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421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8:39
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包括前半安装边,前半,转接过渡段,挡片,挡块,装配工艺斜面,加强肋,卡钩,凹面,后半,后半安装边,挡块内径,卡钩外径,前半内径,弹性加强筋,弹性环,让槽;整流罩采用前后分半结构设计,分半位置为支板厚度最大点T处,前半和后半整体为筒形结构,支板处开避让槽,转接过渡段在内表面增加-加强肋和-弹性加强筋,分半处采用搭接结构,在前半设计径向挡片,轴向限位挡块,及装配工艺斜面,后半设有避让挡块,避让挡块带有凹面和卡钩,挡块内径和前半内径小于卡钩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可靠,装配简单,能够实现减少气流分离和降低流道损失,同时形成隔热腔,对内腔起到隔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承力机匣流道面的整流罩和隔热罩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
技术介绍
后承力机匣在低压涡轮出口和喷口之间,提供一条过渡的气路,而且还为转子支承和发动机后部安装提供了一个框架,其最基本的气动要求是提供一没有分离,有最小损失的燃气流道,同时使框架内腔温度处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内部支承和润滑系统稳定工作。因此,随着对涡轮流道与后机匣承力框架内流道连接过渡及内外流道型面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性能的提升,涡轮的进口温度和排气温度不断提高,因此对承力框架内环流道面型和减少流道燃气对内腔温度的影响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后承力机匣框架主要采用焊接和铸造制造,一般由内环、外环、支板,内安装边,外安装边,内腔支承系统组成,支板周向按一定数量周向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内环和外环表面同时作为流道面,满足发动机流路要求,随着要求提高,内环型面无法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且无法承受更高的温度,壁面650℃以上、起到对环腔内隔热作用,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的流道整流罩,满足上述要求。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包括前半安装边,前半,转接过渡段,挡片,挡块,装配工艺斜面,加强肋,卡钩,凹面,后半,后半安装边,挡块内径,卡钩外径,前半内径,弹性加强筋,弹性环,让槽;整流罩采用前后分半结构设计,分半位置为支板厚度最大点T处,前半和后半整体为筒形结构,支板处开避让槽,转接过渡段在内表面增加‑加强肋和‑弹性加强筋,分半处采用搭接结构,在前半设计径向挡片,轴向限位挡块,及装配工艺斜面,后半设有避让挡块,避让挡块带有凹面和卡钩,挡块内径和前半内径小于卡钩外径,保证装配后卡钩外径与前半内径存在紧度;整流罩前半的前半安装边与机匣内环前安装边贴紧,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力机匣内环整流罩结构,包括前半安装边,前半,转接过渡段,挡片,挡块,装配工艺斜面,加强肋,卡钩,凹面,后半,后半安装边,挡块内径,卡钩外径,前半内径,弹性加强筋,弹性环,让槽;整流罩采用前后分半结构设计,分半位置为支板厚度最大点T处,前半和后半整体为筒形结构,支板处开避让槽,转接过渡段在内表面增加加强肋和弹性加强筋,分半处采用搭接结构,在前半设计径向挡片,轴向限位挡块,及装配工艺斜面,后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泉马增祥杨养花万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