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取装置的管纱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323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管纱在卷取位置相对于基准平面保持精度良好的垂直姿势的卷取装置的管纱切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卷取装置的管纱切换装置,将插有管纱的托架9从待机位置24移向卷取位置,将插有空纸管的托架从卷取位置排出,并设有对在卷取位置的托架向下加压的托架装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自动络筒机中多个并列配置的卷取装置的卷取位置供给管纱,并且同时将空的纸管排出的卷取装置的管纱切换装置。例如,已知一种自动络筒机,给在环锭细纱机中生产用的多个喂纱筒管续纱,且一面除去纱结等的不良部分,一面在锥形和筒形之一的卷装件上进行自动卷绕。该自动卷绕机并列配置多个卷取装置的纱锭,如图7所示,说明其中一个卷取装置的纱锭的机构配置。在图7中,卷取装置101由支承管102和导管103来固定位置,从装置所定位置中的规定位置上,管纱4引出的纱Y通过纱球消除器106、给予规定张力的盘式或门式张力器107、检出纱的不良部分的纱结捕捉器108等并借往复鼓轮113的回转而卷绕在卷装件114上。115是接纱装置,116是引导卷装侧的面纱向接纱装置115去的吸口,117是将喂纱筒管侧的底纱引导到接纱装置115去的中继管,各卷取装置101都有上述各部件,这样的卷取装置101有多个并列设置而构成一台自动络筒机。此外,喂纱筒管4插在一个个独立的托架5上,以这种状态从管纱供应传送带1经过管纱切换装置3向卷取位置11供应。然后,卷取完毕的空纸管8经过管纱切换装置3向空管纱排出传送带2排出,立即就向卷取位置11提供新的管纱4。作为上述管纱切换装置3在日本特许公开1984年69370号公报上已公开,下面以图8和图9为基础来说明这种管纱切换装置3。在图8中,101是在纸面前后方向的一定间隔配置多个卷取装置,1是沿该装置101在纸面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管纱供应传送带,2是沿该装置101在纸面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空管纱排出传送带,3是两个传送带1,2之间配置的管纱切换装置。如图所示,管纱供应传送带1移送插立在托架5上的管纱4。梭芯7通过台阶部6而栽在中空园盘状的托架5上,管纱4是将其纸管8的下端插入该梭芯7而以直立姿势置于台阶部6上,在梭芯7的头部设置有连通托架5内的中空部和纸管8的中心孔9的通孔10,管纱4的纱端头Y伸入并下垂于上述中心孔9内。管纱供应传送带1和空管排出传送带2互相之间设有高低位置之差,管纱切换装置3被倾斜地设置在两者之间,管纱4从管纱供应传送带1被运向管纱切换装置3中的卷取位置11时,卷取装置101(图上没有表示)被卷绕到卷装件上,已成为空的纸管用管纱排出传送带2搬送排出。下面,结合图9详细说明管纱切换装置3。在两个传送带1,2间形成前述托架5的曲折通路12的第1和第2导板13,14固定在卷取装置101上,位于搬入侧通路12a的下面有可以自由地回转的倾斜园板15,位于排出侧通路12b下面有上述曲折的第1导板13的底板16。管纱供应传送带1,倾斜园板15、底板16和管纱排出传送带2互相连续,约形成为同一平面,倾斜园板15的一部分和管纱供应传送带1接触,且以轴17为中心被赋予箭头a方向的回转力。管纱供应传送带1上还设有第3导板18,将由该传送带1通过按箭头b方向移送来的若干个托架5,在导引到搬入侧通路12a内的同时将其余的托架5通过。在第1导板13上由轴21支承着阻挡器20,在阻挡器20顶端有自由滚子19,借弹簧22而有朝箭头C方向回转趋势,而碰接于销子23这种回转被制止。在阻挡器20碰接于上述销子23的状态下,使前述通路12的第1曲折部即待机位置24的出口,因阻挡器有凸部25而变得比前述托架5的台阶部6的外径要狭,将由管纱供应传送带1引入搬入侧通路12a内的托架5停留在上述待机位置24上,通常,在搬入侧通路内确保2个托架5。凸杆26以轴28支承在第2导板14上。凸杆26在通路12的第2曲折部即前述卷取位置11处有将托架5的台阶部6抱住而保持的凹部31,在其另一边构成以上述轴28为中心的弧状滚子支承边32。如图8所示,此凸杆26的轴28随因凸轮组43而上下动作的推杆44致使图外的连锁臂往复运动而回转。为使卷取位置11在倾斜园板15上,托架5位于卷取位置11内时,相当于其梭芯7中心处的倾斜园板15部分上的轴17为中心设有数个弧状通孔34,如图8所示,还在该通孔34的下面位置,梭芯7中心处设置向该通孔34喷出压缩空气的喷嘴35。此外,在该喷嘴35和送风的空气软管36之间设有由杆37控制开关的阀38,由上述软管36送来的空气随轴39的回转、杆37的旋动而通入阀38内,从喷嘴35经过倾斜园板15的通孔34进入托架5内的中空部,进而通过梭芯7的通孔10流入纸管8的中心孔9内,将垂在该中心孔9内纱端头Y1吹向上方。吹上去的纱端头Y1通入卷取装置101的纱球消除器106内,被在上面待机的图外的吸口吸引把持、和图外的卷装件一侧的纱端头结合而进行卷绕。杆37的轴39也由于因凸轮组43而上下动作的推杆45从而往复动作的图外的连锁臂而回转。以上说明了已往的管纱切换装置3的动作,大体上在表示通常的卷取状态的图9情况下处于卷取位置11的托架5为一个,处在搬入侧通路12a内待机位置24上为二个。此时卷取位置11由第1个托架5a因其台阶部6靠在凸杆26的凹部31内而停止着,在待机位置24上的第2个托架5b其台阶部6与阻挡器20的凸部25接触,阻止园板15进行传送。由此状态对第1个托架5a的管纱4的卷取一结束,根据卷取装置101的凸轮组43使轴28回转一定角度。由此,凸杆26以将第一个托架5a保持在其凹部31内如附图说明图10那样向左转动,将该第1个托架5a由排出侧通路12b排出到管纱排出传送带2上。伴随着上述凸杆26的动作,凸杆26的滚子支承边32与阻挡器20的自由滚子19接触,使该阻挡器20的凸部25向左方退避。从而第2个托架5b从上述凸部25中解脱出来,从管纱供应传送带1来的摩擦而获得驱动力,时常使转动的倾斜园板15移动,托架5b和凸杆26的滚子支承边32接触而停止。接着凸杆26复归原来位置,阻挡器20向图9所示原来位置回归,由上述滚子支承边32而停止的第2个托架5b移到凸杆26的凹部31内即移到卷取位置11。同时,图8的轴39回转而解放了阀38,压缩空气从喷嘴35经倾斜园板15的通孔34和梭芯7的通孔10喷出,将管纱4的纱端头Y1吹上去,由图外的吸口吸引夹持,开始卷绕。可是,对于图8的卷取装置,当称为“三分之一卷绕量的剩余退绕量为1/3时,退绕张力的绝对值和振幅急剧地增大,这种增大的程度变大而由于张力发生断纱。还有,随卷取速度的增大纱线结团(因管纱4的斜部4a而不能稳定地松解,圈套圈地几圈纱线互相缠结一起地退绕的状态)现象多有发生。这种退绕张力的增大和纱线结团的发生依存于从管纱4退绕的状态,为了抑止退绕张力的增大和纱线结团的发生、试图使卷取速度高速化,用带有挤压从管纱4上退绕出来的纱线球团的园筒形的纱球消除器106来限制,方案是将纱球消除器106跟随管纱4的退绕在箭头h的方向徐徐地下降。为了使这纱球消除器106的动作有效,使纱球消除器106的内径和纸管8的外径之间的间隙ε要制做得小是必要的。但为了这个间隙ε小,管纱4在卷取位置11时做得相对于倾斜园板15和底板16的基准平面A保持垂直姿势是必要的。不过,对图8的管纱切换装置3来说,存在着如下问题,托架5的高度比可转动的倾斜园板15和第2导板14之间的间隙小,结果因管纱自垂而歪倾,托架5的底面变不稳定,使插在托架5上的管纱在卷取位置11处相对于基准平面A保持精度良好的垂直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取装置的管纱切换装置,将插有管纱的托架从待机位置移向卷取位置,将插有空纸管的托架从卷取位置排出,其特征在于,对在卷取位置的托架设有向下加压的托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荣田喜康切明正治中尾敬史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