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灌注液体功能的消融导管末端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126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灌注液体功能的消融导管末端电极,包括具有释放消融能量的头部和与导管连接的尾部的电极主体,由电极主体的尾部向头部延伸并与导管中设置的用于输送液体的腔连通的中空腔体,与中空腔体贯通、用于排放液体的开口,设置在电极主体的外侧与开口连通、用于导流开口所排出的液体的灌注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末端电极通过在电极主体外侧设置的纵向灌注槽输送冷却液体,使该末端电极具有好的灌注效率且不易被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灌注液体功能的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导管电极贴靠病变组织,通过电极释放射频能量,通过生物组织中离子传导电流所产生焦耳热和生物组织在高频电磁场中因介电损耗而产生的热,导致病变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使用射频能量消融心脏组织的已知困难在于控制组织的局部加热。如果组织过度加热,则可能会由于过热而出现局部炭化效应。此类过热区域可形成高阻抗,并可形成对热量通道的功能性障碍。使用较慢的加热可很好的控制消融,但是会延长手术时间。另外,为达到较深的消融深度,临床上会使用较高的消融能量,这样往往会造成心肌组织局部过热,从而引起结痂,进一步影响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有的控制局部加热的方法包括反馈控制(在电极内引入热电偶)、信号调制、导管末端的局部冷却以及流体辅助技术。对于在能量施加期间利用冷却流体来灌注靶组织的方法,为使灌注孔水流均匀,现有技术为直接在末端电极上开设灌注孔或雕刻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灌注液体功能的消融导管末端电极,包括:电极主体,具有释放消融能量的头部和与导管连接的尾部;中空腔体,由电极主体的尾部向头部延伸,与导管中设置的用于输送液体的腔连通;开口,与中空腔体贯通,用于排放液体;灌注槽,设置在电极主体外侧,与开口连通,用于导流开口所排出的液体;其中,电极主体外侧沿纵向设置数条纵向灌注槽,开口与纵向灌注槽配合设置;被输送到电极主体的液体由中空腔体中经开口流入纵向灌注槽,然后经纵向灌注槽导流朝向电极的前端流动并分散释放到电极及组织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波朱晓林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