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及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49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室及发生器,所述燃烧室,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若干套环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以及固定在燃烧室主体内的导流件。所述发生器包含前述所述燃烧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燃烧室及发生器,结构简单、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作为天然气燃烧换热部件,适用于吸收式燃气热泵机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室及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室及发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在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和燃气。目前直燃式燃烧主要使用的能源有天然气、燃油、液化气、煤气和煤等,许多大中型城市为了解决大气环境污染,纷纷划定无煤区,准备更多地利用电力、油气等优质能源,夏季是天然气、燃气使用的低谷,却是电力负荷的高峰期,小型燃机可降低电网夏季高峰负荷,填补天然气、燃气的低谷,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均衡利用,这使小型燃机的利用日益广泛,然而直燃式燃烧室又是吸收式机组传热部件,故直燃式燃烧室的如何设计,对提高吸收式机组效率与节约能源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室及发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室,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若干套环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固定在燃烧室主体内的导流件。优选地,所述套环与所述燃烧室主体采用钎焊连接。优选地,所述U型片在所述套环内腔内沿其内壁环形设置,所述U型片与所述套环采用钎焊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套环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采用铸造或机械加工方法制得;所述U形片为碳钢或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采用铸造成型、冲压成型、挤压成型或轧制成型制得。优选地,相邻两个套环内的U形片在高度方向错开。优选地,所述导流件为陶瓷材料或不锈钢材质。优选地,所述导流件为陶瓷纤维材质,通过模具成型、车床加工,最后固化处理,即得。优选地,所述燃烧室主体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采用锻造或铸造成型制得。优选地,所述燃烧室还包括燃烧室外壳,所述燃烧室外壳以间隙配合形式套设于所述燃烧室主体外。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生器,包含前述任一项所述燃烧室。优选地,所述燃烧室下方连接有底座。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室及发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燃烧室,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若干套环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以及固定在燃烧室主体内的导流件。所述发生器包含前述所述燃烧室。本专利技术所述燃烧室及发生器,结构简单、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作为天然气燃烧换热部件,适用于吸收式燃气热泵机组。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燃烧室示意图。图2显示为A-A剖面图,反映U形片的排列状态。图3显示为图1中I放大。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U形片的主视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U形片的俯视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U形片的侧视图。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燃烧室主体2套环3U形片4导流件5燃烧室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室,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1,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2,若干套环2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2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3。U形片3成360度均匀分部,且每相近层的U形片3成特定角度交错放置,可使燃烧产生的气体近似曲线轨迹上升,对上升气体形成扰流,增加了上升气体与燃烧室内部的接触时间,增大传热效率。若干套环2与相应的U形片3组成的整体结构可以在用一体铸造成型,也可以分别成型后再组装。优选地,U形片3与套环2分别成型后再组装,U形片3与套环2接触部位使用铜丝真空钎焊,焊接牢固,同时铜的导热系数高,利于传热。所述套环4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采用铸造或机械加工方法制得,机械加工方法包括使用车床、加工中心等设备加工制造;U形片3为碳钢或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采用铸造成型、冲压成型、挤压成型或轧制成型。再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述,U形片3的顶部设计成弧型,有利于其与套环2内壁紧密接触,使用U形片3增大了表面积,使换热面积与原来光管相比增大了5倍。再一实施例中,燃烧室主体1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可以采用锻造或铸造成型。再一实施例中,燃烧室还包括固定在燃烧室主体1内的导流件4,所述导流件4为耐火陶瓷纤维材料或不锈钢材料,设置于所述U形片3围成的内腔内。导流件4主要用于分散火焰,使其沿燃烧室内壁传热。优选地,导流件4为陶瓷纤维材质,其结构示意图见图7,通过模具成型、车床加工,最后固化处理,即得。具体方法如下:(1)陶瓷纤维模具成型为导流件粗坯;(2)所述导流件粗坯经过车床加工得到导流件半成品(其结构与图7所示导流件相同);(3)将固化剂均匀的喷洒在所述导流件半成品的表面,晾干或晒干或烘干,即得导流件成品。由于陶瓷纤维属于易碎物件,故需要固化处理,固化剂使用市售的陶瓷纤维固化剂。使用时,可以使用固化剂原液或将固化剂原液与纯水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均匀,喷洒或使用毛刷均匀的涂在导流件半成品表面,或将导流件半成品浸泡在固化剂中,浸泡时间为2~3s为最佳,然后使用烘干炉烘干或晒干或晾干。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筒还包括燃烧室外壳5,所述燃烧室外壳5以间隙配合形式套设于所述燃烧室主体1外。随着热量梯度的减少,为了传热速度的加快,减小传热热阻,提高效率,同时也为了减少的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再一实施例中,燃烧室主体1内的空腔的内径不等同,其中部的直径向底端逐渐增大。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生器,包含前述任一项所述燃烧室。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下方连接有底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燃烧室,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1,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2,若干套环2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2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3;以及固定在燃烧室主体1内的导流件4。所述发生器包含前述所述燃烧室。本专利技术所述燃烧室及发生器,结构简单、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作为天然气燃烧换热部件,适用于吸收式燃气热泵机组。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且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燃烧室及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若干套环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固定在燃烧室主体内的导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收式燃气热泵机组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空腔的燃烧室主体,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套环,若干套环沿燃烧室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每个所述套环的内腔内沿内壁环型设置若干U形片;固定在燃烧室主体内的导流件;所述U形片在所述套环内腔内沿其内壁环形设置,所述U形片与所述套环采用钎焊连接固定;相邻两个套环内的U形片在高度方向错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吸收式燃气热泵机组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与所述燃烧室主体采用钎焊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吸收式燃气热泵机组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为碳钢或不锈钢材质,采用铸造或机械加工方法制得;所述U形片为碳钢或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采用铸造成型、冲压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张凤学李振昌马刘红边瑞朋李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