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524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储气罐、充气机构、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充气机构设置在胶轮的轮轴上,第一输气管一端与储气罐连接,第一输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第二输气管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第二输气管另一端与胶轮上的气桩连接,第二输气管设置在胶轮的轮轴内;充气机构包括旋转架和固定在胶轮轮轴上的固定气管座,固定气管座为套筒结构,旋转架与胶轮连接,固定气管座的一端与第一输气管连接,固定气管座的一端与第二输气管连接,旋转架设置在固定气管座的外侧,旋转架和固定气管座之间设置有轴承。该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快速的为轮胎充气。(*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储气罐、充气机构、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充气机构设置在胶轮的轮轴上,第一输气管一端与储气罐连接,第一输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第二输气管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第二输气管另一端与胶轮上的气桩连接,第二输气管设置在胶轮的轮轴内;充气机构包括旋转架和固定在胶轮轮轴上的固定气管座,固定气管座为套筒结构,旋转架与胶轮连接,固定气管座的一端与第一输气管连接,固定气管座的一端与第二输气管连接,旋转架设置在固定气管座的外侧,旋转架和固定气管座之间设置有轴承。该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快速的为轮胎充气。【专利说明】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胶轮压路机的压实平整度是靠各个轮胎之间的气压稳定来实现的,轮胎的气压平衡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平整度,现在大多数胶轮压路机还是远古的人工打气装置,效率低,费力,还有就是不均衡气压。如何研发一种在行走过程中能够自动调节气压、并能够自动充气的自动充气装置,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该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快速的为轮胎充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充气机构、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充气机构设置在胶轮的轮轴上,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与储气罐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与胶轮上的气粧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设置在胶轮的轮轴内;所述充气机构包括随胶轮旋转的旋转架和固定在胶轮轮轴上的固定气管座,所述固定气管座为套筒结构,所述旋转架与胶轮连接,所述固定气管座的一端与第一输气管连接,所述固定气管座的一端与第二输气管连接,所述旋转架设置在固定气管座的外侧,所述旋转架和固定气管座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旋转架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在固定气管座上。 上述的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气管座上设置有用于在胶轮充满气后自动停止充气的单向阀结构。 上述的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气管座内壁的凸环,所述凸环中部具有一个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孔孔壁滑动配合的顶珠,所述锥形孔的小口朝向第一输气管,所述锥形孔的大口朝向第二输气管。 上述的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均为软管。 上述的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上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气管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固定套的内壁上。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技术使用时,储气罐内的气体经第一输气管进入充气机构,再由充气机构经第二输气管对前轮和后轮进行充气。由于旋转架随轮胎转动,固定气管座与轮轴固定连接,旋转架和固定气管座的转动配合,能够确保前轮和后轮在转动时,不会造成第一输气管产生旋转而不断拧紧,造成无法输气甚至拧断的可能,确保了该充气装置能够正常、稳定、有效的工作。 3、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单向阀结构,确保了当轮胎充满气后,能够自动停止充气,并能够在轮胎气压降低时及时补充气体。 4、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I 一前轮;2—储气罐;3—第一输气管; 4一气粧;5—充气机构;5-1—旋转架; 5-2—固定气管座; 5-3—轴承;5-3-1—外圈; 5-3-2 —内圈;5-3-3—滚珠;5-4—凸环; 5-5—顶珠;5-6—固定套;6—后轮; 7—第二输气管;8—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2、充气机构5、第一输气管3和第二输气管7 ;所述充气机构5设置在胶轮的轮轴8上,所述第一输气管3的一端与储气罐2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3的另一端与充气机构5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7的一端与充气机构5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7的另一端与胶轮上的气粧4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7设置在胶轮的轮轴8内;所述充气机构5包括随胶轮旋转的旋转架5-1和固定在胶轮轮轴8上的固定气管座5-2,所述固定气管座5-2为套筒结构,所述旋转架5-1与胶轮连接,所述固定气管座5-2的一端与第一输气管3连接,所述固定气管座5-2的一端与第二输气管7连接,所述旋转架5-1设置在固定气管座5-2的外侧,所述旋转架5-1和固定气管座5-2之间设置有轴承5-3,所述轴承5-3的外圈5-3-1与旋转架5_1连接,所述轴承5_3的内圈5-3-2安装在固定气管座5-2上,所述轴承5-3的外圈5_3_1和内圈5_3_2之间设置有滚珠5_3_3。 本实施例中,该自动充气装置在工作时,储气罐2内的气体经第一输气管3进入充气机构5,再由充气机构5经第二输气管7对前轮I和后轮6进行充气。由于,旋转架5-1随轮胎转动,固定气管座5-2与轮轴8固定连接,旋转架5-1和固定气管座5-2的转动配合,能够确保前轮I和后轮6在转动时,不会造成第一输气管3产生旋转而不断拧紧,造成无法输气甚至拧断的可能,确保了该充气装置能够正常、稳定、有效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气管座5-2上设置有用于在胶轮充满气后自动停止充气的单向阀结构。 结合图2,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气管座5-2内壁的凸环5-4,所述凸环5-4中部具有一个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孔孔壁滑动配合的顶珠5-5,所述锥形孔的小口朝向第一输气管3,所述锥形孔的大口朝向第二输气管7。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单向阀结构,确保了当轮胎充满气后,能够自动停止充气,并能够在轮胎气压降低时及时补充气体。所述单向阀结构在具体使用时,即轮胎欠压需要补充气体,此时由于固定气管座5-2内顶珠5-5两侧的气压差,导致顶珠5-5与所述锥形孔孔壁之间形成缝隙,使得第一输气管3和第二输气管7相连通,从而对轮胎进行充气作业,当对轮胎充气并使轮胎内气压达到与第一输气管3内气压平衡时,此时顶珠5-5与所述锥形孔孔壁紧密贴合,关闭了第一输气管3和第二输气管7的连通,达到了自动停止充气的目的,其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气管3和第二输气管7均为软管。 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支架5-1上安装有固定套5-6,所述固定气管座5_2安装在所述固定套5-6内,所述轴承5-3的外圈5-3-1固定在固定套5-6的内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胶轮压路机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2)、充气机构(5)、第一输气管(3)和第二输气管(7);所述充气机构(5)设置在胶轮的轮轴(8)上,所述第一输气管(3)的一端与储气罐(2)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3)的另一端与充气机构(5)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7)的一端与充气机构(5)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7)的另一端与胶轮上的气桩(4)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7)设置在胶轮的轮轴(8)内;所述充气机构(5)包括随胶轮旋转的旋转架(5‑1)和固定在胶轮轮轴(8)上的固定气管座(5‑2),所述固定气管座(5‑2)为套筒结构,所述旋转架(5‑1)与胶轮连接,所述固定气管座(5‑2)的一端与第一输气管(3)连接,所述固定气管座(5‑2)的一端与第二输气管(7)连接,所述旋转架(5‑1)设置在固定气管座(5‑2)的外侧,所述旋转架(5‑1)和固定气管座(5‑2)之间设置有轴承(5‑3),所述轴承(5‑3)的外圈(5‑3‑1)与旋转架(5‑1)连接,所述轴承(5‑3)的内圈(5‑3‑2)安装在固定气管座(5‑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綦开隆王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