槽的下部为落管口,落管口处设有调节块7,调节块7和管槽后板5可上下调整。在管槽落管口的下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拨叉8,拨叉的摆轴9可支撑在复卷机的机架上。沿着摆轴9的轴向方向可并排布置多个拨叉8。拨叉8伸至两复卷辊1、2之间。图1中的拨叉8处于向下摆动至极限的位置,形成由上往下朝着复卷辊倾斜的形态。当拨叉8向上摆动时可将卷筒10从两复卷辊之间拨走。本实施例依靠气缸11带动拨叉8摆动,当气缸11的活塞杆伸缩时,通过连杆12带动拨叉8上下摆动。除此以外,也可采用其它常规技术来实现拨叉8的摆动,例如以电磁铁代替气缸11,依靠电磁铁对连杆的吸合、排斥作用来带动拨叉摆动。与拨叉8同轴固定有凸块13,凸块13可随拨叉8一起摆动。凸块13与拨叉8在摆动平面上的相位角关系为当拨叉8向下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凸块13摆动到可堵住管槽落管口的位置,亦即图1所示的状态,当拨叉8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凸块13摆动到完全偏离管槽落管口的位置,亦即图2所示的状态。本实施例将凸块13直接固定在拨叉8上,除此以外,也可将凸块13直接与拨叉的摆轴9固定,但仍应使得凸块13与拨叉8的相位关系满足前述要求,并且凸块13具有足够高度能堵住管槽的落管口。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拨叉8位于向下摆动至极限的位置,凸块13刚好堵住管槽的落管口,存放在管槽内的芯管14不会落下,此时两复卷辊之间尚没有卷筒10;落管时,气缸11带动拨叉8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凸块13刚好完全偏离管槽的落管口,芯管14下落至拨叉8上,紧接着气缸11带动拨叉8向下回摆,在回摆过程中,凸块13将已下落至拨叉上的芯管14顶出,当拨叉回摆至图1所示的极限位置时,芯管14便沿着拨叉8滚落至两复卷辊1、2之间,此时凸块13再次堵住管槽的落管口,保证了拨叉8每摆动一次只有一根芯管落下;落管后,两根复卷辊1、2通过摩擦力带动芯管转动,使待复卷的薄膜状材料如纸张等滚卷在芯管上,形成卷筒10,与已有的复卷机一样,在滚卷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根压辊15压在卷筒10上,其作用是保证卷筒与两根复卷辊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当卷筒10的直径达到要求后,两根复卷辊1、2停止转动,同时压辊15在气缸16的带动下向上回复至原位,紧接着气缸11带动拨叉8再次向上摆动,从而将卷筒10从两根复卷辊1、2之间拨出,完成拨料动作;当拨叉8向上摆动至极限位置后,凸块13再次偏离管槽的落管口,回到图2所示的状态,于是又有一根芯管下落至拨叉上,如此循环动作便能不断地自动完成落管和拨料动作。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拨叉8伸向复卷辊的一端弯曲成圆弧状,在其中一个复卷辊1上,与拨叉8相对的位置处设有一周环槽17,拨叉8的圆弧状部位藏于该环槽17内。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拨叉8的端头可伸至两复卷辊1、2之间距离最小的夹缝位置处,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将直径很小的卷筒从两复卷辊之间拨出。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凸块13的上表面为圆弧面,而且圆弧面的中心线与拨叉8的摆动轴线重合,这样可使得在凸块13经过管槽落管口的过程中,支承在凸块上表面的芯管14的高度始终不变,从而避免了管槽内的芯管因凸块的来回摆动而上下震动。此外,图1中的凸块13朝向复卷辊的一端侧面为陡峭的壁面,如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锦铜
申请(专利权)人:彭锦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