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制薄片材料的方法与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29336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机器上绕制薄片材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了Pope卷鼓(10)或相应的部件,在其上引导绕制的薄片材料(W)。在本方法中,使得新的卷筒(11)与卷鼓(10)产生联系。随后,薄片材料(W)就从卷满的料卷上绕制到新的卷筒(11)上。在本方法中,当主叉杆(14)在上部位置时,其不用任何辅助设备就能取出一个空卷筒(11A、11B)。(*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器上绕制薄片材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了PoPe卷鼓及相应的部件,在其上要引导绕制的薄片材料。在本方法中使得新的卷筒与卷鼓产生联系,随后,薄片材料就从卷满的料卷上绕到新的卷筒上。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在机器上绕制薄片材料的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以将来自造纸机械或相应的制造薄片材料机器的片材绕制到卷筒上。该设备由一个带有驱动装置的卷鼓和与其相关联的主叉杆(该主叉杆可以把空卷筒移送到卷鼓的表面上),以及支承轨道组成。当绕制时,在支承轨道上逐渐形成机器绕制的料卷。在现有技术的其它设备中,通常采用一种称为PoPe卷辊机绕制来自造纸机的纸张。借助于该卷辊机,纸张绕制在卷筒上,逐渐形成的料卷压到驱动的卷辊(称PoPe卷鼓)上,两者接触后,薄片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转动,卷鼓的圆周速度与薄片材料的速度相匹配。在现有技术的机器中,用分离臂把卷筒从贮存架移送到主支承臂上,特别在较老式的机房中,象这种装置很高,而吊车的提升高度通常不能与此相适应。鉴于上述原因,会使造价较高。此类设备公开在芬兰专利No.860834。在现有技术的机器中,借助于料卷和装载设备得到卷筒和卷鼓的压辊间隙处的负载。当卷筒在上部位置时,该负载受卷筒自身重量,以及由负载设备来的负载的影响。但当主支承臂所支承的卷筒接近下部位置时,来自于卷筒自身重量的分力就会减小。当卷筒达到下部位置时,该分力为零。在该点仅由负载设备施加的力产生作用。由于上述原因,需要一个专用的负载安全汽缸来控制卷筒重量所产生的分力。在主叉杆降低的过程中,汽缸的压力必须是无级调节。目前的技术中,如果没有同步轴就不能提供一个经济的,具有无级传输功能的方法。该同步轴同时又可以提供可靠、平稳的运行。因为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安全汽缸的负载在主叉杆移动期间也要增加。这种设备公开在Valmet的美国专利No。.462406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制薄片材料的方法与设备。在卷筒替换期间,利用该方法与设备,在卷筒与卷鼓之间使得负载沿纸张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替换卷筒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和可靠的结构,其中所需的辅助装置最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主要特征包括并结合以下步骤a.当主叉杆在上部位置时,其不用任何辅助装置就取出空卷筒。b.由主叉杆引导,以及在与主叉杆相连的支承板的支承下,空的已预加速的卷筒与转动的卷鼓产生辊隙接触。通过这个辊隙,要卷制的薄片材料转动,并且在此辊隙接触处将其绕制到卷筒上。在主叉杆下降期间,支承板保持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在主叉杆从上向下移动时,卷筒与卷鼓之间的接触压力基本上保持不变(图2中的向量图)。c.主叉杆在下部位置时,支承杆被转到这样的位置,即当主叉杆移回到上部位置时,支承板经过由卷辊轨道支承的卷筒,当又一次替换卷筒并且支承杆准备接收时,重复上述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其主要特征在于卷辊机包括-一个贮存架,用于存贮空卷筒,以准备由主叉杆取出卷筒;-与主叉杆相连的支承板,其所支承的空卷筒通过降低主叉杆与转动的卷鼓产生辊隙接触,这个支承板带有一个支承表面,其形状和位置是这样的当降低卷筒时,卷鼓和卷筒之间的接触压力基本上保持不变,而且与卷筒的高度位置无关。为了对于各种等级的纸得到合适的接触压力,用于替换的支承板可以在设计中变化。支承板也可以根据主叉杆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当纸卷逐渐形成到足够的尺寸时,主叉杆仅能上升。由于支承板的机械转动,主叉杆快速转动到上部位置是可能的。这在意外情况下是有用的。例如,若在启动一个新的纸卷时产生故障,必须立即替换卷筒。利用枢轴安装到主叉杆上的支承板的转动是由重力、弹性力和例如由主叉杆位置所限定的限位开关所控制的液压或气动缸来实现。对于特定等级的纸所必须的卸载是借助于位于卷筒的轴承座下侧的主支承臂上部的液压缸来实现的。卸载减少了接触压力,但其仍然基本上保持不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中,从贮存架提升卷筒送到主支承臂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因为主支承臂的形状和支点是这样的当主叉杆被升高时,主叉杆从贮存架提起一个空卷筒。更进一步说,由于新的卷筒能够接替前一个已送往卷辊机的卷筒,贮存架横梁的表面是向主臂倾斜的。由于接触力是借助于卷筒本身的重量以及支承板的支承面所选择的合适的角度来实现的,故获得卷筒与卷鼓之间的接触力,无需任何辅助装置。以下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对于其细节决不严格地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卷辊机的总体侧视图。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用示意图示出了卷筒和卷鼓之间接触力的控制系统的卷辊机的局部视图。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卷辊机功能。Pope类型的卷辊机的主要部分用示意图在图中示出,其包括卷鼓10,在把卷筒纸传递到绕着卷筒11c逐渐形成的纸卷的圆周上之前,沿着卷鼓的圆周,卷筒纸先转1/4圈多一点。当第二叉杆13将卷筒11E压到卷鼓10上时,卷筒11E由两个支承轨道12支承,并且在其上转动。当纸卷达到所需要的直径时,第二叉杆也将纸卷从卷鼓10上移开。根据卷筒所处的绕制阶段,其分别用11A、11B、11c、11D或11E表示。11E示出将移开支承板但仍被支承着的卷筒。移开卷筒之后,第二叉杆压卷筒,使其与卷鼓辊隙接触。通常用代号11来指卷筒,而不是指其某个具体位置。全部绕制好的纸卷沿着支承轨道12被传送到左边以待进一步处理。借助于如桥式吊车,把芯轴从支承轨道上送回支承轨道12右上方的贮存轨道16上。主叉杆14构成了卷筒11的替换工具。当改变卷筒11的位置时,主叉杆14上升到上部位置。以这样的方式选择主叉杆14的形状和铰接点15。当主叉杆升高时,从贮存架16上取出空卷筒11B。贮存架的上表面向卷筒的替换点倾斜,以便又一次替换卷筒时使新的卷筒11A滚到准备被取出的位置上。支承板17连到主叉杆14上,主叉杆14支承着在其上绕制纸卷的卷筒11B-11E。现在降低主叉杆14,以使卷筒11c的圆周速度接近卷鼓10的圆周速度,两者的距离逐步减小,直至已预加速,并且与卷鼓的圆周速度大约相同的卷筒11c接触到在卷鼓10上运动的卷筒纸W,并且直到与卷鼓的圆周速度完全相同为止。现在可用已知的方法传送卷筒纸W。把新的卷筒11E降到支承轨道12上,以替换前一个卷筒。在11c阶段,卷筒压卷筒纸,进行卷筒的替换。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大约每半分钟就产生废纸。在放浆或应用边缘放浆方法或应用绳切装置(现有技术)之前,如果用带尖物体在卷筒纸上产生孔来切断纸张,那么当前一个机械辊仍与卷鼓10处于辊隙接触时,新的卷筒11c就可以开始接收卷筒纸。若还要用袋式放浆(中等或厚等级的纸)方法,切割纸张,必须首先脱开与满装机卷11E的辊隙接触,然后才能切断卷筒纸。无论何种情况,在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时,是以尽可能快的方式进行替换,并且尽可能少地产生废纸的数量。图2示出了利用主叉杆14把支承在支承板17上的卷筒11传送到支承轨道12上时的卷筒11的各个阶段11A、11B、11C、11D、11E。在11C-11E阶段,是这样调整支承板的支承角度的。当降低主叉杆14时,卷筒11和卷鼓之间的接触压力基本上保持不变。支承板可转动地安装在主叉杆14上,并且支承板是这样运行的当主叉杆在下面位置,并且卷筒11E在滚动轨道12上时,支承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机器上绕制薄片材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了卷鼓(10)或相应的部件,在其上引导要绕制的薄片材料(W),在本方法中使得新的卷筒(11)与卷鼓(10)产生联系,薄片材料(W)从卷满的料卷上绕到新的卷筒(11)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并结合以下步骤:a.当主叉杆(14)在上部位置时,其不用任何辅助装置就取出空的卷筒(11A、11B);b.由主叉杆(14)引导,以及在与主叉杆(14)相连的支承板(17)的支承下,空的已预加速的卷筒(11B、11C)与转动的卷鼓(10) 产生辊隙接触,通过这个辊隙,要卷制的薄片材料(W)转动并且在此辊隙接触处将其绕制到卷筒(11)上,在主叉杆(14)下降期间,支承板(17)保持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在主叉杆(14)从上向下移动时,卷筒(11C-11E)与卷鼓(10)之间的接触压力基本上保持不变;c.主叉杆(14)在下部位置时,支承板(17)转到这样的位置,即当主叉杆(14)移回到上部位置时,支承板经过卷辊轨道(12)所支承的卷筒(11),当又一次替换卷筒并且支承板(17)准备接收时,重复上述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约施奈格
申请(专利权)人:维美德阿尔斯特罗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