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压注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207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6:22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压注模,具体涉及模具领域。移动式压制模,包括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下模板和下固定板,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下固定板内设有多个型芯和下导柱,型芯穿插在凹模内,凹模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下导柱穿插在第一孔内;驱动机构包括浇口板、空心的加料室和用于压紧加料室的压柱,浇口板与加料室固定连接,浇口板内设有第三孔,浇口板内对应第二孔处设有上导柱;压柱、浇口板、凹模、型芯围成成型腔。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压注模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使得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随着人们对塑胶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塑模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模具结构复杂,且一次压制成型一件,其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移动式压制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移动式压制模,包括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模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内设有多个型芯和下导柱,所述型芯穿插在凹模内,所述凹模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下导柱穿插在第一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浇口板、空心的加料室和用于压紧加料室的压柱,所述浇口板与加料室固定连接,所述浇口板内设有第三孔,所述浇口板内对应第二孔处设有上导柱;所述压柱、浇口板、凹模、型芯围成成型腔。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首先将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下导柱穿插在第一孔内实现凹模与下固定板的连接;浇口板与加料室固定连接,上导柱穿插在第二孔内实现凹模与浇口板的连接;然后将原料直接加入加料室内,施力推动压柱在向浇口板移动,当压柱与浇口板相抵时,压柱、浇口板、凹模、型芯围成成型腔,塑料物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凹状的成型腔,通过物理变化使塑料硬化定型;最后将驱动机构取出,即可得到塑件。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中设有单独的加料室,方便储存原料,相较另准备一个原料容器,节约了生产成本;且主要通过压柱、浇口板、凹模、型芯围成成型腔,塑料物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凹状的成型腔,通过物理变化使塑料硬化定型,其整体结构简单;由于型芯为多个,因此一次压制成型的塑件为多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型芯的数量为四个,通过上述设置,当型芯为四个时,一次压制成型的塑件为四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当型芯小于四个时,生产效率降低,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当型芯大于四个时,在压制成型的过程中,工作稳定性较差,最后获得塑件品质较低。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孔从靠近压柱的一端逐渐缩小,通过上诉设置,在压柱挤压原料时,由于第三孔设置为逐渐缩小的孔,使得挤压的效果更好,更易填满成型腔,有效的节省了时间。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浇口板内对应第一孔处还设有上导柱,所述下固定板内对应第二孔处还设有下导柱,所述下导柱穿插在第二孔内,通过上述设置,相较由单个上导柱和单个下导柱实现对凹模的限位,现设置两个上导柱和两个下导柱实现对凹模的限位,在压注成型时稳定性更强。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浇口板的两侧均设有手柄,通过上述设置,在压制成型后,通过手柄驱动机构,更具有手感,更省力。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下模板与下固定板通过止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浇口板与加料室通过止动螺钉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下止动螺钉限定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上止动螺钉限定浇口板与加料室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且压制成型后方便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式压注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模板1、下固定板2、型芯3、下导柱4、浇口板5、加料室6、压柱7、上导柱8、手柄9、上止动螺钉10、下止动螺钉11、第一孔12、第二孔13、第三孔14。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移动式压制模,包括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下模板1和下固定板2,下模板1与下固定板2通过下止动螺钉11固定连接,下固定板2内设有四个型芯3和两个下导柱4,四个型芯3均穿插在凹模内,凹模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12和第二孔13,其中一个下导柱4穿插在第一孔12内,另一个导柱穿插在第二孔13内;驱动机构包括浇口板5、空心的加料室6和用于压紧加料室6的压柱7,浇口板5与加料室6通过上止动螺钉10固定连接,压柱7与加料室6、浇口板5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浇口板5内设有第三孔14,第三孔14从靠近压柱7的一端逐渐缩小,浇口板5内设有两个上导柱8,其中一个与第一孔12相对,另一个与第二孔13相对,浇口板5的两侧均设有手柄9 ;压柱7、浇口板5、凹模、型芯3围成成型腔。本实施例中,操作时,首先将下模板1与下固定板2通过下止动螺钉11固定连接,两个下导柱4分别穿插在第一孔12、第二孔13内实现凹模与下固定板2的连接;浇口板5与加料室6通过上止动螺钉10固定连接,两个上导柱8分别穿插在第一孔12、第二孔13内实现凹模与浇口板5的连接;然后将原料直接加入加料室6内,施力推动压柱7在向浇口板5移动,当压柱7与浇口板5相抵时,压柱7、浇口板5、凹模、型芯3围成成型腔,塑料物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凹状的成型腔,通过物理变化使塑料硬化定型;最后通过手柄9将驱动机构取出,即可得到塑件。其中压柱7挤压原料通过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第三孔14进入成型腔内,使得挤压的效果更好,更易填满成型腔,有效的节省了时间;且单独的加料室6,方便储存原料,相较另准备一个原料容器,节约了生产成本;整体而言,主要通过压柱7、浇口板5、凹模、型芯3围成成型腔,塑料物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凹状的成型腔,通过物理变化使塑料硬化定型,其整体结构简单;由于型芯3为四个,因此一次压制成型的塑件为四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主权项】1.移动式压制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模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内设有多个型芯和下导柱,所述型芯穿插在凹模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式压制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模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内设有多个型芯和下导柱,所述型芯穿插在凹模内,所述凹模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下导柱穿插在第一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浇口板、空心的加料室和用于压紧加料室的压柱,所述浇口板与加料室固定连接,所述浇口板内设有第三孔,所述浇口板内对应第二孔处设有上导柱;所述压柱、浇口板、凹模、型芯围成成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红旗杰勋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