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穿刺组件及其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26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学房间隔穿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穿刺组件及其定位方法,所述导引鞘管包括鞘管主体,所述鞘管主体设置若干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空间耦合读卡器、磁场发生器、磁定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定位所述RFID标签在磁场中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通过将RFID标签应用于鞘管主体,在鞘管主体外径尺寸受限的条件下,确保鞘管内腔空间尺寸满足穿刺组件、电生理导管等穿行部件的顺利通过,制造工艺难度和成本降低,同时,RFID标签通过无线通讯定位,准确指示导引鞘管的具体位置和弯型状态,能够确保使用过程中导引鞘管的准确定位,大幅度降低X射线的使用,能够降低患者和使用者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使用者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使用者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穿刺组件及其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学房间隔穿刺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穿刺组件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生理导管消融术中房间隔穿刺通常发生在左侧旁路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心房颤动消融、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消融及左房心房扑动消融等,经皮途径的介入导管需要通过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才能达到左心房,该两处均为心脏血液单向流动结构,因此介入导管难以到达,并且容易损伤瓣膜,因此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非常严苛。
[0003]卵圆窝是房间隔上最薄的组织,它也是房间隔穿刺进入左心房的理想穿刺位置,因此在房间隔穿刺前,需要准确判断卵圆窝的位置。在传统的手术中,主要采用放射解剖定位模式进行穿刺,通过X射线系统显示穿刺系统的形状及位置,再将导引鞘管的头端在房间隔上移动,基于卵圆窝凹下的解剖结构,在移动过程中,操作者会有微小的力度变化反馈,从而确定卵圆窝的位置,确定位置后,仍需要一定角度的X射线显影,进而判断导引鞘管头端是否垂直于房间隔面,确定垂直后,才能插入穿刺组件进行房间隔穿刺,非垂直的穿刺方向可能导致穿刺失败,并可能增大手术风险。
[0004]目前的房间隔穿刺术中,确定卵圆窝的位置和穿刺方向需要医生具有良好的经验,同时仍需多次使用X射线来显示心脏结构和判断导引鞘管的位置以及确定穿刺方向,这对患者和医生造成了大量的辐射。
[0005]因此,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房间隔穿刺术中难以准确判断卵圆窝的位置,现有技术难以准确定位导引鞘管在心脏内的具体位置、难以准确的判断鞘管前端是否与房间隔垂直、无法准确的判定鞘管与导管或房间隔穿刺针的准确位置关系,容易造成穿刺部位错误,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疾患风险,且需要使用大量X射线,给患者及医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辐射伤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准确对心脏内的房间隔穿刺导引鞘管及其配套组件间相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容易造成刺穿部位错位,给患者带来疾患风险和辐射伤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穿刺组件及其定位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包括鞘管主体,所述鞘管主体设置若干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空间耦合读卡器、磁场发生器、磁定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定位所述RFID标签在磁场中位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通过将RFID标签应用于鞘管主体,常规RFID标签的结构尺寸在毫米级,且通常为平面结构,采用无线通讯定位,相对传统导引鞘管的定位传感器,无需在鞘管主体中构建专门的导线通道,避免导线通道挤占鞘管主体内腔
尺寸,同时,RFID标签厚度薄、体积较小且便于封装成型,在鞘管主体外径尺寸受限的条件下,能够确保鞘管内腔空间尺寸满足穿刺组件、电生理导管等穿行部件的顺利通过,相对传统导引鞘管制造工艺难度和成本降低,同时,RFID标签通过无线通讯定位,准确指示导引鞘管的具体位置和导引鞘管弯型状态,能够确保使用过程中导引鞘管的准确定位,大幅度降低X射线的使用,能够降低患者和使用者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RFID标签包括耦合元件、芯片和天线,所述耦合元件、芯片和天线通过高分子薄膜材料一体封装成型平面片状结构,弯曲成型环形件、弧形件或柱形件。该RFID标签厚度较小、体积较小、封装容易,能够弯曲或卷帙成型不同形状,使RFID标签能够顺利安装至导引鞘管夹层内或穿行部件的狭小内腔中。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平面片状结构的所述RFID标签长度<18mm,宽度4mm
±
2mm,0.05mm≤厚度≤0.08mm。基于鞘管主体壁厚一般仅0.4

0.45mm,通过严格控制平面片状结构的RFID标签的结构尺寸,实现使用状态的RFID标签的结构尺寸满足使用要求,避免RFID标签安装位置对应的鞘管主体内外径尺寸超出技术要求可接受范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鞘管主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內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的内腔尺寸范围为4F

16F, 所述RFID标签位于所述內层管和所述外层管之间。所述内层管采用高分子自润滑材料结构件,所述外层管采用含显影剂的高分子材料结构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鞘管主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通的末端管体和近端管体,所述末端管体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第一RFID标签,另一端设置第二RFID标签。所述末端管体前端为鞘管主体头端,为鞘管主体的介入端,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位于末端管体的两端位置,使通过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的位置信息获取,能够拟合判断末端管体的具体位置及弯型状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RFID标签和所述第二RFID标签之间设置若干电极,用于采集电生理信号。电极可实时监测电生理信号,通过电生理信号的变化情况,配合RFID标签的定位功能,能够精确计算出导引鞘管位置,以准确的建立内腔物理模型。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末端管体包括依次连通的防损伤段和可调弯段,所述第一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防损伤段或所述可调弯段,所述第二RFID标签临近所述可调弯段与所述近端管体的结合处设置。防损伤段为设置在可调弯段顶部的柔软直段,用于在导引鞘管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损伤组织的功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鞘管主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內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之间设置编织层,所述编织层覆盖所述可调弯段和所述近端管体,所述编织层与所述外层管之间设置所述RFID标签。设置编织层用于增强导引鞘管刚性及扭矩,将RFID标签设置编织层与外层管之间,避免编织层对RFID标签施加的压力影响其正常使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近端管体连接操控手柄,所述操控手柄通过牵引机构对所述可调弯段进行双弯控制,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环和牵引杆,所述牵引环与所述编织层前端抵靠或层叠,所述牵引杆沿所述鞘管主体连接至手柄旋钮,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编织层与所述外层管之间,第一RFID标签位于所述牵引环前端或后端。牵引环为编织层的终止位置,用于通过牵引杆与手柄旋钮连接,以实现导引鞘管对可调弯段的弯型控制,第
一RFID标签越靠近鞘管主体前端,结合RFID标签对鞘管主体的弯型判断越准确。
[0017]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定位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对所述鞘管主体进行定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磁场,通过磁场与所述鞘管主体的RFID标签建立空间耦合关系;步骤2:在所述导引鞘管使用过程中,通过快速检测所述RFID标签的信号角度及信号角度变化情况,获取所述RFID标签与检测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值;步骤3:通过快速比较所述RFID标签信号角度变化前后的距离测量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主体(1),所述鞘管主体(1)设置若干RFID标签(2),所述RFID标签(2)空间耦合读卡器、磁场发生器(4)、磁定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定位所述RFID标签(2)在磁场(3)中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2)包括耦合元件、芯片和天线,所述耦合元件、芯片和天线通过高分子薄膜材料一体封装成型平面片状结构,弯曲成型环形件、弧形件或柱形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平面片状结构的所述RFID标签(2)长度<18mm,宽度4mm
±
2mm,0.05mm≤厚度≤0.08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主体(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內层管(7)和外层管(8),所述内层管(7)的内腔尺寸范围为4F

16F, 所述RFID标签(2)位于所述內层管(7)和所述外层管(8)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主体(1)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通的末端管体(11)和近端管体(12),所述末端管体(11)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第一RFID标签(21),另一端设置第二RFID标签(2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ID标签(21)和所述第二RFID标签(22)之间设置若干电极(5),用于采集电生理信号。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管体(11)包括依次连通的防损伤段(111)和可调弯段(112),所述第一RFID标签(21)设置在所述防损伤段(111)或所述可调弯段(112),所述第二RFID标签(22)临近所述可调弯段(111)与所述近端管体(12)的结合处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主体(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內层管(7)和外层管(8),所述内层管(7)和所述外层管(8)之间设置编织层(9),所述编织层(9)覆盖所述可调弯段(111)和所述近端管体(12),所述编织层(9)与所述外层管(8)之间设置所述RFID标签(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管体(12)连接操控手柄(10),所述操控手柄(10)通过牵引机构(20)对所述可调弯段(112)进行双弯控制,所述牵引机构(20)包括牵引环(201)和牵引杆(202),所述牵引环(201)与所述编织层(9)前端抵靠或层叠,所述牵引杆(202)沿所述鞘管主体(1)连接至手柄旋钮(104),所述牵引杆(202)位于所述编织层(9)与所述外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争宝张松祥尤超邹波李楚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