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龙珠专利>正文

育秧盘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13 阅读:7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农业机械,是一种育秧盘水稻插秧机。主要由手柄动力机构,地轮行走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创新点在于: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以及送秧机构的设计。只要把育秧盘放在工作台上,摇动手柄,插秧机就能边自动行走,边自动插秧,动作协调一致、准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完整,操作方便,具有插秧效率高,竖直插苗,没有漏插,不浮苗,插秧行距、株距一致,株距、深浅度可调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育秧盘水稻插秧机本技术属农业机械,是一种育秧盘水稻插秧机。目前东北三省及其它水稻产区正广泛实行育秧盘育苗技术。如何将手工插秧变为受广大用户欢迎的机械插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目前使用的插秧机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抛秧机采用的抛秧形式无法保障插秧质量和秧苗的成活率,抛出的秧苗易倒、浮苗多、乱插、不比单棵插秧质量好。又如现有人力插秧机操作繁重,劳动强度高,用力拉动机器程度不均,插秧株距也不均匀等。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新型育秧盘水稻插秧机,达到效率高,竖直插苗,没有漏插,不浮苗,操纵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等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一种育秧盘水稻插秧机,主要由手柄动力机构,地轮行走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    手柄动力机构由手柄、主链轮、链条、链轮杆组成。其中手柄与主链轮通过手柄轴安装在链轮杆前端,链轮杆后端固接在曲轴机架前端上方。主链轮通过链条连到曲轴上的被动链轮。地轮行走机构由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可换链轮、被动链轮、链条、张紧轮、活动牙嵌、地轮、离合器手柄、接杆、拨叉杆组成。其中主动齿轮固定在曲轴端部,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被动齿轮与可换链轮装在同一轴上一起转动,可换链轮通过链条,张紧轮与被动链轮连接,被动链轮固定在地轮轴上该地轮轴的键槽上套有活动牙嵌,活动牙嵌与地轮上的牙嵌啮合,两个地轮分别安装在地轮轴两端。离合器手柄通过接杆,拨叉杆连在活动牙嵌。曲轴连杆机构由曲轴机架、曲轴、地轮轴、后摆动杆轴、被动链轮、主连杆、上前杆、下前杆、提落杆、后摆动杆、内连杆、顶位杆、支承杆、顶针、摆动顶针、碰块组成,其中曲轴机架的底部固定在秧船前部分,前端上方固装手柄动力机构的链轮杆,左右两侧装有拨叉手柄和离合器手柄,前端中部装有后摆动杆轴,后端上方装有曲轴,中部装有地轮轴。曲轴的主轴上固装被动链轮,曲轴上装有主连杆,主连杆前端通过上前杆、下前杆与提落杆前端上方连接,提落杆安装在地轮轴上,其前端连在插秧杆的滑槽,且上部固装有牵引钩。-->主连杆中部通过内连杆连到提落杆后部,内连杆下端装有碰块,主连杆后端连在后摆动杆上端,后摆动杆中部安装在后摆动杆轴上,其下端连在插秧杆的尾端,后摆动杆上半部装有顶针,顶针前端顶在顶位杆上部,顶位杆与支承杆安装在提落杆尾部的小轴上,支承杆下端装有摆动顶针。主连杆前部设有深浅度调整螺丝。秧爪与插秧杆机构由秧爪、斜连杆、固定板、圆钉、弹性松杆、插秧杆组成。其中秧爪固定装在插秧杆前端,秧爪具有双爪,双爪外臂与弹性松杆连接,双爪内臂与斜连杆连接,斜连杆中部连在固定板滑槽内的圆钉,组成一体,斜连杆后端连在拉杆,拉杆连在摆动头上端滑槽上,该摆动头下端通过顶杆与摆动推杆下端连接。摆动推杆下端与顶杆连接点之间装有支承插秧杆的弹簧,上端连在插秧杆尾部上方,中部连在后摆动杆下端。送秧机构由送秧机构机架,拨动拉杆机构,纵向、横向送秧机构,工作台机构组成。其中机架底部固定在秧船的后部分,其前端上方装有前滑道板,该滑道板内侧中部装有活动挡板,外侧中部装有活动锁与支承板,活动锁上方设有保护盖。前滑道板下方装有角铁杆,角铁杆一端连在活动挡板,另一端通过长杆与拨叉手柄连接,该拨叉手柄可用来调整插秧机。机架后端上方装有后滑道板。拨动拉杆机构由拉钩、拨动拉杆、顶力弹簧、活动板组成。其中拨动拉杆前端装有拉钩,前端下方装有顶力弹簧与活动板以便顶住拉钩尾部,上方设有推块。拨动拉杆前部分支在支承板凹槽上,后端连在后小摆动杆下端。纵向送秧机构由左右两组机构组成,主要包括左右单齿,左右单齿轴,左右转杆,左右横拉杆,左右横连杆,左右直拉钩,左右扶杆,滑动连杆组成。其中单齿固定在单齿轴下部分,在单齿轴上端装有转杆,转杆通过横拉杆、横连杆与直拉钩连接。直拉钩的前部分被扶杆扶住,扶杆设在直拉钩的侧面平板架上,平板架两端设有角杆。左右两组机构的两个横拉杆与横连杆连接点分别连在滑动连杆两端,互相连接,而运动方向相反。横向送秧机构由左右圆齿,左右齿轮、齿条、滑块组成。其中圆齿与齿轮固装在一起,分别安装在左右单齿轴上回转。齿轮与固定在滑块内侧的齿条啮合,齿条两端设有推板。滑块顶部固定工作台,滑块外侧设有尺度板,尺度板上方设有保护盖。滑块通过滑块轮在前滑道板上滑动。-->工作台机构由工作台面、压架、送秧轮、转动盘、方轴、前引盖、纵向锁组成。其中工作台面呈长方形与育秧盘标准规格相同,其中部设有压架,在前端方轴上装有送秧轮与转动盘,送秧轮面上设有叶片,转动盘与压架之间设有纵向锁,纵向锁前端锁住转动盘外周,下端穿至工作台底部,工作台底部设有推动板,其前端底部固定在滑块顶部,后端底部斜靠在后滑道板上。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是一种育秧盘水稻插秧机,主要由手柄动力机构、地轮行走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创新点在于: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以及送秧机构的设计。只要把育秧盘放在工作台上,摇动手柄,插秧机就能边自动行走,边自动插秧,本插秧机的送秧机构和秧爪的动作协调一致,科学地模仿了人手插秧动作,动作准确、灵活、稳定。插秧效率高,竖直插苗,没有漏插,不浮苗,插秧行距、株距一致,株距、深浅度多级可调,在保证育秧盘秧苗质量前提下插秧率可达99%。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插秧机手柄转动力矩只有15牛顿·米左右,一般劳力均可轻松地长时间操作。本插秧机适合标准规格化方格型育秧盘,也可使用蜂窝型育秧盘,手动可改用机动,插秧四行可改用多行。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为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的方格型育秧盘的俯视图A与结构示意图B、C,和蜂窝型育秧盘俯视图D。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地轮行走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地轮减速箱的示意图;图7是图3中曲轴连杆机构结构与运动轨迹示意图;图8是图7中附属机构运动示意图;图9是图7E中插秧动作示意图;图10是图3中秧爪结构及其夹苗,松苗动作示意图;图11是送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A-A是纵向送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拨动拉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纵向、横向送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拉钩拨叉及纵向,横向送秧机构运动示意图;附图编号:1.手柄            2.曲轴机架    3.后摆动杆      4.5.6.内连杆7.主连杆          8.曲轴        9.上前杆        10.下前杆11.提落杆         12.牵引钩     13.插秧杆       14.弹性松杆15.秧爪           16.送秧轮     17.育秧盘       18.压架19.工作台         20.转动盘     21.直拉钩       22.齿轮23.齿条           24.单齿       25.拉钩         26.圆钉27.拨动拉杆       28.拉杆       29.地轮         30.地轮轴31.顶杆           32.顶位杆     33.支承杆       34.固定板35.后摆动杆轴     36.顶针       37.斜连杆       38.活动牙嵌39.主动齿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育秧盘水稻插秧机,主要由手柄动力机构,地轮行走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曲轴连杆机构由曲轴机架2、曲轴8、地轮轴30、后摆动杆轴35、被动链轮89、主连杆7、上前杆9、下前杆10、提落杆11 、后摆动杆3、内连杆4、5、6,顶位杆32、支承杆33、顶针36、摆动顶针45和碰块52组成,其中曲轴机架2底部固定在秧船78的前部分,前端上方固装手柄动力机构的链轮杆84,左右两侧装有拨叉手柄86和离合器手柄85,前端中部装有后摆动杆轴35,后端上方装有曲轴8,其中部装有地轮轴30,曲轴8的主轴上固装被动链轮89,曲轴8上装有主连杆7。主连杆7前端通过上前杆9、下前杆10连到提落杆11的前端上方,提落杆11安装在地轮轴30上,其前端连在插秧杆13的滑槽Ⅱ且上部固装有牵引钩12,主连杆中部通过内连杆4、5、6连在提落杆11中后部,内连杆6下端装有碰块52,主连杆7后端连在后摆动杆3上端,后摆动杆3中部安装在后摆动杆轴35上,其下端连在插秧杆13的尾端,后摆动杆3上半部装有顶针36,顶针36前端顶在顶位杆32上部,顶位杆32与支承杆33安装在提落杆11尾部后侧的小轴上,支承杆33下端装有摆动顶针45,主连杆7前部设有深浅度调整螺丝53,b、秧爪与插秧杆机构由秧爪15、斜连杆37、固定板34、圆钉26、弹性松杆14、插秧杆13组成,其中秧爪机构固 定在插秧杆13的前端,秧爪15各有双爪,双爪的外臂d与弹性松杆14连接,双爪内臂c与斜连杆37连接,斜连杆37中部连在固定板34滑槽内的圆钉26,组成一体,斜连杆37后端连在拉杆28,拉杆28连在摆动头50上端的滑槽上,摆动头50下端通过顶杆31与摆动推杆48下端连接,摆动推杆48下端与顶杆31连接点之间安装有支承插秧杆13的弹簧47,上端连在插秧杆13尾部上方,中部连在后摆动杆3的下端,c、送秧机构由送秧机架,拨动拉杆机构,纵向、横向送秧机构,工作台机构组成,其中机架7 1底部固定在秧船78的后部分,其前端上方装有前滑道板76,该滑道板内侧中部装有活动挡板74,外侧中部装有活动锁57与支承板81,活动锁57的上方设有保护盖60,机架71后端上方装有后滑道板75,拨动拉杆机构由拉钩25,拨动拉杆27、顶力 弹簧69,活动板61组成,其中拉钩25安装在拨动拉杆27前端,拨动拉杆27前端下方装有顶力弹簧69与活动板61,顶力弹簧69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秧盘水稻插秧机,主要由手柄动力机构,地轮行走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曲轴连杆机构由曲轴机架2、曲轴8、地轮轴30、后摆动杆轴35、被动链轮89、主连杆7、上前杆9、下前杆10、提落杆11、后摆动杆3、内连杆4、5、6,顶位杆32、支承杆33、顶针36、摆动顶针45和碰块52组成,其中曲轴机架2底部固定在秧船78的前部分,前端上方固装手柄动力机构的链轮杆84,左右两侧装有拨叉手柄86和离合器手柄85,前端中部装有后摆动杆轴35,后端上方装有曲轴8,其中部装有地轮轴30,曲轴8的主轴上固装被动链轮89,曲轴8上装有主连杆7。主连杆7前端通过上前杆9、下前杆10连到提落杆11的前端上方,提落杆11安装在地轮轴30上,其前端连在插秧杆13的滑槽II且上部固装有牵引钩12,主连杆中部通过内连杆4、5、6连在提落杆11中后部,内连杆6下端装有碰块52,主连杆7后端连在后摆动杆3上端,后摆动杆3中部安装在后摆动杆轴35上,其下端连在插秧杆13的尾端,后摆动杆3上半部装有顶针36,顶针36前端顶在顶位杆32上部,顶位杆32与支承杆33安装在提落杆11尾部后侧的小轴上,支承杆33下端装有摆动顶针45,主连杆7前部设有深浅度调整螺丝53,b、秧爪与插秧杆机构由秧爪15、斜连杆37、固定板34、圆钉26、弹性松杆14、插秧杆13组成,其中秧爪机构固定在插秧杆13的前端,秧爪15各有双爪,双爪的外臂d与弹性松杆14连接,双爪内臂c与斜连杆37连接,斜连杆37中部连在固定板34滑槽内的圆钉26,组成一体,斜连杆37后端连在拉杆28,拉杆28连在摆动头50上端的滑槽上,摆动头50下端通过顶杆31与摆动推杆48下端连接,摆动推杆48下端与顶杆31连接点之间安装有支承插秧杆13的弹簧47,上端连在插秧杆13尾部上方,中部连在后摆动杆3的下端,c、送秧机构由送秧机架,拨动拉杆机构,纵向、横向送秧机构,工作台机构组成,其中机架71底部固定在秧船78的后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珠金泰旭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珠金泰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