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进料机构、螺旋上料机及出料机构,螺旋上料机内设有螺旋杆,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给料器及第一旋转接头,进料斗的下端连接给料器,给料器内设有进口塞、出口塞、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进口塞与出口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有从动齿轮;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上连接有主动齿轴;给料器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第一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螺旋上料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上料机取代人为控制实现上料,避免因人为操作而出现的纰漏,同时在进料机构中增加给料器,缓冲进料压力,使物料分批有序得进入螺旋上料机内,避免螺旋上料机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是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在常温下是一种透明的固体,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0.Ca0.6Si0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娃。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生产玻璃过程中,常用到的设备有高压釜、钢化炉等,这类设备体积较大,进料口位置较高,采用人为控制上料,不仅操作困难、费时费力,且常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纰漏,影响正常的玻璃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采用螺旋上料机取代人为控制实现上料,避免因人为操作而出现的纰漏,并增加旋转部件,赋予螺旋上料机旋转功能,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设备。同时在进料机构中增加给料器,缓冲进料压力,使物料分批有序得进入螺旋上料机内,避免螺旋上料机堵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进料机构、螺旋上料机及出料机构,螺旋上料机固定于机架上,螺旋上料机的下端安装有进料机构,螺旋上料机的上端安装有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旋上料机内设有螺旋杆,螺旋上料机的表面安装有夹套,夹套上连接有转轴,转轴活动连接于机架上,转轴上连接有把手,把手固定于机架上;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给料器及第一旋转接头,进料斗的下端连接给料器,给料器内设有进口塞、出口塞、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进口塞与出口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有从动齿轮;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上连接有主动齿轴,主动齿轴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给料器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第一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螺旋上料机;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旋转接头及出料器,第二旋转接头的上端连接螺旋上料机,第二旋转接头的下端连接出料器。进一步,机架包括有支脚,支脚上设有滑轨,滑轨之间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安装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控制滑杆。滑杆用于固定螺旋上料机,避免其发生不必要的转动。紧固螺栓通过固定滑杆,进而实现固定螺旋上料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进一步,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夹套,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机架,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上设有把手;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夹套,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机架。转轴可带动夹套转动,结构简单。进一步,螺旋上料机包括有第一电机及减速机,第一电机设置于螺旋上料机的下端,第一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螺旋杆。由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易用控制;减速机降低第二电机的输出转速,避免因旋转过快而影响上料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给料器包括进料口及出料口,进料口连接进料斗,进料口与进口塞相匹配;出料口连接第一旋转接头,出料口与出口塞相互匹配。优选后,进口塞与出口塞均呈半球形。采用该形状的进口塞与出口塞,启闭效果佳,与给料器之间发生的摩擦损伤小,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及输出转轴,第二电机连接输出转轴,输出转轴连接传动装置。进一步,传动装置包括区肩、连接板及往复齿轮,区肩内嵌入有输出转轴,区肩连接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往复齿轮,往复齿轮连接主动齿轴。上述传动装置传动效果好,安全可靠,不易发生故障,可长时间放心使用。进一步,出料器内安装有缓冲辊。缓冲物料的向下的冲力。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采用螺旋上料机取代人为控制实现上料,避免因人为操作而出现的纰漏,并增加旋转部件,赋予螺旋上料机旋转功能,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设备。同时在进料机构中增加给料器,缓冲进料压力,使物料分批有序得进入螺旋上料机内,避免螺旋上料机堵塞。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1、夹套固定于螺旋上料机表面,通过转轴及把手能够带动螺旋上料机旋转;由于上述旋转功能,使得螺旋上料机的出料端可根据具体的设备尺寸作出相应的调整,大设备向上调,小设备向下调;故本装置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设备的上料要求。2、进口塞与出口塞通过连接杆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运动以使进口塞封闭进料口时出料口打开,出口塞封闭出料口时进料口打开;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物料可分批次、间断性的进入螺旋上料机内,螺旋上料机的送料压力较小,显著降低堵塞发生的概率,上料顺畅,使用寿命长。同时以螺旋上料机取代人工上料,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降低工人负担。3、以主动齿轴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方式实现连接杆上下摆动,结构简单且合理,设计巧妙。4、第一旋转接头与第二旋转接头皆可旋转,由于螺旋上料机的可旋转功能,故引入第一旋转接头与第二旋转接头,使得进料机构与出料机构能够与螺旋上料机紧密连接,避免物料外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螺旋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给料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出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缓冲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机构11、螺旋上料机7及出料机构。螺旋上料机7内设有螺旋杆12,螺旋杆12可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螺旋杆12携带着螺旋上料机7内的物料逐渐上移,由于转动中的螺旋杆12为物料提供了向上的推动力,故实现上料。螺旋上料机7包括有第一电机9及减速机10,第一电机9设置于螺旋上料机7的下端,第一电机9连接减速机10,减速机10连接螺旋杆12。由电机带动螺旋杆12转动,易用控制;减速机10降低第二电机9的输出转速,避免因旋转过快而影响上料的工作效率。机架1包括有支脚2及横板3,支脚2有4个,每两个支脚2之间焊接有横板3 ;每个支脚2上均设有滑轨4,每两个滑轨4之间连接有滑杆31,滑杆31可沿着滑轨4上下移动;在滑杆31的其中一端安装有紧固螺栓5,借助紧固螺栓5可固定滑杆31于合适位置;操作过程如下:首先移动滑杆31至目标位置,然后拧紧紧固螺栓5 ;当需要移至以下目标位置时,拧开紧固螺栓5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滑杆31用于固定螺旋上料机7,避免其发生不必要的转动。螺旋上料机7的表面安装有夹套8,夹套8与螺旋上料机7固定,故螺旋上料机7随夹套8运动而运动。夹套8上连接有转轴(图中未标出),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图中未标出)及第二转轴(图中未标出),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夹套8,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横板3并贯穿横板3,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后设置把手6,把手6通过螺栓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夹套8,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横板3。通过转轴及把手6能够带动螺旋上料机7旋转,由于上述旋转功能,使得螺旋上料机7的出料端可根据具体的设备尺寸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过程如下:当设备进料口设置于较高位置时,逆时针旋转把手6,此时夹套8带动螺旋上料机7逆时针转动,与该设备进料口相互匹配;当设备进料口设置于相对较低位置时,顺时针旋转把手6,此时夹套8带动螺旋上料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进料机构、螺旋上料机及出料机构,所述螺旋上料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螺旋上料机的下端安装有所述进料机构,所述螺旋上料机的上端安装有所述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上料机内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上料机的表面安装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给料器及第一旋转接头,所述进料斗的下端连接所述给料器,所述给料器内设有进口塞、出口塞、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所述进口塞与所述出口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上连接有主动齿轴,所述主动齿轴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给料器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螺旋上料机;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旋转接头及出料器,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的上端连接所述螺旋上料机,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出料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伟苹,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寰鼎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