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昊专利>正文

一种泥中彩绘画陶瓷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9136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中彩绘画陶瓷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泥中彩绘画陶瓷的制备工艺,包括备料、卷展、叠压、灌注、模印、素烧成型、绘画及装饰、烧造成瓷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相对于传统陶瓷行业主要有三方面创造:(1)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为将泥、釉、彩(胚体、色彩及装饰、面釉)彻底融为一体的创烧;(2)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一改传统陶瓷白+彩的工艺流程,创烧出通体彩+彩的艺术表现形式;(3)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中,陶瓷胚体本身就起到绘画及装饰的载体及模具的功能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泥中彩绘画陶瓷制品,外观平整、晶莹润泽,耐酸碱、不褪色,鲜艳明亮,具有富于韵味的艺术表现效果以及装饰效果,并且能够融入个人的创造发挥,形成极具个性的艺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工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泥中彩绘画陶瓷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专利技术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中外陶瓷文化、生产、制作及装饰,由於存在相當的难度,因此一直保持在厂家和专业陶瓷行业范围中实现;一直无法实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推广,只是被广大群众接受、喜爱、选择并使用的事实;一直不能广泛地让大众“独立自主”的参与陶瓷、制做、表现和自己动手制作陶瓷等等的可能;古往今来,一直都是“御用”、“皇家”或“官窑”和“名窑”、或商业产业、或商业产品的专属,这是不争的事实。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中彩绘画陶瓷的制备工艺,所述的泥中彩绘画陶瓷的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高效,可根据个人喜好,绘制所需图案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工艺相对于传统陶瓷行业主要有三方面创造:(1)本专利技术工艺为将泥、釉、彩(胚体、色彩及装饰、面釉)彻底融为一体的创烧;(2)本专利技术工艺一改传统陶瓷白+彩的工艺流程,创烧出通体彩+彩的艺术表现形式;(3)本专利技术工艺中,陶瓷胚体本身就起到绘画及装饰的载体及模具的功能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泥中彩绘画陶瓷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泥中彩绘画陶瓷制品,所得泥中彩绘画陶瓷制品平整、晶莹润泽,耐酸碱、不褪色,能够长期保持清晰、鲜艳和明亮,能充分表现视觉艺术所要求的富于韵味的艺术表现效果以及装饰效果。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泥中彩绘画陶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备料;原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和辅料;所述金属氧化物经过1450°c -1750°c预处理;所述辅料包括S1jP A1 203;(2)将采用步骤(1)原料制备的坯料体进行卷展、叠压、灌注、模印,之后素烧成型;(3)在步骤(2)所得素烧成型胚料上采用经过1450°C _1750°C预处理的金属氧化物,进行绘画;(4)将步骤(3)所得经绘画的胚料烧造成瓷。本专利技术泥中彩绘画陶瓷,以金属氧化物和辅料为原料,胎、釉、彩一体,并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经过预处理的金属氧化物组分和配比,混合调色并绘制所需图案,经成型烧造即可得到个人自行设计的陶瓷产品,工艺简单,生产高效。传统的胎、釉、彩的制备工艺只能得到“白+彩”的瓷器产品,而本专利技术工艺可以得至IJ“彩+彩”一体的瓷器产品,也就是一种泥中彩(料在釉中、釉在泥中、泥入画中)形式的瓷器产品。本专利技术工艺打破传统陶瓷平面工艺流程的研究,将多层单一的制作工艺合为一处;以高温彩、釉、泥彻底融合,形成一种在高温烧制中融结、体现、还原为本色的釉泥料,并以这种彩釉泥直接进行艺术创作。本专利技术泥中彩是脱离传统陶瓷工艺手段而形成独立的艺术品类。一改传统釉层关系,将有层的平面改变为无层(同时具备彩、釉、泥)的颗粒;将繁琐的工艺改变为直接的塑造,以单色(素描)现象提升为具备多色系、冷暖对比、色相明确的灰色调,将有光的釉层分解到瓷泥中,达到与壁画、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工笔重彩等视觉艺术语言所相近的,并具有自身独特的陶瓷视觉艺术语言。传统彩瓷工艺有三个方面无法控制的客观现象:一、从考古发掘的标本中不难发现:a、凡从化妆土表层脱落的“有釉层”,彩料和釉层会一同剥离;b、同坯体素烧在一起的化妆土表面不留彩料纹饰痕迹。说明传统彩瓷工艺的彩料只能沉入釉中,而不会同坯面烧结熔融,也说明了彩釉层结合的紧密性。二、釉下彩和釉中彩有一个共同现象,即釉下彩的施彩纹饰部分,不会凸出釉面,有的甚至下凹。a、乃是因为釉彩被坯面吸附,在罩釉时,釉水消耗气压下自然匀力所造成;b、釉中彩绘在平匀的釉面加绘一层彩料,增加了纹饰部分的总厚度,因而出现两种不同的烧成效果:1.当釉粘度低时流动性就大,在高温熔融、气压和炉压的作用下,在彩料沉入釉中后,彩釉具有一定的变化现象(彩釉较不稳定);2.若是浓度相对较高、釉面较厚,在熔融后流动性就小,虽能达到坯体瓷化和釉层玻化要求,但釉面不易匀平,因而彩料及其周围的釉面都会发生变化。三、由于彩料缺乏与坯体的吸附力,彩料向釉中沉降融合,彩料极易被熔融运动的釉质和上升气泡沸离开来,造成边界不清的晕散现象,此种晕散的现象,是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使画面表现内容不稳定)。从制作工艺和烧成过程中彩釉层次变化来看,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流程性工艺”。烧制前按照由内到外“坯-料-釉-彩”的釉、彩层次关系进行施釉和绘彩制作,烧成后仍然保持原釉彩层关系,这是传统工艺彩瓷技术;另一种为“烧成性工艺”,属于釉上彩绘,釉上彩在低温中烧制;釉上彩独立融合,有着脱离主体的特性;形成与坯体釉面毫无关系的现象等。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因彩料缺少与坯体(泥面)的吸附力,彩料和釉层如果以泥为载体则更易与坯体结合、更加牢固;二、由于绘在坯面的彩料反而被釉层吸融,彩釉之间很难直接控制,不如直接融合再让它们共同玻化;三、在熔融状态下,由于釉的沸涌流动,极不稳定,难以间接控制,缩釉现象防不胜防,因而对于陶瓷绘画就必须进行降解,以提高它的稳定性;四、传统彩瓷的坯体、彩料釉层、“釉上”彩层几乎都是在相对独立的瓷化、玻化和固化,如果打破它们的相对独立,让它们在混合的条件下,共同瓷玻化,那么相对的独立层就不存在,也就解决了陶瓷绘画的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泥中彩以泥为中间体,使釉泥和坯体(泥面)紧密的自然结合,解决彩料和釉层容易分离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泥中彩釉泥呈水质胶状,可以直接在白坯瓷面上作画,经高温烧成。烧成后的颜料色彩相当稳定。本专利技术泥中彩采用特定的金属氧化物组成,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呈现出不同色泽的灰色调,达到绘画所需要的表现力。而且,本专利技术泥中彩既可以对不同的“釉泥料”进行任意调配,形成各种颜色釉泥,又可以单独勾线填色表现,显现其丰富、自由的操作特色。创作时,通过深浅浓淡的釉泥,表现出绘画主体的明暗层次。在细部处理的釉泥调配上,可以根据画面需要进行调整。在表现形式上,不论是具象还是意象“泥中彩”都能表达出作者创作意图。本专利技术泥中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泥中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中彩绘画陶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备料;原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和辅料;所述金属氧化物经过1450℃‑1750℃预处理;所述辅料包括SiO2和Al2O3;(2)将采用步骤(1)原料制备的坯料体进行卷展、叠压、灌注、模印,之后素烧成型;(3)在步骤(2)所得素烧成型胚料上采用经过1450℃‑1750℃预处理的金属氧化物,进行绘画;(4)将步骤(3)所得经绘画的胚料烧造成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昊
申请(专利权)人:徐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