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章专利>正文

一种人力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力插秧机,由机架、秧箱、移箱机构、夹秧架和操作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秧箱上有刮秧板、分秧架和前挡板,夹秧架上的秧夹由固定的一边和活动的一边构成,每个秧夹活动的一边连在一起,其中一秧夹活动的一边和另一秧夹固定的一边套有一个胶套。(*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农业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力插秧机。现有的插秧机,大多存在插空问题,且易折秧头,在实际使用时难以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插空率小,不易折断秧头的人力插秧机。本技术提供的人力插秧机,由机架、秧箱、移箱机构、夹秧架和操作部分组成,秧箱上有刮秧板、分秧架和前挡板,夹秧架上的秧夹由固定的一边和活动的一边构成,每个秧夹活动的一边连在一起,一秧夹活动的一边和另一秧夹固定的一边套有一个胶套。通过操作手柄,便可完成循环往复的插秧过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秧箱上装有刮秧板、分秧架和前挡板,随时保持秧箱上的秧密集、垂直。2、船底上装有秧夹限位顶块,保证秧夹在适当的位置,不会折秧头。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夹秧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秧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秧箱结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机架结构示意图。-->图1中,1-机架,2-秧箱,3-移箱机构,4-夹秧架,5-操作部分。图2中,7-操作手柄,8-秧夹连动绳,9-秧夹,10-胶套,11-秧夹连动杆,12-木棒。图3中,13-秧刮板绳,14-刮秧板。15-分秧架。图4中,16-齿条。图5中,6-秧夹限位顶块。使用时,将秧苗装上秧箱,拉动秧刮绳,通过刮秧板将秧苗密集,右手将操作杆往人的胸前拉,秧夹向上移动,到达秧夹限位顶块时,左手拉动秧夹连动绳8,将秧苗夹住,右手将操作杆往前推,实现秧苗插下,完成一次插秧动作,再将操作杆往胸前拉时,木棒12也往人的方向动,通过移箱机构3,推动齿条14,实现秧箱往左移动,秧夹到达秧夹限位顶块时,夹住下一株秧苗,将操作杆往前推,秧苗插下,完成第二次插秧动作,就以这样的循环操作来完成插秧的全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人力插秧机,由机架、秧箱、移箱机构、夹秧架和操作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秧箱上有刮秧板、分秧架和前挡板,夹秧架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章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