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烧伤的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707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烧伤的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其采用的原料药主要为:虎杖、地榆、血竭、三七、地锦草、当归、藏红花、赤芍、乳香、川芎、连翘、地黄、麦冬、两面针、苍术、栀子、败酱草、金银花、紫苏叶、板蓝根、木瓜、延胡索,将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后,制备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对电烧伤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电烧伤的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电烧伤指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热电效应、电生理效应、电化学效应和电弧、电火花等致人体以及皮肤、皮下组织、深层肌肉、血管、神经、骨关节和内部脏器的广泛损伤。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第二度: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第三度:组织坏死;第四度:组织的炭化。烧伤时可见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脉血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也严重。严重者侵害热毒之气灼甚,伤及体肉筋骨,或热毒内攻脏腑,以至脏腑不和、皮肉腐烂;伤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烦操不宁、神昏谵语,舌短缩而卷,憎寒状热舌有刺,小便刺痛不爽,是热毒传心;又如气粗喘息,咳吐痰血,痰粘不畅,喉中痰鸣,鼻翼煽动,小便闭塞不通是热毒传肺;另如头摇目窜直视或痉挛黄疸,是热毒传肝;再如腹胀便结,便溏粘臭、次数频多,恶心呕吐,是热毒传脾;若见尿闭、尿血、浮肿、喘息是热毒传肾。目前国内大都采用切痂或削痂植皮的方法,但此方法临床要求条件较高,费用较大,基层医院难以胜任。浅度烧伤如早期创面处理不当,此时可出现创周炎症。严重烧伤由于经历休克的打击,全身免疫功能处于低迷状态,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很高,早期爆发全身性感染的几率也高,感染的威胁将持续到创面的愈合。祖国传统医学关于灼烧伤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烧伤亦称火烧疮、汤泼火烧、汤火伤。轻浅者通常不影响内脏功能,仅在局部出现红晕,起疱,或腐烂;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产生火盛伤阴,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甚则热毒内攻,或气血两虚等全身症状,临床可见口渴,发热,便秘,小便不利甚或烦躁不宁,神昏谵语。治疗轻者只需外治,用地榆、大黄等量,冰片少许研末,香油调敷。重者宜辨证施治,清热解毒,凉营熄风,或固气养阴,回阳救逆,多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羚羊钩藤汤或生脉散、参附汤等加味,若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者,则宜补气养血,可用八珍汤加味。外治方法包括清洗疮面,水泡处理,清除焦痂或植皮等项,亦可将上述药膏涂敷疮面。目前,多数治疗烧伤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部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或每天需要的用药量次数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另外就是有的药物患者不能在室外走动,限制了患者的活动量,抑或在药物中加入过多的化学成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电烧伤的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理论,如何针对主要病机用药同时兼顾次要病机,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治疗,从而最大程度体现中医治疗疾病的内涵与外延,是中成药配伍的一个现实难题。本专利技术以中医外治为主,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原料,结合传统中医技术精心配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烧伤的制剂,该制剂不仅对电烧伤治愈周期短,为患者带来方便,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烧伤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制作而成: 虎杖、地榆、血竭、三七、地锦草、当归、藏红花、赤苟、乳香、川1连翘、地黄、麦冬、两面针、苍术、栀子、败酱草、金银花、紫苏叶、板蓝根、木瓜、延胡索。优选地,所述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 虎杖50份、地榆50份、血竭45份、三七40份、地锦草40份、当归40份、藏红花35份、赤芍35份、乳香35份、川;30份、连翘30份、地黄30份、麦冬25份、两面针25份、苍术25份、栀子20份、败酱草20份、金银花20份、紫苏叶18份、板蓝根18份、木瓜18份、延胡索15份。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 (1)取地锦草、藏红花、麦冬、败酱草、紫苏叶、延胡索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重量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2g/ml的清膏,80 °C烘干,粉碎成粉末,即为复合物A ; (2)取剩余原料药加4倍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减压干燥获得密度为1.2g/ml的浸膏,80°C烘干后,粉碎成粉末,即为复合物B ; (4)均匀混合复合物A和复合物B,即得散剂。患者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时,将伤口用水清理后,涂敷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一天换药1次即可;不破皮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散剂涂抹在患处,包扎好。烧伤的最初两天,一天也可换药3次。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泛,成本低廉,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诸药合用,相得益彰,药性平和,其具备如下效果: 1)减少渗出,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愈合后疤痕少; 2)使用方法简单,每天换药的次数少,给患者带来很多方便,且不需要与其他抗菌素结合治愈周期短,见效快; 3)在普通的环境即可治疗,没有无菌环境的要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进行规模性生产。未出现毒副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电烧伤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 虎杖50份、地榆50份、血竭45份、三七40份、地锦草40份、当归40份、藏红花35份、赤芍35份、乳香35份、川;30份、连翘30份、地黄30份、麦冬25份、两面针25份、苍术25份、栀子20份、败酱草20份、金银花20份、紫苏叶18份、板蓝根18份、木瓜18份、延胡索15份。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 (1)取地锦草、藏红花、麦冬、败酱草、紫苏叶、延胡索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重量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2g/ml的清膏,80 °C烘干,粉碎成粉末,即为复合物A ; (2)取剩余原料药加4倍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减压干燥获得密度为1.2g/ml的浸膏,80°C烘干后,粉碎成粉末,即为复合物B ; (3)均匀混合复合物A和复合物B,即得散剂。将伤口用水清理后,涂敷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一天换药1次即可;不破皮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散剂涂抹在患处,包扎好。烧伤的最初两天,一天也可换药3次。实施例2 动物学实验 药理药效学试验 一、本专利技术局部用药毒理学 研究大鼠破损皮肤表面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皮肤毒性试验用最大浓度(药效学最佳浓度的30倍)给药一次。给药后观察7天,和对照组比较,受试组大鼠既未出现死亡又未出现明显中毒反应。说明本专利技术制剂经破损皮肤表面给药毒性极低。兔皮肤刺激试验 用新西兰白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多次性(连续涂药7天)刺激试验,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评分。结果表明:多次给药结束后,在对照区与受试区比较观察,皮肤刺激反应强度均< 0.5分,多次给药期间也未观察到皮肤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剂多次给药(7天)对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实施例3 临床病例 本试验数据记录了 87例电烧伤病患者试验治疗和跟踪回访情况。试验组资料:本组病人共87例,男53例,女34例,患者年龄在21岁-50岁之间,烧伤总面积1%_40 %。创面达到深II度的为23 %,浅II度为45%,I度烧烫伤为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烧伤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虎杖50份、地榆50份、血竭45份、三七40份、地锦草40份、当归40份、藏红花35份、赤芍35份、乳香35份、川芎30份、连翘30份、地黄30份、麦冬25份、两面针25份、苍术25份、栀子20份、败酱草20份、金银花20份、紫苏叶18份、板蓝根18份、木瓜18份、延胡索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峰王子尹马全杰曹宏图刘贤英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兰陵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