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技术属于换热通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深宽比变截面换热通道。
技术介绍
再生冷却是目前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壁热防护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利用推进剂在喷入燃烧室之前先通过燃烧室壁上的冷却通道进行冷却。高压大热流燃烧室内壁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较大的交变高低温差应力和压差应力的耦合作用,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热防护相当困难,沿用传统的再生冷却防护已难以满足多次起动以及飞行过载情况下高室压高混合比长时间工作的恶劣工况,多次长时工作后,燃烧室再生冷却通道内壁会出现穿透性裂纹。对于高压大热流燃烧室,由于发动机涡轮泵增压能力的限制,不能一味的依靠增加冷却通道的许用压降来提高冷却能力,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实现燃烧室气壁温和流阻最优配置,既确保燃烧室内壁在大热流下的安全可靠热防护,又减少冷却介质压降需求的新型换热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于高压大热流燃烧室,可以实现燃烧室气壁温和流阻最优配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深宽比变截面换热通道,包括燃烧室室壁、换热通道、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外周为燃烧室室壁,燃烧室室壁的内侧为燃烧室内壁,外侧为燃烧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深宽比变截面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室壁、换热通道(1)、燃烧室(9),所述燃烧室(9)外周为燃烧室室壁,燃烧室室壁的内侧为燃烧室内壁(3),外侧为燃烧室外壁(4),侧面为肋条(2),燃烧室内壁(3)、燃烧室外壁(4)与肋条(2)共同围成换热通道(1),燃烧室(9)左侧为燃气入口(5),右侧为燃气出口(6),燃气由燃气入口(5)进入,由燃气出口(6)喷出;在换热通道(1)右侧上下两端,燃烧室内壁(3)与燃烧室外壁(4)之间为冷却剂入口(7),在换热通道左侧上下两端,燃烧室内壁(3)与燃烧室外壁(4)之间为冷却剂出口(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兆波,许晓勇,孙纪国,王维彬,乔桂玉,田原,赵世红,高翔宇,李丹琳,刘红珍,王召,程鹏,王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