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8347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竖井模板存在装模与脱模过程复杂,且需要操作者进入竖井内部通过拆装螺栓的方式进行模板的拆装,以至于浇筑质量不够理想,浇筑速度较慢的问题。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整体内支撑架和四个平面模板;平面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组,滑槽组包括竖直设置在平面模板上的上段滑槽和与上段滑槽底端连通的下段滑槽,上段滑槽和下段滑槽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整体内支撑架具有四个外侧面,其外侧面设有与滑槽组对应的滑块机构,滑块机构与滑槽组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装模与脱模过程复杂简单,不需要操作者进入竖井内部通过拆装螺栓的方式进行模板的拆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竖井模板,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
技术介绍
竖井模板是用于混凝土浇筑成型的钢制模板;在进行有竖井、孔洞等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先进行竖井模板的安装,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竖井模板的拆除然后移出竖井。现有竖井模板存在的缺陷有:整体性比较低使用时需要装模,使用后需要脱模,装模与脱模过程复杂,且需要操作者进入竖井内部通过拆装螺栓的方式进行模板的拆装,以至于浇筑质量不够理想,浇筑速度较慢;角模较大使竖井模板的整体刚性降低导致竖井内壁平面度大,当竖井尺寸小于1.2x1.2m时由于空间小,模板结构大,导致传统模板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竖井模板存在装模与脱模过程复杂,且需要操作者进入竖井内部通过拆装螺栓的方式进行模板的拆装,以至于浇筑质量不够理想,浇筑速度较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包括整体内支撑架和四个平面模板;平面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组,滑槽组包括竖直设置在平面模板上的上段滑槽和与上段滑槽底端连通的下段滑槽,上段滑槽和下段滑槽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整体内支撑架具有四个外侧面,其外侧面设有与滑槽组对应的滑块机构,滑块机构与滑槽组滑动连接。进一步的,平面模板包括面板;面板的一面均匀设有多个横面筋和多个竖面筋,多个横面筋和多个竖面筋均依次排列,横面筋和竖面筋相互交叉连接。进一步的,横面筋和竖面筋组成的平面上设有多个角钢;上段滑槽竖直设置在角钢上,角钢的高度大于面板的高度。具体地,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还包括多个角模;相邻的面板的边通过多个角模连接;角模的宽度:竖井的宽度=1:23-66ο具体地,面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挂板。具体地,整体内支撑架包括八个连接槽钢、多个依次排列的钢架平面;钢架平面由两个横支撑架和两个竖支撑架相互交叉连接组成;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横支架端或竖支撑架端通过连接槽钢连接。具体地,连接槽钢与横支撑架或竖支撑架之间均通过滑块机构连接。具体地,滑块机构为滑销或螺栓。具体地,八个连接槽钢的顶部均设有吊孔,吊孔内穿有吊绳。具体地,下段滑槽的底端与其所在角钢之间距离的范围为30mm-60mm ;下段滑槽的底端与其所在角钢之间距离最优为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整体内支撑架为一个整体在脱模与装模的过程中不需要将整体内支撑架拆散,这减少了本专利技术的拆装时间,使操作者使用更加方便快捷;装模时整体内支撑架因为其自身的重量而向下滑动,直到滑销到达下段滑槽的底部,从而使平面模板支撑到位;脱模时通过吊绳向上提升使滑销从下段滑槽滑到上段滑槽,使平面模板向内收缩提出本专利技术实现脱模,故本专利技术装模和脱模过程简单,不需要操作者进入竖井内部进行拆装,使浇注的质量更好,浇注的速度更快。【附图说明】图1为平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整体内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上段滑槽,2-下段滑槽,3-面板,4-横面筋,5-竖面筋,6_角钢,7_角模,8_定位挂板,9-连接槽钢,10-横支撑架,11-竖支撑架,12-滑销,13-吊孔,14-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包括整体内支撑架、四个平面模板、多个角模7 ;整体内支撑架具有四个外侧面,其外侧面与平面模板滑动连接;平面模板包括面板3 ;面板3的底部设有两个定位挂板8 ;面板3的一面均匀设有多个横面筋4和多个竖面筋5,多个横面筋4和多个竖面筋5均依次排列,横面筋4和竖面筋5相互交叉连接;横面筋4和竖面筋5组成的平面上设有四个角钢6,两个角钢6为一个角钢6组,两个角钢6组均匀设置在横面筋4和竖面筋5组成的平面上,相邻角钢6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角钢6之间的距离;角钢6上均匀设有三个滑槽组,滑槽组包括竖直设置在角钢6上的上段滑槽1和与上段滑槽1底端连通的下段滑槽2,下段滑槽2的底端与其所在角钢6之间距离为30mm。整体内支撑架包括八个连接槽钢9、三个依次排列的钢架平面;钢架平面由两个横支撑架10和两个竖支撑架11相互交叉连接组成;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横支架端或竖支撑架11端通过连接槽钢9连接;连接槽钢9与横支撑架10或竖支撑架11之间均通过滑块机构连接;滑块机构为滑销12。滑销12与上段滑槽1和下段滑槽2均滑动连接,相邻的面板3的边通过多个角模7连接,则使整体内支撑架的外侧面与平面模板滑动连接。其中,角钢6的数量、滑槽组的数量、连接槽钢9的数量、钢架平面的数量、横支撑架10的数量、竖支撑架11的数量、角模7的数量、定位挂板8的数量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段滑槽2的底端与其所在角钢6之间距离的范围为30mm-60mm内其他长度;滑块机构也可其他能连接连接槽钢9与横支撑架10或竖支撑架11的零件,如螺栓;角模7的宽度:竖井的宽度=1:23-66 ;角模7的宽度:竖井的宽度最优比值1:23 ;本专利技术中角模7的宽度与竖井的宽度的比值较小,使本专利技术的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提升式竖井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内支撑架和四个平面模板;平面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组,滑槽组包括竖直设置在平面模板上的上段滑槽(1)和与上段滑槽(1)底端连通的下段滑槽(2),上段滑槽(1)和下段滑槽(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整体内支撑架具有四个外侧面,其外侧面设有与滑槽组对应的滑块机构,滑块机构与滑槽组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宏林毛艳芳王京钱杨立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春鹰模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