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云作专利>正文

一种仓内可控式清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368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仓内可控式清料装置,包括固定在仓内的箱式壳体、安置在所述箱式壳体内的清料机构和控制清料机构的控制单元,清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活动板连接座和活动梁,若干个横向、倾斜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箱式壳体的侧壁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与其平行的活动板,形成固定板、活动板相互交错排列的形式,活动梁梁身上设有活动板连接座,活动梁通过活动板连接座与活动板相连并带动活动板在固定板之间产生往复运动;活动梁的侧壁成对设有若干滑轮,箱式壳体的内侧壁与滑轮相对位置处设有滑轮轨道,滑轮可在滑轮轨道上滚动;活动梁与控制单元相连,由控制单元驱动以实现活动梁的往复运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仓内清料机,具体是指一种仓内可控式清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下料仓内,由于没有设置清料装置,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仓内不下料的问题,需要靠人工捅料,这样不但费时费力,给生产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专利技术人曾于2005年提出一份关于“一种平面壁仓内卸料装置”的专利申请,该装置能专门用在非弧形即平面仓壁仓内卸料,确保能迅速解决不下料的问题,以满足生产及时性的需要。但该装置要采用活动框架来带动活动板的运动,同时需要仓壁外侧的支架来支撑活动框架,需要各部件之间较好的配合精度,同时该设备体积略大,相对加工成本也较高,结构略显复杂;并且该装置被限定只用于平面壁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保证及时清理堵塞料且使用范围更广的仓内可控式清料机,以满足生产的连续性。本技术的这一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仓内可控式清料装置,包括固定在仓内的箱式壳体、安置在箱式壳体内的清料机构和控制清料机构的控制单元,清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活动板连接座和活动梁,若干个横向、倾斜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箱式壳体的侧壁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与其平行的活动板,形成固定板、活动板相互交错排列的形式,活动梁梁身上设有活动板连接座,活动梁通过活动板连接座与活动板相连并带动活动板在固定板之间产生往复运动;活动梁的侧壁成对设有若干滑轮,箱式壳体的内侧壁与滑轮相对位置处设有滑轮轨道,滑轮可在滑轮轨道上滚动;活动梁与控制单元相连,由控制单元驱动以实现活动梁的往复运动。清料时,控制单元带动活动梁、进而带动活动板在固定板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当活动板向下运动时,活动板会将固定板上的物料往下推动;当活动板向上运动时,固定板则将活动板上的物料往下推动。本技术可以作如下改进箱式壳体的侧壁内面固定设有与固定板倾斜表面相平行的上挡板。上挡板成对设置在箱式壳体的内侧壁。控制单元包括液压缸、液压缸连接座、油管、控制阀门、液压油泵、电机和油箱,控制阀门安装于仓外并通过油管与液压缸相连,液压缸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活动梁的梁身上,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液压缸连接座与活动梁相连,带动活动梁往复运动。箱式壳体内固定设有容置液压缸的液压缸罩。为减轻活动板的启动阻力,本技术可作如下改进活动板推动物料的前端面板上设有圆锥体,该圆锥体设置在活动板前端面板的中间位置。为减轻活动板的启动阻力,本技术还可作如下改进活动板推动物料的前端面板上设有背靠式双向犁面与底平面围成的异形锥体,该异形锥体设置在活动板前端面板的中间位置。为提高活动板的滑动效果,本技术可作如下改进活动板两端分别设有板下轮和板上轮,板下轮与固定板的上表面接触并可在所述上表面滚动,板上轮与另一相邻的固定板的下表面接触且可在所述下表面滚动。其中板上轮和板下轮均为横跨活动板而平躺的圆柱状。上述改进后,活动板通过安装在其上的板上轮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接触以限定活动板的上限位并减少其间的运动阻力。活动板下面设置的板下轮与固定板的上表面相接触以限定活动板的下限位并减少其间的运动阻力。本技术还可作进一步改进活动梁的上、下端分别装有梁上轮和梁下轮,梁上轮和最上端固定板的下表面相接触并可在所述下表面滚动,梁下轮和固定在箱式壳体内侧面的梁下轮支撑板的上表面相接触且可在所述上表面滚动。其中梁上轮和梁下轮均为一对,且对称安装在活动梁的两侧。上述改进后,在活动梁下端的两侧对称安装一对梁下轮运动于梁下轮支撑板上以限定活动梁的下限位,在活动梁上端的两边对称安装一对梁上轮运动于最上端固定板的下表面以限定活动梁的上限位。本技术可控式清料装置,清料时,电机带动液压泵运转并通过控制阀门工作而使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梁、进而带动活动板进行往复运动。当活动板向下运动时,活动板会将固定板上的物料往下推动;当活动板向上运动时,固定板则将活动板上的物料往下推动。同时,由于重力及惯性的作用,物料就会顺利往下流动。待下料顺畅时,操作者发出指令,停止该清料机工作即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具有独特的带有板上轮和板下轮的活动板结构,与固定板结合使用,通过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将物料向下方推动,从而达到顺畅下料的目的。(2)具有独特的带有梁上轮和梁下轮的活动梁结构,并且活动梁分别和控制单元和活动板相连,借助简单的结构可达到驱动活动板运动的目的。(3)采用自动控制,能及时处理固体物料下料过程中的堵塞问题。(4)采用液压缸并通过合理布置,使该设备结构简单且便于在多种场合安装,如库、仓、下料溜子等,从而大大推广了使用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P-P面剖视图;图3是图2中固定部件的透视图;图4是图2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向视图;图6是图2中B向视图;图7是图2中C-C向的旋转结构示意图;图8是活动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活动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仓内可控式清料装置,包括固定在仓内的箱式壳体1、清料机构和控制清料机构的控制单元,清料机构安置在箱式壳体1内,该清料机构包括固定板8、活动板9、活动板连接座14和活动梁11,若干个横向、倾斜的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箱式壳体1的侧壁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板8之间设有与其平行的活动板9,形成固定板8、活动板9相互交错排列的形式,活动板9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板下轮18和一个板上轮19,板下轮18与固定板8的上表面接触并可在该上表面上产生滚动,板上轮19与另一相邻的固定板8的下表面接触且可在该下表面上产生滚动。板下轮18和板上轮19均为横跨活动板9而平躺的圆柱状,板下轮18的圆柱母线与固定板8的上表面的横线(即左右方向的连线)相接触时限制活动板9的下限并减少活动板9在固定板8上表面的运动阻力;板上轮19的圆柱母线与固定板8的下表面的横线相接触时限制活动板9的上限位并减少活动板9与固定板8下表面之间的运动阻力。每块活动板9的上方均设有两块上挡板3,成对设置的上挡板3固定在箱式壳体1的内侧壁面的两边并且与固定板8倾斜表面相平行,用以减轻活动板9上的物料负荷并限制活动板9不得超过该位置,活动板9的上表面与上挡板3的下表面之间通常情况下有一定的间隙以减小活动板9与上挡板3之间的运动阻力。活动梁11梁身上设有活动板连接座14,活动梁11通过活动板连接座14与活动板9相连,并带动活动板9在固定板8之间产生往复运动。活动梁11的上下端各装有一对梁上轮17和梁下轮16,且两者对称安装在活动梁11的两侧。梁上轮17和最上端固定板2的下表面相接触并可在该下表面上产生滚动,梁下轮16和固定在箱式壳体1内侧面的梁下轮支撑板7的上表面相接触且可在该上表面上产生滚动。梁下轮16在梁下轮支撑板7上运动以限定活动梁11和活动板9的下限位;梁上轮17与最上端固定板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仓内可控式清料装置,包括固定在仓内的箱式壳体(1)、安置在所述箱式壳体(1)内的清料机构和控制清料机构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料机构包括固定板(8)、活动板(9)、活动板连接座(14)和活动梁(11),若干个横向、倾斜的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箱式壳体(1)的侧壁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板(8)之间设有与其平行的活动板(9),形成固定板(8)、活动板(9)相互交错排列的形式,活动梁(11)梁身上设有活动板连接座(14),活动梁(11)通过活动板连接座(14)与活动板(9)相连并带动活动板(9)在固定板(8)之间产生往复运动;所述活动梁(11)的侧壁成对设有若干滑轮(12),所述箱式壳体(1)的内侧壁与滑轮(12)相对位置处设有滑轮轨道(4),滑轮(12)可在滑轮轨道(4)上滚动;活动梁(11)与控制单元相连,由控制单元驱动以实现活动梁(11)的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作胡长庚
申请(专利权)人:胡云作胡长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