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运动的料幅转移到卷绕芯上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28959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运动的料幅(3),尤其纸幅或卡纸幅,转移到一个新的卷绕芯(6)上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起始切割件(11、11.1)以这样的方式置入料幅(3)与卷绕辊(2)之间,即,使置入的起始切割件(11、11.1)的一个区域(11.2)未被料幅(3)覆盖;当起始切割件(11、11.1)到达一个由卷绕辊(2)和新的卷绕芯(6)构成的辊隙(N2)后,至少暂时在未覆盖区(11.2)内与新的卷绕芯(6)连接;以及,至迟在料幅(3)从新的卷绕芯(6)排出点(Q),引起和/或有可能通过起始切割件(11、11.1)切割料幅(3),由此形成一个新的连接在起始切割件(11、11.1)和新的卷绕芯(6)上的料幅始端。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实施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卷绕机(1)。(*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按第一和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将优选经一个卷绕辊的部分区域运动的料幅,尤其纸幅或卡纸幅,转移到一新的卷绕芯上的方法。按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优选经一个卷绕辊的部分区域运动的料幅,尤其纸幅或卡纸幅,转移到一个与此卷绕辊构成辊隙的新的卷绕芯上,尤其空滚筒上的方法,其中,优选地在料幅的至少一个边缘区内,借助至少一个沿着料幅运动方向设在辊隙上游的切割装置,优选地一个横向切割装置,构成至少一个转移条。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实施这种方法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切割装置,优选地横向切割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实施这些方法的各自的卷绕机。
技术介绍
这种用于转移料幅的方法例如应用于造纸机或造卡纸机、涂料机、卷割机或类似机器的卷绕装置的领域内,以便在不间断生产过程的情况下,亦即在造纸机或卡纸机不停车的情况下将料幅连续卷绕在多个也称为空滚筒的空卷绕芯上,或将料幅个别地,亦即在纸幅或卡纸幅拉断后或在造纸或造卡纸机起动后,卷绕在一个优选地空卷绕芯上。在这里必须保证,将通过切割料幅形成的料幅始端供给新的卷绕芯,以便在新的卷绕芯上构成一新的卷筒。由德国公开文件DE 42 08 746 A1已知一种换筒的方法,其中将连续供往卷绕辊的料幅转移到一新卷筒(空滚筒)上,后者与卷绕辊接触。在此过程中,料幅的中部,所谓转移条,借助两个切割装置在一个沿着料幅的运动方向位于卷绕辊上面的位置进行切割。转移条在上侧,亦即在面朝空滚筒的那一侧,借助给胶器涂胶粘剂并粘在空滚筒的表面上。此转移过程通过两个切割装置朝各自的料幅边缘方向运动最终完成。因此,在此方法中的前提条件是,这种胶粘剂允许最迟在离开辊隙时完全和可靠地撕开转移条。遗憾的是这种假设实际上仅在极罕见的情况下才得到证实。上述文件的专利技术者也已认识到这一点,并为了分离此转移条(切割在切割线之间的料幅)建议了一单独的转移条分离装置。由此,在此实施形式中全面利用了由美国专利US 4,445,646 A已知的方法,此方法涉及在转移条上侧供给胶粘剂。此方法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以及构件和组件的数量很大。在转移纸幅时,方法的各步骤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复现性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此外,此方法绝对不适用于转移有高抗断裂强度的纸幅,例如塑料料幅和卡纸。在由PCT公开文件WO 97/48632A1已知的方法中,使用胶粘剂将转移条在切割的同时转移到空滚筒上也处于重要地位。在这里,除了已公开的两面胶带或胶粘标签外,还建议采用形式上为热融体和类似物的胶粘剂。此外,还规定不仅在料幅上侧涂胶粘剂,而且也在空滚筒的外表面上涂胶粘剂。这是供给胶粘剂的另一种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对于提高方法的可靠性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这里,与前言援引的德国公开文件相比的一个区别可发现是在切割装置的配置和选择方面。在这里取消了使用机械的圆盘刀,它们在实际工作中反正存在许多缺点,以及代替圆盘刀采用水射流作为切割剂,借助它料幅既可在卷绕辊前也可直接在卷绕辊上切割。限于在料幅已通过部分卷绕辊导引和得到支持的部位用水射流切割料幅,出自于工艺过程的原因这并不是强制性必要的。但因为在卷绕辊前的水射流切割装置由已提及的德国公开文件DE 42 08 746 A1,尤其第5栏第32行,已知,这一限制仍是可以理解的。在此方法中的主要缺点实际上仍然是绝对不适用于转移有高抗断裂强度的纸幅。在欧州专利申请EP 0 543 788 A1中公开了有关切割转移条的另一种思想。虽然单独的转移条切割装置设在辊隙后面,但与上述两个文件DE42 08 746A1和US 4,445 646 A相反不设在料幅的上侧。例如借助朝料幅和空滚筒定向的空气射流切断转移条,现在对于许多料幅能变得比较可靠。但为了实现此布局,必须至少短时取消卷绕辊与满筒之间的接触,这对于连续的卷绕过程而言意味着是一个严重的缺点。为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特殊的卷绕方法,这些方法尤其包括中央驱动和构成备用辊隙的构件。例如在两个欧州专利文件EP 0 483 092 B1和EP 0 788 991 B1、PCT公开文件WO 98/52858 A1和德国公开文件DE 198 07 897 A1中介绍了此类方法和设备。然而它们需要更高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此外,由于其作用机构,它们可能导致损坏料幅的表面。这种方法的另一个缺点在于,料幅始端宁可说是无规则地转移到空滚筒上。虽然公开了用空气射流送风,然而实际上人们信任料幅始端的所谓自动导引到新的卷绕芯上。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只能有条件使用有例如大的单位面积重量或刚度的料幅,例如卡纸,根本不能以此方式转移。此外,由于在料幅始端与空滚筒之间缺少连接,不能保证规整地开始卷绕。此外,美国专利US 5,954,290 A公开了一种设备用于将运动中的纸幅转移到一新的卷绕芯上。其中规定,在纸幅的一个边缘区可将一条其长度为料幅宽度许多倍的高强度分离带以这样的方式直接置入辊隙中,即,使其始端与新的卷绕芯连接。在这之后,分离带螺旋形卷绕在新的卷绕芯上,在此过程中,同时撕断整个料幅并转移到此新的卷绕芯上。尽管此几十年以来已知并尤其在造纸工业中常用的方法,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改进和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其主要缺点至今没能消除。这在于下列事实,即,更换滚筒后留在卷绕芯表面上的分离带始终在料幅上造成加压部位,分离带的厚度出自于工艺过程的原因不允许任意地小,这导致在卷筒的芯部区内可观的废料量,由此严重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此方法另一个由系统引起的缺点是,强制性地必须将分离带直接置入辊隙内,因此辊隙的位置实际上不能改变。此外,用于撕裂料幅的分离带不仅对操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巨大伤害和生命危险,而且作为一次性制品使用的分离带符合环保的废物处理问题也日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另一些不同的出版物还已知另一些用于转移运动料幅的方法和设备,但它们全都有或多或少严重的缺点。例如美国专利文件US 4,444,362 A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原则上根本不存在转移条,因为料幅始端借助横向切割装置在卷绕辊前已完全构成。通过将横向切割装置布置在辊隙后,与之相比形成了一种更加可靠的方法,它同样取消构成转移条。然而此由欧州专利申请EP 0 997 417 A1已知的方法,只能用在一种配备中央驱动装置和构成备用辊隙的构件的卷绕机上。此外,德国专利文件DE 35 15 519 C2介绍了一种方法,其中尽管构成转移条,然而它与走在前面的料幅的连接,在辊隙前已完全分离。与在美国专利US 4,444,362 A中一样,在这里当然也存在同样的疑问“与谁都不连接的”料幅始端能可靠地一直输送到辊隙并导引到新的卷绕芯上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方法和卷绕机,它们能在过程可靠性及过程效率高和低投资及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最佳地将运动中的料幅转移到一新的卷绕芯上,以及完全克服已知的先有技术的缺点。此外,此方法应尽可能可以同样应用于所有已知类型的卷绕设备和多种料幅类型。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此目的在一种方法中采取下列措施达到,即,至少一个起始切割件以这样的方式置入料幅与卷绕辊之间,亦即使置入的起始切割件的一个区域未被料幅覆盖;当起始切割件到达一个由卷绕辊和新的卷绕芯构成的辊隙后,至少暂时在未覆盖区内与新的卷绕芯连接;以及,至迟在料幅从新的卷绕芯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将优选地经卷绕辊(2c)部分区域运动中的料幅(3c)尤其纸幅或卡纸幅转移到一个与卷绕辊(2c)构成辊隙(N2c)的新的卷绕芯(6c)上、尤其空滚筒上的方法,其中,优选地在料幅(3c)的至少一个边缘区(8c、8.1c)内,借助至少一个沿着料幅(3c)运动方向设在辊隙(N2c)上游的切割装置(9c、9.1c)优选地一个横向切割装置,构成至少一个转移条(10c、10.1),其特征为:至少一个起始切割件(11c、11.1c)以这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借助至少一个释出装置(12c、12.1c、12.2c)置入所述至少一个转移条(10c、10.1c)与卷绕辊(2c)之间,即,使被置入的起始切割件(11c、11.1c)的一个区域(11.2c)未被此转移条(10c、10.1c)覆盖;起始切割件(11c、11.1c)到达由卷绕辊(2c)与新的卷绕芯(6c)构成的辊隙(N2c)后,至少暂时在未覆盖区(11.2c)内与新的卷绕芯(6c)连接;以及,至迟在料幅(3c)从新的卷绕芯(6c)的排出点(Qc),引起和/或有可能通过起始切割件(11c、11.1c)至少一次切割转移条(10c、10.1c),由此形成一新的连接到起始切割件(11c、11.1c)和新的卷绕芯(6c)上的料幅始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格蒙特马德察克马蒂亚斯沃尔法特
申请(专利权)人: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