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给装置及其进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17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进给装置及其进给方法,其装置包括基座;邻接于基座第一表面的第一滚动元件;外接于第一滚动元件且邻接于基座第二表面的第二滚动元件。当馈送物件时,其方法是将第一滚动元件顺时针转动,物件由第一滚动元件、第一表面之间经第一摩擦力移向第二滚动元件,此时第二滚动元件静止,当物件移至第二滚动元件、第二表面之间且在此之间进行导正后,第二滚动元件顺时针转动且物件经第二摩擦力移向既定位置,此时第一滚动元件空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避免纸张在进给过程中产生歪斜的。在目前的影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事务机器上所使用的自动送纸机构中,其防止纸张在移动时产生歪斜的方式在传送过程中利用一使纸前进的分纸滚轮(SP-roller)将纸张往前传送至一反向转动的进给滚轮(Feeding-roller)。当纸张前进至接触到进给滚轮(Feeding-roller)时,由于进给滚轮为反向转动(即为与纸张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可以达到导正纸张前缘(deskew)的目的。待导正纸张前缘的工作完成之后,进给滚轮将变换为正向转动以将纸张送进事务机器内部做进一步的处理。然而,由于分纸滚轮将纸传送到进给滚轮时,进给滚轮为反向转动,因此会造成纸张的前缘产生翘曲、不平整的现象。这种现象除了破坏纸前缘影响美观之外,更可能造成该纸张无法顺利进入进给滚轮的现象。另一方面,当进给滚轮变换为正向转动以将纸张送进事务机器内部时,由于分纸滚轮将同时变换为反向转动,因此进给滚轮与分纸滚轮可能发生反方向拉扯纸张,造成纸张在前进时的阻力、甚至破坏纸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改进,本专利技术通过单向轴承(one-way bearing)来控制滚轮的转动方式,使现有技术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进给装置,适用于将至少一物件进给至一既定位置,该进给装置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一第一滚动元件,以可转动方式沿着一第一轴心转动,并且该第一滚动元件邻接于该第一表面;一第二滚动元件,以可转动方式沿着一第二轴心转动,该第二滚动元件外接于该第一滚动元件,并且该第二滚动元件邻接于第二表面;当该第一滚动元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物件经移动至该第一滚动元件、该第一表面之间且经由该第一滚动元件、该第一表面之间所形成的一第一摩擦力而移动朝向于该第二滚动元件,此时该第二滚动元件处于空转的状态;当该物件移动至该第二滚动元件、该第二表面之间且经由该物件移动至该第二滚动元件、该第二表面之间进行导正后,该第二滚动元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且该物件通过该第二滚动元件、该第二表面之间所形成的一第二摩擦力而移动朝向于该既定位置,此时该第一滚动元件处于空转状态。依据上述专利技术,其中,该第一滚动元件通过一第一单向轴承所支承,该第二滚动元件通过一第二单向轴承所支承,通过该第一单向轴承限制该第一滚动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进行转动,通过该第二单向轴承限制该第二滚动元件沿着该第二方向进行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进给方法,由一进给装置对于至少一物件进给至一既定位置,该进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该物件进给至设置在一基座上的一第一滚动元件,同时驱动该第一滚动元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且通过该第一滚动元件所形成的一第一摩擦力将该物件移动朝向于一第二滚动元件,此时该第二滚动元件处于空转状态;通过处于空转状态的该第二滚动元件对于该物件进行导正后,随后驱动该第二滚动元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且通过该第二滚动元件产生的一第二摩擦力将该物件移动朝向于该既定位置,此时该第一滚动元件处于空转状态。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纸张在进给过程中产生歪斜或翘曲现象的发生。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的外部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1C为图1B的上视图;图2为图1C的A-A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在进行纸张P馈送前的剖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将纸张P进行导正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C为图3B中的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在完成纸张P的导正后所进行馈送纸张P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D为图3C中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在完成馈送纸张P后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针对例如影印装置、打印装置的进给装置提出说明,并且以物件P(例如纸张,以下将以“纸张P”取代“物件P”)作为被馈送物件。请参阅图1A、1B、1C及图2。图1A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的外部立体图,图1B表示根据将图1A的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1C表示根据将图1B的上视图,图2表示根据图1C的线段A-A所进行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B、图1C所示,本专利技术进给装置1主要包括有一壳体H、一取件装置10、一第一滚动元件11、一第二滚轮元件12、一摩擦片16、一凸轮装置15、一导引部17及一挡片18所组合而成,通过该进给装置1将纸张P自一既定位置X1进给至另一既定位置X2。以下便针对上述各装置、元件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说明。(a)壳体H如图1B、图1C所示,壳体H构成进给装置1的外部主要结构,该壳体H包括有一外罩H-1(如图1A所示)及一基座H-2,其中,上述取件装置10、第一、二滚动元件(11、12)、凸轮装置15、摩擦片16、导引部17及挡片18等设置于基座H-2上,并且通过外罩H-1将上述各元件加以覆盖(如图1A所示)。(b)第一滚动元件11如图1B、图1C所示,第一滚动元件11为一滚轮,该第一滚动元件11设置于一轴杆110上,并且该轴杆110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设置在基座H-2上的两承座W1、W2所共同支承,如此该第一滚动元件11便可沿着一第一轴心Ⅰ-Ⅰ进行转动。在轴杆110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一齿轮110G及一第一单向轴承(one way bearing)11B。该第一单向轴承11B限制轴杆110及第一滚动元件11仅能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转动;当齿轮110G往与该特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轴杆110及第一滚动元件11将不会随之转动、而会空转。(c)第二滚动元件12如图1B、图1C所示,第二滚动元件12为一滚轮,该第二滚动元件12设置在一轴杆120上,并且该第二滚动元件12通过齿轮120G、110G邻接至第一滚动元件11,而轴杆120分别通过设置在基座H-2上的承座W1、W3所共同支承,如此该第二滚动元件12便可沿着一第二轴心Ⅱ-Ⅱ进行转动。在第二滚动元件12的一端部设置有一齿轮120G及一第二单向轴承12B,其中,该齿轮120G啮合于齿轮110G。该第二单向轴承12B限制轴杆120及第二滚动元件12仅能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转动;当齿轮120G朝向与该特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轴杆120及第二滚动元件12将不会随之转动、而会空转。除了上述所提出的第一单向轴承11B、12B可以达到限制第一、二滚动元件11、12分别沿着单一方向进行转动之外,通过单向弹簧或摆臂齿轮组等装置(未图示)连接设置于轴杆110、120的方式也可达到相同的功效。(d)取件装置10请同时参阅图2。如图1C、2所示,取件装置10系为一摆动装置,藉由该取件装置10可将复数纸张P依序进给至第一滚动元件11。该取件装置10包括有相互外接的三齿轮101、102、103及滚轮101R,其中,齿轮103通过一轴杆100所支承而设置在基座H-2上,并且该轴杆100可沿着一第三轴心Ⅲ进行转动,并且在轴杆100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一齿轮100G,如此该取件装置10便可在轴杆100的带动作用下沿着该第三轴心Ⅲ进行一第一位置S1与一第二位置S2之间的摆臂运动(如图2所示)。取件装置10位于第二位置S2时,通过驱动其内部的滚轮101对于最上层的纸张P进行抽取动作,使得被抽取的该纸张P可朝第一滚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给装置,适用于将至少一物件进给至一既定位置,该进给装置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第一滚动元件,以可转动方式沿着一第一轴心转动,并且该第一滚动元件邻接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二滚动元件,以可转动方式沿着一第二轴心转动,该第二滚动元件外接于该第一滚动元件,并且该第二滚动元件邻接于第二表面;当该第一滚动元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物件经移动至该第一滚动元件、该第一表面之间且经由该第一滚动元件、该第一表面之间所形成的一第一摩擦力而移动朝向于该第二滚动元件,此时该第二滚动元件处于空转的状态;当该物件移动至该第二滚动元件、该第二表面之间且经由该物件移动至该第二滚动元件、该第二表面之间进行导正后,该第二滚动元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且该物件通过该第二滚动元件、该第二表面之间所形成的一第二摩擦力而移动朝向于该既定位置,此时该第一滚动元件处于空转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盈显林宗德
申请(专利权)人: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