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钢板,且所述钢板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通过卡扣与第二支架一端的卡槽相连接,所述轮胎的中间安装有轮胎轴承,且所述轮胎轴承的一侧安装有外固定板,所述轮胎轴承的另一侧安装有内保护板,且所述内保护板的中间安装有主轴承。该煤矿多用途平板车,采用三角形安置三个轮胎,以达到适应各种地形的要求,能在类似楼道等地形行走运送物品,提高了适应力,增大了适用范围,且该平板车设置有可自由拆卸的卡扣和卡槽,方便运输,可以重复使用,减少公司运营成本,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盈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板车
,具体为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
技术介绍
平板车是煤矿矿井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长期以来,平板车使用单一,影响生产,降低工作效率,进而使工作成本加大,且无法满足特殊地形的要求,如楼道等,对于一些陡坡较大的地方,需要人工牵引,浪费大量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效率,且传统的平板车体积较大,运输不方便,不利于重复使用,增大公司运营成本,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钢板,且所述钢板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通过卡扣与第二支架一端的卡槽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卡槽与第三支架一端的卡扣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架,且所述牵引架的上侧表面焊接有手把,所述牵引架的下侧表面焊接有牵引钢丝,且所述牵引架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环,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中间均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固定板、轮胎、轮胎轴承、内保护板和主轴承,所述轮胎的中间安装有轮胎轴承,且所述轮胎轴承的一侧安装有外固定板,所述轮胎轴承的另一侧安装有内保护板,且所述内保护板的中间安装有主轴承。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并且固定孔呈等距离排列。优选的,所述外固定板为三角形,且外固定板的三个顶角处均安装有一轮胎。优选的,所述主轴承与轮胎轴承的表面均设置有螺旋花纹。优选的,所述轮胎为真空实心胎,表面设置有螺旋花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矿多用途平板车,采用三角形安置三个轮胎,以达到适应各种地形的要求,能在类似楼道等地形行走运送物品,提高了适应力,增大了适用范围,在平板车两侧设置有圆形固定孔,可以另行安装维护挡板等,以便于运送物品,同时配备了牵引钢丝,可以在陡坡较大的地方使用机械牵引,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平板车设置有可自由拆卸的卡扣和卡槽,方便运输,可以重复使用,减少公司运营成本,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盈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结构正视图。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钢板、5固定孔、6卡扣、7卡槽、8驱动装置、81、外固定板、82轮胎、83轮胎轴承、84内固定板、85主轴承、9牵引支架、10牵引钢丝、11手把、12牵引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钢板4,且钢板4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5,固定孔5内设置有内螺纹,并且固定孔5呈等距离排列,在平板车两侧设置有圆形固定孔5,可以另行安装维护挡板等,以便于运送物品,第一支架1的一端通过卡扣7与第二支架2 —端的卡槽6相连接,并且第一支架1的另一端通过卡槽6与第三支架3 —端的卡扣7相连接,该平板车设置有可自由拆卸的卡扣7和卡槽6,方便运输,可以重复使用,减少公司运营成本,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盈利,且第二支架2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架9,牵引架9的上侧表面焊接有手把11,牵引架9的下侧表面焊接有牵引钢丝10,可以在陡坡较大的地方使用机械牵引,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牵引架9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环12,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中间均安装有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包括外固定板81、轮胎82、轮胎轴承83、内保护板84和主轴承85,轮胎82的中间安装有轮胎轴承83,轮胎82为真空实心胎,表面设置有螺旋花纹,且轮胎轴承83的一侧安装有外固定板81,外固定板81为三角形,且外固定板81的三个顶角处均安装有一轮胎82,采用三角形安置三个轮胎82,以达到适应各种地形的要求,能在类似楼道等地形行走运送物品,提高了适应力,增大了适用范围,且轮胎轴承83的另一侧安装有内保护板84,内保护板84的中间安装有主轴承85,主轴承85与轮胎轴承83的表面均设置有螺旋花纹,该多用途平板车能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有利于降低成本,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钢板(4),且所述钢板(4)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端通过卡扣(7)与第二支架(2) —端的卡槽(6)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支架(1)的另一端通过卡槽(6)与第三支架(3) —端的卡扣(7)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⑵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架(9),且所述牵引架(9)的上侧表面焊接有手把(11),所述牵引架(9)的下侧表面焊接有牵引钢丝(10),且所述牵引架(9)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环(12),所述第二支架⑵和第三支架(3)的中间均安装有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外固定板(81)、轮胎(82)、轮胎轴承(83)、内保护板(84)和主轴承(85),所述轮胎(82)的中间安装有轮胎轴承(83),且所述轮胎轴承(83)的一侧安装有外固定板(81),所述轮胎轴承(83)的另一侧安装有内保护板(84),且所述内保护板(84)的中间安装有主轴承(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5)内设置有内螺纹,并且固定孔(5)呈等距离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板(81)为三角形,且外固定板(81)的三个顶角处均安装有一轮胎(8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85)与轮胎轴承(83)的表面均设置有螺旋花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82)为真空实心胎,表面设置有螺旋花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钢板,且所述钢板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通过卡扣与第二支架一端的卡槽相连接,所述轮胎的中间安装有轮胎轴承,且所述轮胎轴承的一侧安装有外固定板,所述轮胎轴承的另一侧安装有内保护板,且所述内保护板的中间安装有主轴承。该煤矿多用途平板车,采用三角形安置三个轮胎,以达到适应各种地形的要求,能在类似楼道等地形行走运送物品,提高了适应力,增大了适用范围,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多用途平板车,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钢板(4),且所述钢板(4)的两侧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端通过卡扣(7)与第二支架(2)一端的卡槽(6)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支架(1)的另一端通过卡槽(6)与第三支架(3)一端的卡扣(7)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架(9),且所述牵引架(9)的上侧表面焊接有手把(11),所述牵引架(9)的下侧表面焊接有牵引钢丝(10),且所述牵引架(9)的另一端焊接有牵引环(12),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中间均安装有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外固定板(81)、轮胎(82)、轮胎轴承(83)、内保护板(84)和主轴承(85),所述轮胎(82)的中间安装有轮胎轴承(83),且所述轮胎轴承(83)的一侧安装有外固定板(81),所述轮胎轴承(83)的另一侧安装有内保护板(84),且所述内保护板(84)的中间安装有主轴承(8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宁,陈锦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